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为我区企业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  由: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十一五”时期是番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番禺区十一五发展纲要》中,自主创新被提到重要的议程及发展规划之中,这就充分证明了区委区政府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未来五年是番禺作为广州新城区中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整合、大发展阶段,人才是关键。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从我区“九五”、“十五”时期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科技进步和创新,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没有人才的积聚和发挥作用,就没有过去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难以保障今后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迈进。
    目前,我区企业引进人才的形势不容乐观,由区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4年到2005年的11年中,全区通过区人才交流中心办理调动手续引进的人才中(不含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引进的),硕士以上学历仅为101人,引进后有部分又调离番禺区。从最近三年我区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办理调动手续引进人才数据统计(见附表)显示,我区引进人才有下降的趋势。是企业不需要这些高级人才吗?不是,而是企业引入高素质的人才有困难,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人才有流动性,哪里有吸引力就会往那里流。机关或事业单位有编制,福利好,工作相对稳定。而企业引进人才,除了高工资外,给人的感觉无任何保障,企业效益不好还会导致失业或是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就是企业工资高一点,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到企业去。另外,我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面临小区域和大区域的人才需求压力,小区域的人才压力就是广州市各区以及周边各市的需求压力,大区域就是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人才需求压力。因此,要建立适当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向我区企业流动。
    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我区的企业才会有更多领先技术。只有我区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先人一步,才能保证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番禺区“十一五”发展纲要》目标的实现才会有保障。因此,建议在我区开展“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工程”。

附表:2003-2005年引进人才统计表

年度

中高级职称人才

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2003

154

264

2004

157

241

2005

104

151

注:本提案所指的“创新型人才”主要是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后而确定的高学历(硕士、博士)的人才,或在行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或具有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的管理人才;本提案所指的‘百名’只是人才促销活动的一个代名词。

办  法:

