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的未来中国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强调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十一五”时期是番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番禺区十一五发展纲要》中,自主创新被提到重要的议程及发展规划之中,这就充分证明了区委区政府对于企业的科技创新、自主创新的高度重视。未来五年是番禺作为广州新城区中心发展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区正处于经济结构逐步转型升级,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大整合、大发展阶段,人才是关键。自主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缺乏创新型人才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从我区“九五”、“十五”时期的实践经验证明:没有科技进步和创新,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没有人才的积聚和发挥作用,就没有过去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难以保障今后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地向前迈进。 目前,我区企业引进人才的形势不容乐观,由区人才交流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从1994年到2005年的11年中,全区通过区人才交流中心办理调动手续引进的人才中(不含机关事业单位直接引进的),硕士以上学历仅为101人,引进后有部分又调离番禺区。从最近三年我区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办理调动手续引进人才数据统计(见附表)显示,我区引进人才有下降的趋势。是企业不需要这些高级人才吗?不是,而是企业引入高素质的人才有困难,这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人才有流动性,哪里有吸引力就会往那里流。机关或事业单位有编制,福利好,工作相对稳定。而企业引进人才,除了高工资外,给人的感觉无任何保障,企业效益不好还会导致失业或是没有自我发挥的空间。就是企业工资高一点,高素质人才也不愿意到企业去。另外,我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面临小区域和大区域的人才需求压力,小区域的人才压力就是广州市各区以及周边各市的需求压力,大区域就是京津沪等发达地区以及其他地区人才需求压力。因此,要建立适当的有利于吸引人才的机制,才能更好地吸引高素质人才向我区企业流动。 拥有更多的创新型人才,我区的企业才会有更多领先技术。只有我区的企业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先人一步,才能保证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番禺区“十一五”发展纲要》目标的实现才会有保障。因此,建议在我区开展“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工程”。 附表:2003-2005年引进人才统计表 年度 | 中高级职称人才 | 本科以上学历人才 | 2003 | 154 | 264 | 2004 | 157 | 241 | 2005 | 104 | 151 |
注:本提案所指的“创新型人才”主要是通过调查、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后而确定的高学历(硕士、博士)的人才,或在行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或具有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的管理人才;本提案所指的‘百名’只是人才促销活动的一个代名词。 办 法: 一、根据我区“十一五”规划的战略部署,制定和实施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工程”计划,并做好引进人才的宣传工作。政府有关部门协力推进,积极引进“百名”创新型人才,为我区企业创新铺平道路。 二、根据企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情况,以政府的名义引进,通过一定的措施给予他们基本保障,使被引进的人才有番禺的归属感。进来后如在引进的企业不适应,可以在我区的任何企业自由流动,以达到人尽其才,使引进的人才找到最佳发挥环境,政府措施内的基本保障保持不变。如果实在要离开我区,则取消该基本保障。这些人将会是我区政府的一笔财富,从人才的培养成本上算就是一笔有钱挣的好买卖。 三、科学制定引进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和范围。建议优先引进我区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等高层次专业人才,带动我区相关产业发展。 四、建立引入人才的基本保障措施,设立“人才开发专项基金”,制定适宜人才在番禺创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安居和创业环境。建议政府对引入人才建立基本保障措施: ㈠为引进的高级人才提供廉价租金的周转房,在一定年限内(三到五年),只要在番禺区工作,可继续享用周转房政策不变。 ㈡为家属提供就业安排,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 ㈢安排引进人才的孩子进入我区重点学校就读。 ㈣提供一次性安家置业费。 ㈤提供购房优惠住房贷款利率政策。 ㈥申请技术创新课题,科技资金予以优先安排。 四、制定鼓励推荐人才的政策。设立人才举荐“伯乐奖”,对成功引进人才,对我区经济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单位予以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