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问题内容:

理  由:
2005年3月11日,广州市青少年犯罪研究会会长、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余明永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广州地区学生在校园里称王称霸、小偷小摸、打架斗殴现象比较普遍,盗窃、伤害,甚至参与色情引诱绑架等严重犯罪也时有发生。青少年犯罪形势相当严峻,有低龄化、暴力化的趋势。番禺区未成年人犯罪也呈逐年上升势头:2000年受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涉案人员达70多人,2001年80多人,2002年90多人,到了2003年,该类案件的数量已上升到150多人。也就是说,2003年受理该类案件的宗数比2000年增长了54%,而涉案人数则增长了105%。在现行的教育中,只有少数中学的个别年级开设一门法律基础课,而小学六年和其他阶段的教学几乎没有任何法律课的设置。现在的法律课教师多为政治教师,其中很多教师可能从来都没有接触过法律,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教学方法便存在着一定的欠缺,导致很多教师只能照本宣科,缺乏案例教学和授课吸引力,使法律课成了纯粹的知识讲授课,学生没有积极性可言。一些学校较多注重教学质量、升学率,道德、法制教育明显薄弱。不少学校虽然聘请了法制副校长,但每学年至多为学生上一次法制课,法制教育效果很难达到要求,青少年对有关刑法知识知之甚少。关心青少年的成长,尤其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邓小平同志对青少年的成长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再三号召全社会都要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在法制教育问题上,他提出了“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为什么呢?这是因为青少年时期正处在长身体、学知识时期。这一时期,正是青少年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法制观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可塑性很强,要使他们接受正确的东西,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保证他们沿着祖国未来需要的道路健康成长,就必须在对他们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加强法制教育。只有使他们从小学法懂法,才能让他们知道什么行为是合法,什么行为是违法或犯法,从而自觉遵纪守法。未成年人的犯罪率逐年上升,并且恶意犯罪的情况也有抬头的趋势,这与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相对欠缺有着直接的关系,而学校又是未成年人学习知识的第一阵地,加强学校的法制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最好办法。  

办  法:
一、编写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律教材,我国的法律已形成了以宪法为母法的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教育部门应组织力量,根据未成年人成长发育的特点和认知的接受能力,编写一套小学、中学的法律教材,使未成年人接受法制教育系统化、持续化,比如说,根据儿童的特点将编写成法制连环画的形式,让他们初步建立法律观念,而到了中学,可采取文字和案例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形成法律意识等等。
二、教师录用,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要有比例。他们的法律意识比较强,理论功底深厚,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法律,开发法制校本课程,每周或月上一堂法制课,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纪律法制教育。
三、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推进中小学校聘请兼职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有法律专业知识和丰富案例经验),定期到学校上法制教育课。结合当前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例,组织青少年学生认真学习《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四、把教师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不让法制课仅仅局限在小小的课堂上,要适当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比如组织法制专题讲座、请司法部门的同志以案讲法,组织法律知识竞赛,或者组织学生参观少管所等活动,让他们不仅仅用头脑记忆法律,更要用眼睛去看法律,用耳朵听法律,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并转化为守法、护法的意识。

问题答复:民革番禺区总支部:
    你们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我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
    提案提出:我区未成年人犯罪呈逐年上升势头,并列举了2000年至2003年,我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有关统计数字。经教育部门和公安部门了解,这些数据与上述职能部门掌握的情况有较大的差异。区教育局根据属下各教育指导中心和区属学校提交的、有当地派出所加具意见的师生违法犯罪统计表进行统计,从2000年至2005年底,全区在校中小学生的违法犯罪人数为零。
    二、我区一直重视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切实预防未成年人尤其是在校中小学生违法犯罪。
    (一)建立健全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网络,筑牢中小学校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防线。
    1. 组建区级联席会议,发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工作。从2004年开始,我区成立了由区维稳及综治办和宣传、公安、司法、工商、教育、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番禺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并下设办公室,定期就全区学校周边治安整治、学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等问题召开联席会议,商讨对策,制定措施,保障我区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物安全。联席会议各有关单位成立专门组织,加强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加强了安全检查和监督,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消除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多年来,全区28万师生没有出现涉毒行为。
    2.区教育系统法制教育机构健全,教育工作及时、针对性强。区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领导小组,各中小学校也分别成立了法制教育机构,形成了共同参与的层级管理教育网络,系统地、全方位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尤其是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行为,立即进行引导和教育。
    3.坚持聘请法制副校长制度,不断加大校外教育力度。法制副校长由各级公安、交警、司法、治安干部等人员担任,法制副校长定期为学校全体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各校都做到制度落实、学习时间落实。不少学校还与交警、消防等单位结成共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生的校外教育活动,共同搞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
    (二)把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纳入学校重点工作,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全方位渗透,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
    区教育局要求各中小学校把学生的法制、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作为学校常规工作来抓。每学期,区教育局提出法制、安全教育的重点,召开法制教育工作会议,组织研讨交流活动,加强对下属单位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各中小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中小学生的法制教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法律知识讲座、禁毒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法律知识竞赛、法制征文比赛、学生法制考试等。此外,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队会课、墙报、宣传栏、校园网等教育阵地经常开展法制、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同时,结合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学科中渗透法制知识教育。这些举措,都能较好地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对违法、犯罪的防范能力。
    (三)提供充足的高中阶段学位,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辍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我区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增加高中阶段学位。近年来,我区初中毕业生实际升学率都在90%以上。另外,我们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学生非正常辍学现象。主要的做法有:一是加大普法力度,使社会、家长、群众配合学校和教育部门做好制止学生非正常辍学工作;二是强化学籍管理,堵塞漏洞,做好学生去向跟踪,并将“防流控流”工作作为初中毕业班工作评价的重要指标;三是加强师德教育,正确对待和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四是建立扶困助学制度,对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学杂费。由于措施得力,“防流控流”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2000-2004学年,我区小学生非正常辍学率控制在0.07%以内,并不断降低;初中学生和普通高中学生非正常辍学率亦得到有效控制并不断降低,近几年都控制在0.5%以内。
    由于我区建立了多层次、全方位的中小学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网络,法制、安全和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形式丰富、新颖,“防流控流”工作抓得较落实,我区各校校风整体上良好, 2000-2005年期间,我区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没有犯罪记录。
    当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仍面临着很多挑战,例如社会不良风气,网络上的有害信息,一些黄、赌、毒、暴力等方面的不良影视,不良出版物和娱乐场所以及一些问题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影响,还有比较突出的就是不在校的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的预防等问题。今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还需继续建立有效的社区防控网络,加大社区教育的力度和深度,构建社会、学校、家庭共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网络。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中小学法制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