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加快综合整治步伐 ,改善水体环境质量
问题内容:

理  由:
番禺地区处于珠江三角洲的中心位置,地势低洼,江海堤围高筑,围内沟涌纵横,一派芋田景观。正是一系列伟大的堤围水闸工程,才使得番禺人民安居乐业,生息繁衍,并向现代化阔步迈进。番禺的水域宽广,过流水量巨大,从北边的沥滘水道,中部的市桥水道、沙湾水道、蕉门水道,至南边的洪奇沥水道,通过虎门、蕉门、洪奇门三大口门入海的年径流量达到1742亿立方米,占珠江年总径流量的43%,洪峰时宣泄流量更达到3万立方米/秒,占珠江八大口门宣泄总量的48%。同样,通过三大口门纳潮的年均进潮量竟达2843亿立方米,占珠江年进潮总量的75%。如此丰富的水量资源给番禺和周围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莫大的好处。可是,洪水不能利用,反而成为灾患;咸水无法利用,破坏多于建设。丰水期,境内河流流量充足,水质一般良好,枯水期则流量较小,水质污染明显,极端枯水情况下,水环境容量相当狭小,水质污染多较严重,连饮用也成了问题。
针对番禺的水环境特点,为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既需要有效地解决防洪、防涝和防暴潮问题,也需要有效地控制好水污染问题。一般认为,治理工业废水和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是根本的出路,甚至是唯一的办法。这从一般意义上讲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却忽略了纳污水体环境容量(即对污染物的承载力)这个极端重要的因素。《河流上游》一书的基本原理指出:水体中的有机污染物在水中溶解氧充足时,可以被好氧微生物分解而逐步获得净化,而当有机污染物负荷过高时,水中的溶解氧会迅速被消耗而呈缺氧、厌氧状态,此时水体便发黑发臭;如果水中溶解氧浓度在耗氧过程和复氧过程处于动态平衡时仍能保持一定的水平,那么水体就处于一种卫生的状态。我们能够做到的是减少污染物负荷和提高复氧的能力,这就是环境容量问题。只有积极截污治污,同时又充分利用和改善水体的环境容量,才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做法,突出的例子是市桥水系的综合整治问题。
市桥水道从陈头水闸起至三沙口止全长38公里,上游屏山河(原称石壁河),下游为市桥河,支流有龙湾滘与紫坭河相通。屏山河又由石三河、胜石河、钟屏河、环山河、横梗河和幸福涌等小的支流汇入。还有已经完全填塞了的都那河,原是上游通向陈村水道的主要支流,现已成为一个育端。在填塞都那河和修筑石北大堤、石龙联围之前,市桥水道与陈村水道、大石水道是相通的,上游来水非常丰富,是番禺中部一条重要的河流。但在“塞支强干”思想指导下填塞了都那河,随后又修建起来的一系列堤围水闸,使市桥水道上游逐步地变成了一条没有源头的“死河”。这样一来,虽把洪水暴潮拒之于门外,却也断了清水的来源,环境容量十分狭窄,稍多点污染物排入,水质状况即刻恶劣起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入河污染物也大量增加,致使目前下游达不到IV类水标准,上游达不到最差V类水标准,即使建成了钟村镇的污水处理厂,也仍然超过V类水。在这种情况下,要建成环境优美的一河两岸很是困难,如无有效措施,前景不可乐观。因此,一方面要扩大和加快前锋污水处理厂及钟村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步伐,一方面要进行引水开源,增加水环境承载力,或自然净化的能力。这就是说,尽可能设法将堤围外清水通过适当的方法,引入到屏山河流域中来,同时又充分发挥引水量更大的龙湾滘引水功能,使市桥水道常年保证一定的水流量,增加水环境容量。这就是十分重要的“引水增容”措施,可有效地补充人工治污的不足,并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一个典型的综合整治问题,显然涉及很多方面的工作,建议加快整治的步伐。
市桥水道的水文状态近于内河涌,而内河涌污染严重是珠江三角洲潮汐河网地区的普通现象。基本原因是环境容量太小和接纳污染物太多。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特别是城市化进程迅速,使得大量增加的水污染物除一部分得到人工净化外,相当大部分还是首先排入设有防洪水闸的内河涌,再随潮汐运动就近流入河网水道。堤围外大小水道水文条件较好,环境容量较大,而堤围内的河涌,水文条件一般不好,环境容量狭小,对所接纳的污染物不胜负荷,因而黑臭现象严重。尤其是受到涨潮顶托时,常使黑臭水团缩于内河涌育端,环境相当恶劣。因此,如何解决内河涌的水污染问题是重要的水环境整治目标。通常的办法大体是两种,一是全面截污并进行深度净化,这需要较大的投资;二是借助潮汐活动把污染水团推出外河进行自然净化,这点需改善水文条件。这两种方法孤立使用都是不够合理的,应当相互结合起来,既重视截污治污,又重视水文措施。涨潮时,关闭涌口水闸,只允许潮水通过管道进入到适宜的位置,把污黑水团逼到涌口水闸附近,待退潮时放开水闸排出涌外净化。这种方法类似于民间的“洗涌”办法,是通过合理的水闸运行来实现的。当我们把某个堤围的水闸群进行适当的改造,使其从单纯的水利水闸变成水利—环保一体化水闸,并按一定方法建立起水质目标与水闸运行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就可以优选出一种最佳的运行调度方式,从而实时地保持河涌水环境质量。
市桥河水系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备受人们关注,历届政府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十五”期间更投资建成了前锋污水处理厂及其截污转输管网,一期工程已经投入运行,可日处理污水10万吨,二期工程及其扩大的集污管网也在进行建设,完成后可使市桥、沙湾、石碁的污水全部得到净化处理。但,仅此还不足够,还需要对整个市桥河水系进行综合性整治,核心是防洪排涝和增加水环境承截力,在防灾减灾的同时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现在,这是本届区政府正在组织进行着的一项宏大系统工程,规划包括的子工程有15项之多,投资达到8.7亿元,其中包括在雁洲建设一座投资1亿多元的枢纽水船闸,2010年完成后,不仅防洪标准可以提高到200年一遇的水平,以与广州规划同等级,而且水体环境质量面貌将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不愧是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水利工作的大手笔,也是一项为人民谋利益的真正意义的形象工程。它将极大地改善市桥河流域的投资、居住环境和水体环境质量,适应城市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议政府在财力安排上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在综合整治速度上加快步伐。

