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5年 > 2005年提案
标 题:关心教师心理健康之教师“心病”不可忽视
问题内容:理 由:教师被称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教师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高尚的道德行为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但社会竞争压力增大,他们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 据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课题组对某省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进行的检测,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32.18%,其中12%有明显心理症状,2%程度严重(心理专家认为确实存在这样的概念,但心理问题不等于心理疾病,也不只教师群体存在这样的问题)。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也偏高。 教师心理健康不仅危害教师本身,而且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绩和人格发展。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责。中小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教师为其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宽松的人际环境。如果教师自身出现心理问题,不仅会使其陷入内心的痛苦,而且会将他的不良情绪和人格缺陷传导给受教育者,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伤害。实际工作中,由于一些教师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问题容易小题大做,反应过激,处理方法简单粗暴,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教师的一时冲动,甚至危及学生的一生。 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由压力增大所致。教学压力、同行竞争压力、社会责任压力,把很多老师压得喘不过来。近年来,教育改革不断挑战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方面,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对教师原有的思维方式、教育观念和方法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诸如教师聘任、按绩取酬等新的用人方法和分配方法的推动,给一向平静的学校带来了活力,同时也在教师心理上产生了不安全感。教师除了应付学生之外,学校还有一大堆其他事务等着教师去做,从前是备课、上课、改作业、管学生“四面出击”,现在加上交报表、迎检查、师培、开会,变成了“八面受敌”,俨然成了“事务型”教师。还有是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就是教师认为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太高,而实际上他们做不到社会所期望的那样,或者是家长所期望的等等。再有,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较易出现心理偏异,这亦足以给教育带来新的考验,无形中,老师的压力又加大了。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压力加剧了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趋于恶化。 办 法:一、在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十分有必要开展对教师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定期举行心理调适的讲座或学习。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压力之下所做出的反应并不是个人能力差的表现。教师并非古书中的圣贤,而是一个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的平凡人,不要过于责备自己。当然应尽量摒弃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同时把关注的重心放到工作的积极方面上来,不要老纠缠于工作压力等消极方面。作为教师个人,应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加强学习,学会在竞争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加强自己心理修养。 二、尝试在教育局等教育主管机构创建教师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心理辅导。定期不定期地为教师进行心理测试,使教师拥有宣泄、减压的适合场所。 三、要解除教师的紧张感,必须改变目前的教育评价体系。教育具有滞后效应,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衡量教师的价值,绝不能只看当年的升学率,而要看10年之后,他培养的学生有多少是对社会有贡献的优秀人才。 四、社会应当转变育人的观念,理解支持教育,多给教师一些关爱,学校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教师压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内在环境;推行人性化管理,沟通社会各界、各阶层人士,为教师提供有力的社会支持,解决后顾之忧;建立起公正平等的评价体制,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再教育和发展机会等。 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光是教师个人问题,有必要呼吁全社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多给教师一些实际的鼓励和待遇,少给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多给一些体谅和宽容,少给一些指责和批评;多给一些理解和尊重,少给一些不公正的压力。□
问题答复:何伟冰委员:您提出的关于“关心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心病’不可忽视”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如何在提高教师工作成效的同时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关心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这的确是目前教师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近年来,区教育局非常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并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是在德育工作意见中,把师德建设和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纳入了工作计划之内;二是加强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在近年先后分期分批举办的全区教育系统行政干部培训上,也都安排了关于如何进行学生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团体心理辅导)的专题讲座,这不仅对参加培训的校长、教育指导中心主任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们对加强本镇、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促进各镇、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推进构建和谐、进取的校园氛围。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我区大部分的镇、校就很有针对性地通过组织本校、本区的心理教育专业的老师,或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为本镇、校的教师作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和有关培训、团体心理辅导,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和能力。除此之外,区教育局已计划进一步加强我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目前正考虑以区德育研究会的名义,组织以区内的心理教育专业的老师为主要力量,并适当邀请心理教育专家组成的我区的教师心理团体辅导讲师团,到各中小学校进行教师团体心理辅导及开展咨询活动。另外,也会将师生团体心理辅导做得好和师生心理健康咨询室的作用发挥得好的学校的有关工作经验向全区推广;同时,有针对性的成立以探讨保持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为宗旨的“教师心理工作坊”,先在条件较好的学校作试点,并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区中小学推广,通过努力,多角度、多途径地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当然,保持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本人。教师应自觉以全面、客观、辩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在工作之余适当安排健康有益的活动以放松身心,减轻压力,从而提高工作、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保障心理健康,增强心理调节能力。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