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5年 > 2005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打击非法行医,维护群众健康
问题内容:理 由:“非法行医”扰乱了医疗市场的正常秩序,严重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我区在打击非法行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非法诊所的隐蔽性越来越强。非法诊所一般散布在街道和厂区的小巷中、农村的居民楼里。这些暗藏的无证诊所,如果没有患者举报,一般很难发现。待患者大胆举报的时候,往往是出了人命关天的医疗事故,狡猾的无证行医者见势不妙,早已闻风而逃。非法诊所的行医活动采取不公开的地下方式,通过老乡、朋友、熟人之间互相串连活动;有的组织“医托”在正规医院门诊、病房拉病人到非法诊所就诊;还有不少则打着开药店的幌子,暗中进行坐诊的违法活动;甚至有的“游医”只在居民区的墙上留下联系电话,根本就没有固定的行医场所。他们多选择在执法人员下班后或是夜间营业。有的门面看来不象诊所,却内有乾坤,暗中非法行医,很难识别。这种隐蔽的特点给执法带来很大的难度。二、黑诊所成本低,查处后变换地点又继续经营。非法行医者绝大部分是外来流动人口,没有固定职业和居所,流动性极大。所谓的诊所里往往只是摆一张桌子、一两把椅子和一些简单的医疗器具,连药盒都是空的。今天在这里被查处取缔,明天他们就迁往其他地方,又重新开张。这给执法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三、非法诊所在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中仍有“市场”。城乡结合部聚集着大量外来流动人员,非法诊所往往号称“内、外、妇、儿科”无所不治,收费低廉,就诊方便,常吸引那些低收入的社会群体。此外一些有隐私顾虑的人,如性病患者、超生人员等也乐意光顾这些非法诊所就医。这样一来,就给非法诊所提供了生存的环境和市场。四、正规医疗机构收费依然偏高,医患之间矛盾突出。目前,不少市民仍然认为正规医疗机构收费偏高,就医手续繁琐,服务质量不尽人意;而无证诊所收费低廉、手续简便,加之布点广泛,就医方便,迎合了普通患者特别是数量众多的外来务工人员的需求,这无疑是无证诊所能够长期存在的主要原因。五、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无证诊所打击力度不够。目前,对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擅自执业的非法诊所,只能予以取缔,没收药品、器械。在实际查处中,行医者只有一些简单、廉价的药品,摆放在外的药品一般多是空瓶和空盒。即使没收了这些药品,不法分子也没有多大的经济损失。取缔过后,他们换个地方又重新开业。从事非法诊所的多为外来流动人员,对于不是当场交纳罚款的总是逃走了事,事后追缴十分困难。无证行医的行为一般不触及刑法,而行政法规上对无证行医者又不能作出强制措施,只有当非法行医出现了严重危害群众生命健康的医疗事故时,公安部门才能介入处理。因此,非法诊所仅是被依法取缔和查封药品、设备以及罚款,难以对非法行医者构成威慑力。不少非法行医者虽多次被查处,但受暴利驱使,屡禁屡犯,对目前构建和谐社会造成隐忧。办 法:一、加强整治非法行医专项工作。在总结过去整治非法行医工作的基础上,各镇(街)医院要配合好镇执法中队,根据各镇(街)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开展整治无证行医的专项工作。整治工作要周密部署,重点做好调查摸底。要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手段,巩固和提高整治效果。区综合执法分局直属机动中队要发挥机动处置和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各镇(街)开展此项执法工作。对市桥中心城区,要加大巡查力度,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市民遵纪守法意识。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使广大群众熟知相关法律、法规,不去非法诊所就医,不给违法分子提供违法市场。同时,教育群众积极举报、揭发、参与打击非法行医行为,使非法行医者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强对查处无证行医典型案件的宣传, 形成强大的舆论攻势,震慑违法犯罪,做到打击和震慑双管齐下。三、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区卫生局、区综合执法分局要加强与属地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及时掌握我区非法行医的活动规律、特点,不定期地组织实施联合执法大行动, 齐抓共管,形成整治合力。基层政府部门要加强对出租屋的管理,对非法诊所进行取缔。要向群众公布举报电话号码,动员群众积极举报非法诊所、非法医疗广告,使无证诊所无立足之地。四、狠抓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和执法水平。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执法人员能够按照执法的程序和要求,严格、规范、文明地执法,更好地为净化我区医疗市场服务。要加大对执法工作的人、财、物的投入,确保执法工作顺利开展。五、卫生局应结合当前医改政策,引导基层卫生机构努力加强内涵建设。要逐步提高基层卫生机构自身业务发展能力,拓宽服务领域,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同时加强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改善服务环境。
问题答复:李耀东委员: 对于打击非法行医,政府历来都非常重视。在94年成立番禺市医疗药政监督队,到2003年底,共查处案件507宗,取缔无证行医476宗,罚款17.38万元;没收药械120万元。2004年,我局联合区综合执法分局,为整治无证行医违法行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年共依法查处无证行医案件662宗,收缴药械637万元。有效打击了在我区的非法行医的行为。在2005年的前5个月,全区共查处非法行为的案件100宗。 从2004至2005年打击非法行为的案件数,反映了我区非法行医的案件逐年下降。但是,纵观我区开展此项执法情况,仍存在多方面的问题,还有待今后加大执法力度打击。 现阶段非法行医特点:一是流动性大。打一枪换一地点;二是隐蔽性越来越强。随着我区打击力度的不断加大,非法行医已由原来公开挂牌转入地下;三是反复性。今天被查封,明天换一地点又开,与执法部门打游击战。以上特点,使打击难度增大。加上非法行医有存在的市场,而政府医疗服务未能满足广大流动人口和低下收入阶层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采取综合有效措施打击非法行医。 下一阶段,我局将根据2005年4月13日全国打击非法行医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和2005年5月20日全省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采取一系列措施打击非法行医。一是继续委托区综合执法分局打击非法行医,利用区综合执法网络遍布全区的特点,24小时接受投诉,及时取缔非法行医行为;二是加强宣传教育,教育广大的市民和外来工不要到无证诊所就医;三是大力发展社区医疗服务,但广大流动人口和低下收入阶层提供质优价廉的政府医疗服务;四是建议政府试行补贴政策,对特困人员分娩和外地流动低收入人员分娩,政府给予补贴。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