一、根据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工程”计划,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宣传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协力推进,积极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为我区企业创新铺平道路。
    二、根据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政府的名义引进,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他们基本保障,使被引进的人才有番禺的归属感。进来后如在引进的企业不适应,可以在我区的任何企业自由流动,以达到人尽其才,使引进的人才找到最佳发挥环境,政府措施内的基本保障保持不变。如果实在要离开我区,则取消该基本保障。这些人将会是我区政府的一笔财富,从人才的培养成本上算就是一笔有钱挣的好买卖。
    三、科学制定引进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和范围。建议优先引进我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带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
    四、建立引入人才的基本保障措施,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制定适宜人才在番禺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居和创业环境。建议政府对引入人才建立基本保障措施:
    ㈠为引进的高级人才提供廉价租金的周转房,在一定年限内(三到五年),只要在番禺区工作,可继续享用周转房政策不变。
    ㈡为家属提供就业安排,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㈢安排引进人才的孩子进入我区重点学校就读。
    ㈣提供一次性安家置业费。
    ㈤提供购房优惠住房贷款利率政策。
    ㈥申请技术创新课题,科技资金予以优先安排。
    四、制定鼓励推荐人才的政策。设立人才举荐“伯乐奖”,对成功引进人才,对我区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单位予以鼓励。
问题答复:民建番禺支部、民革番禺总支部、民进番禺支部:
    你们提出的关于“为我区企业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近年来相继出台了《番禺区中高级人才资源开发措施》、《番禺区中高级人才科研支持资金管理办法》,颁布了《关于印发番禺区企业博士后研究人员专经费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关于转发〈加快我市人才引进的若干意见〉》等政策,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培养和使用的政策和管理机制,为高素质人才来番禺创业和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一、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多渠道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人才
    1.建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企业搭建自主创新平台
    目前,我区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已先后有12名博士后人员进站从事研究工作。仅在2005年,博士后人员共发表科技论文25篇,申请专利9项。珠江实业集团博士后在站期间共开展了7个项目的研究,优化了产品工艺参数,节约成本达200多万元。鹏辉电池有限公司薛建军博士与企业博士后站其他工程技术人员自行研究的两个项目填补了国家的空白,并在我区实现产业化。今年,薛建军博士还荣获“广东省优秀博士后”的称号。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不仅为企业开辟了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渠道,还增强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的发展。
    2.成立留学人员创业基地,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我区留学人员创业基地成立于2002年,经批准进驻基地的留学人员,2年内免费使用50-60平方米的办公场地;对需要解决住宿的人员还可安排一套住宅,租金仅为同档次住宅市场价的60%,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留学人员的办公和生活场所的问题。4年来,共有18名留学归国的博士、硕士带高新科技项目入驻基地,从事创业前期的孵化工作,其中2名留学人员已在番禺投资办厂。例如,留日博士陈忠平主持完成的“高性能发泡材料应用”项目填补多项国内外空白,今年1月该项目通过了广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并已申报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陈忠平博士还被推荐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候选人。又如,张琳博士“春性糯小麦和黑糯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糯小麦食品产业化开发”项目已完成品种选育阶段,现正进入食品产业化开发研究阶段。此外,区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还协助留学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推介活动,向我区企业推荐优秀的留学人员和高新技术项目,吸引海外人才和智力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3.借外脑、引智力,“刚柔并举”引进各类人才
     我区各级人事部门每年都向区内企业发出引进人才需求信息表,及时掌握人才需求信息并做好相应的服务工作。对广州市引进人才的准入条件,并有意向入户番禺的人才,区人事局会及时办理入户和调动手续;对用人单位急需的特殊人才,我们也尽力向上级人事部门争取支持。目前,企业用人形式不拘一格,相当部分企业用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柔性引进人才的方式越来越多。例如,海大集团公司现有博士、副研究员14名,硕士40多名,其中只有不到10名的硕士办理了手续调入番禺,其他的人才只是通过聘用的方式为企业服务,但他们都能在番禺找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柔性引进人才,使他们拥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在一定程度上适合当前大社会、大人才的用人方式。
    二、强化服务措施,为人才创业、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1.鼓励和资助高素质人才到番禺创业和工作
    《番禺区中高级人才开发措施》等有关政策规定,对带高新技术成果(或项目)来番禺创业的人员,经区科技局审核认定后,是留学人员的,每个项目可获20万元成果转化启动资金;是国内中高级人才的,每个项目给予10万元启动资金。同时可再享受广州市政府给予的有关优惠政策。对进入番禺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区政府给予每个博士后研究人员5万元的生活补贴费和5万元科研经费。从番禺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期满出站的博士后,留在番禺的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区政府给予10万元安家费。近4年来,我区共资助留学人员成果转化资金等资助370多万元。仅去年,我区按政策对在站博士后发放科研和生活经费31万元,协助企业申请广州市对博士后的科研和生活经费22万元。
    2.政府人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在人才资源配置和服务方面的主渠道作用
    我区先后成立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等公益性人才服务机构。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达4600平方米,向社会各界提供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培训、人才租赁、出国留学等“一条龙”服务。2006年1月至5月共举办大型招聘会9场,常规性现场招聘会29场,有2785家用人单位进场招聘,向社会提供21316个工作职位,求职人员达54909人次。区留学人员管理服务中心协助留学人员办理企业注册等有关手续,促使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能尽快投入运作,协助留学人员开展技术交流和业务推介活动,搭建基地企业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平台,按照政策规定提供用地、用工、住房、工商税务和风险投资等方面的优惠,为留学人员提供贴身的人事人才服务。
    三、企业人才资源配置要走市场化道路
    我们认为,政府应尊重企业的用人自主权,企业要尊重人才流动和人才个人发展的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采用多种方式引进人才。我们一方面要大力营造优良的外部环境吸引人才,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规律,正确认识人才流动必然性,坚持留住人才与合理流动相结合的原则。合理的人才流动,能有效解决人才供求矛盾,优化人才结构,有效配置人才资源,是促进人才使用社会化的根本途径。
    政府人事部门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深入了解企业需求,积极宣传人事人才服务和管理政策,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人才公共服务。各政府职能部门也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共同营造适合人才居住和创业的政策环境。此外,各用人单位以至社会各界都应共同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为有志于在番禺施展才华的各类人才打造适合其发挥所长的舞台,使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为实现“人才强区”战略作出应有的贡献。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企业引进创新型人才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