办  法:
1、清晰、明确地把城市水利工作的指导思想从传统水利扩展到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的轨道上来,更加科学合理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
2、坚持综合治理水体环境,对市桥河水系实行引水开源、扩大环境容量,与建设全面的截污、治污工程相结合,让市桥河水早日变清。
3、结合全省民心工程中的水利项目,改造全区的堤围、水闸和疏浚内河涌,通过对水闸群的优化运行调度,改善内河涌的水环境质量。
4、在政府财力安排上,区分轻重缓急,加大环境水利工程的投入,加快综合整治的步伐。

问题答复:

九三学社番禺支社: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综合整治步伐 ,改善水体环境质量”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此提案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桥河的污染现状确实很严重,主要原因在于支流和主干河流沿线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至河涌,加之市桥河是感潮河段,缺乏水流调控措施,致使污染水体在河道内反复流动,不能向下游流动稀释,造成污染物越来越多,水质越来越差,这是摆在我们面前需要马上解决的严重问题,也是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实施的初衷。
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工程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多管齐下,综合运用多种技术手段,从根本上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才可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具体说需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市政截污的工程建设。通过市政截污工程建设,修建雨污分流管网和污水处理厂,将处理后的中水排放至河涌,是目前国内运用较为普遍的改善河涌水质的工程措施。市桥河水系在建成完善的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能力足够的污水处理厂后,就能堵住河涌污染的源头,可以说这是解决市桥河水质问题的首要工作。
二、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利工程措施改善市桥河水环境质量。市桥河水系河网密集,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设施众多,如议案中提及的那样,充分利用这些水利设施实现科学合理的联合调度,结合河流潮位变化,引清冲污,可以增大市桥河的水环境容量,大大改善水质。我局组织编写的《市桥河水系综合整治修编规划》正体现了这一思路,可以说,通过水利工程合理优化调度是改善市桥河水质问题的有效手段。
按照修编规划,我局正在抓紧骨干水利工程的实施。其中新龙湾水闸基本建成,雁洲水闸的项目建议书已上报省市有关部门审批,以争取尽快开工。
从目前的市政截污工程进度来看,市桥河水系流域范围内,将建设三座污水处理厂:石基前锋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0万吨)、东环街龙美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污水0.5万吨、二期日处理污水2万吨)、钟村污水处理厂,这三座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可以将石基、沙湾、市桥、钟村四个街镇的生活污水处理后排放,但是由于工程进度不够理想,都是在2007年底才可以建成,因此还不能缓解目前的污染状况。
关于都那河的问题,我局已经在我区水利现代化综合发展规划中做了论证,由于其过流断面比较小,堤岸民居密布,拆迁工作非常困难,计划根据其他工程的实际换水效果来决定是否重开这条河涌。近期我局组织对市桥河上游段屏山涌的屏山、陈头、西海咀水闸进行了联合调度测试,目的就是检验引陈村水道清水冲污的效果,经测试,在潮位选择与水闸调度合理的前提下,一个平水潮期可以引70多万方清水至屏山涌,经2~3个潮期就能实现屏山涌水体的总体更换,初步证明现有工程措施已能对水质改善发挥很大作用。由于龙湾水闸、雁洲水闸尚未建成投入使用,上游的污染水体还暂时不能集中推向下游市桥城区。等龙湾水闸、雁洲水闸建成并投入使用后,通过两个水流单向循环,就能解决整个区域的水污染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目前还是以防洪排涝为主,以保护我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洪潮威胁为当前主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求,将逐步从传统水利转移到城市水利、资源水利和环境水利上来。相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水利、市政、规划、国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齐心协力,综合治理,以治理市桥河水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为契机,推进全区的水环境和水污染治理工作,在不久的将来,我区的水环境水污染问题会从根本上解决。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水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