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5年 > 2005年提案
标 题:关注农村教育,让农村教育健康发展
问题内容:理 由:随着“借读费”的取消,农村学校想正常运作也难,为何?请看一所区一级农村学校的收支情况:学校有500个小学生。 收入:每生每学期收书杂费278元,上级每生每学期补助7元。所以每生每年学校可用经费为570元。 固定支出:每生每学期书费支出85元。每生每学期银行代扣费的手续费为1元。所以每生每年固定支出费为172元。 就是说:每生每年给学校的可留用经费是:398元。全校500人,可用经费共是19.9万元。试问这19.9万元,够这所学校支付什么呢?水费、电费和通信费?还是够代课教师和校工的工资?还有学校的绿化维护,电脑维修,清洁用品,办工用品,台凳设备等等。还有教师的教研教学活动,教师的进修学习,又该如何进行呢?更难谈得上硬件建设了。 真的难啊!办 法:一、建议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担负起对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领导。”实现教育经费“以县(区)为主”,“将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全部交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 二、在没实行“以县区为主”之前。参考《广州市核定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案》,给农村小学核拨公用经费。若区政府在短期内难以做到,也应发文到镇政府、到村委会到学校,要求各镇、各村按广州市要求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案核定标准给学校拨付经费,以保学校能正常运作。 三、参照区属学校教师待遇,为农村教师解决货币分房和教师建房补助遗留问题。让农村教师安心工作。□
问题答复:朱巧玲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农村教育,让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一、目前,区政府已经切实担负起对教育发展规划以及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等方面进行统筹领导的责任;在教育经费投入方面,也落实了“以县为主”的投入机制。由于我区实施镇级财政体制,所以区对教育的投入是通过镇的投入来体现。其实,区对教育的投入具体体现在区定给镇的税收分成比例,若镇所需的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较高,则定给镇的税收分成比例就较高。此外,正如上面提到,我区目前正实施镇级财政体制,因此不可能做到您所提出的“将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全部交由区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安排使用”的建议。目前,我区各镇的教育经费安排以镇为主,区只统筹涉及全区的教育专项经费,如“创强”专项经费、“普高”扩容经费、教科研经费、教师货币分房专项经费等,但无论区镇两级如何安排教育经费,都始终保证教育经费投入是“以县为主”。二、我区目前暂不能按《广州市核定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方案》所核定我区的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按学生人数把公用经费拨给学校使用。其原因是:按照该方案,市核定我区2005年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为:初中941元,小学455元。该标准核定的依据为我区2003年的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该经费的统计范围不仅包括学校的办公经费,而且还包括原来由区和镇统筹安排的一次性设备设施投入经费以及“三税”教育费附加等公用经费。因此,难于按该标准拨付公用经费给学校,目前我区正向上级部门反映该问题,并建议拨付给学校使用的公用经费为真正维持学校正常运作的办公经费,有关的拨付标准正在核算中。但是,我区必定确保2005年全区生均财政预算内公用经费达到市核定我区的标准。三、区政府一直重视解决教师住房问题,在去年已安排3000万元教师货币分房启动资金的基础上,再在今年预算中安排3000万元的教师货币分房专项经费,并于2005年5月再次进行了教师住房货币分配资金需求调查,在7月已提供了几个方案向有关部门征询意见,相信在2005年下半年将启动全区的教师住房货币分配。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村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