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优化市桥城区学校布局,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益
问题内容:

理  由: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教育均衡发展是当今教育发展和社会关注教育的焦点和热点。市桥城区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重视和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办学条件迅速完善,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然而,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性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可是,市桥城区部分学校布局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效益。布局不合理如下所列:⑴进修学校第二校区(原工业学校校址)设置;⑵南阳里小学与原西城小学合并,西城小学作为第二校区设置;⑶番禺中学旧校区(康乐路校区)设置。此三所学校校区布局不合理的共同特点是:⑴两校区分离,造成教育教学管理困难;⑵教育资源分配在两校区,难以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共享;⑶两校区由于分别开设各年段班级各年段均有学生,以致两校区必须配置相关的教育教学设备设施,造成重复投入资金。   

办  法:
1、根据上述的情况分析,我们建议作如下调整:⑴南阳里小学第二校区(原西城小学)与进修学校合并;⑵市桥中学改为南阳里小学第二校区;⑶番禺中学旧校区合并到新校区,旧校区改变为市桥中学。这样调整有如下优点:⑴进修学校、南阳里小学、番禺中学均有利于学校管理和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⑵改变市桥中学的校舍条件严重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历史悠久的市桥中学在我区教育发展中的作用;⑶避免两校区设置而带来的教育经费重复投入;⑷缓解市桥城区西片初中学位紧张的压力,也能解决学生相对就近入学问题。
2、市桥二中扩容,增加中心城镇如沙湾镇、榄核镇、石碁镇、石楼镇高级中学的优质学位,以解决因番禺中学新旧校区合并后而造成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

问题答复:

刘耀光等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优化市桥城区学校布局,充分发挥教育资源效益”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几年,区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设法扩大和合理配置市桥城区的教育资源,在原校挖潜扩大规模、调整学校布局的同时,先后新建了一批各类学校,大大扩展了市桥城区的教育资源。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城区建设的发展,“市桥城区部分学校布局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资源的利用和效益”。提案中提到,如果能将“南阳里小学第二校区(原西城小学)与进修学校合并;市桥中学改为南阳里小学第二校区;番禺中学旧校区合并到新校区,旧校区改变为市桥中学”则可以较好地解决市桥城区学校布局不合理的现状,此建议较为合理,但因涉及要调整目前已有的普通高中学位,在现阶段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所以只能考虑作为市桥城区学校布局的长远规划来实施。
随着我区居住人口迅速增加和高中普及程度的不断提高,给普通高中学位安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近几年,我区采取了新建学校、在原高中学校扩容等一系列措施,基本能解决当年普通高中学位的需求,但还不能满足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需要。根据2005学年初报表数据预测,2007年至2015年我区初中毕业生人数分别为17745人、17455人、22206人、20534人、20805人、20472人、20494人、20715人、20875人。按广州市提出“全市初中毕业生升学率平均达到95%以上,普通高中招生占当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60%”的要求,我区2007年需要安排普通高中学位10114个,2009年需安排12657个,2010年至2015年每年需安排普通高中学位11700-11800个。目前,我区普通高中在班额每班56人的前提下,也只可以安排10000个新生学位。因此,我区规划在2009年需要新建成1所高级中学来解决普通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如果将“番禺中学旧校区合并到新校区,旧校区改变为市桥中学”,我区普通高中学位缺口更大。至于提案中提出“市桥二中扩容,增加中心城镇如沙湾镇、榄核镇、石基镇、石楼镇高级中学的优质学位,以解决因番禺中学新旧校区合并后而造成高中学位不足的问题”的办法,在实际上是远远不能弥补番禺中学新旧校区合并后所减少的普通高中学位的。因为沙湾镇的象贤中学扩建后,目前每年招生20个班,已达到该校扩建后的终极规模。石基中学、石基三中和石楼中学均是完全中学,这三所学校除有普通高中招生任务外,还要承担该地段的初中教育学位,它们经过近几年的扩容,目前已达到学生饱和的状态,特别是石楼中学和石基三中,今年初中平均班额分别为58.6人和57.4人,已严重超员。而榄核镇现没有高中学校,因而该镇不存在增加高中学位的问题。
综上所述,由于近期不可能将“番禺中学旧校区合并到新校区,旧校区改变为市桥中学”,所以,你们提出市桥城区学校布局的办法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施难度较大,待我区普通高中学位需求大幅度下降时才有可能实施。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