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妇幼保健工作是关系到全国三分之二人口的妇女儿童健康的事业,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指出,要“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把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作为“十一五”时期卫生发展的任务之一。根据何贤纪念医院的特殊作用,2005年5月中共番禺区委10届39次常委会议决定“将何贤纪念医院的定位及改造方案尽快纳入议事日程”。9月,区政协主席会议视察何贤纪念医院,对医院定位发展、业务用房紧张需要扩建改造和筹备庆祝何贤纪念医院建院二十周年等工作十分重视。但是,由于何贤纪念医院占地面积小、业务用房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已经成为番禺区卫生系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应该尽快纳入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 何贤先生是番禺石楼人,生前历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中华全国工商联常委和澳门立法会副主席。何贤纪念医院是何贤先生1983年捐资兴建的医院,1986年,当时的县人民政府为纪念港澳知名人士何贤先生的厚德隆怀而命名的。二十年来何贤纪念医院与港澳人士及何氏家族保持密切的联系,每年何氏家族成员都在本院进行体检,何氏家族及港澳人士也经常回医院指导工作,了解医院发展情况,瞻仰何贤先生汉白玉雕塑像,何氏家族及广大港澳知名人士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番禺的发展。何贤纪念医院为褒扬何贤先生及广大港澳知名人士爱国爱乡、恩泽桑梓的精神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已经成为番禺区政协和统战工作的品牌,也是加强番禺与港澳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桥梁。因此,何贤纪念医院的发展体现了番禺区的政协和统战工作所发挥的特殊作用。 何贤纪念医院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建设成为一间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和二级甲等妇幼保健机构的“双二甲”医院,综合实力在全国24个县区级同类机构中名列前茅。 近年来,何贤纪念医院的医疗保健工作量不断增长,实际开放病床数536张,年住院病人数超过1.7万人次,平均日住院病人数为423人次,高峰期在500人次/天以上,造成住院环境十分拥挤;年门诊量达90余万人次,最高日门诊量超过3300人次,几千个门诊病人挤在不足4000平方米的门诊区域中,病人无候诊区,就诊条件很差;何贤纪念医院建院已经20多年,原设计330张病床的规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病人的需求。而且科室布局极不合理,大多数科室实际开放病床数超过80张,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的管理,成为医疗安全的隐患。医院通道十分拥挤,无法建造合格有效的消防通道,医院锅炉房、酒精库、氧气房当街而立,与民居和学校为零距离,成为消防安全大隐患。医院旧住院部等早期建筑需要修缮,但因找不到临时周转用房,无法进行维修,严重威胁住院病人的安全。 按照《广东省医院基本现代化建设标准》要求,医院占地面积应为130平方米/床。但是目前何贤纪念医院占地仅17.27亩,医院用地指标仅为21.47 平方米/床,容积率已经远远超过城市规划的要求,多次申请扩建,均因不符合城市规划而被规划部门否决,而现有的建筑用房已经没有任何改造、调整的余地,医院的业务用房紧张在番禺区所有医疗机构中最为突出,严重影响医院的发展,给番禺区的统战工作和卫生事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番禺区政府十分重视卫生事业的发展,拨款新建中心医院,今后还将继续对中心医院给予经济投入。但是,随着“广州南拓”战略的实施和番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单靠做大做强一间综合医院的模式,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因此,区人民医院搬迁后,应科学合理调整布局,充分利用卫生系统内部有限的卫生资源,解决何贤纪念医院业务用房不足的问题,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而不应限制何贤纪念医院的发展。 办 法: 区中心医院建成后,区人民医院搬迁到中心医院后,何贤纪念医院搬到区人民医院旧址。区人民医院现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可以设置病床800多张。何贤纪念医院现占地面积约1.15万平方米,设置病床500多张,搬迁到区人民医院旧址后,可以有200多张病床的发展空间,以满足何贤纪念医院今后5-10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需要。这样既可以解决最急需解决的何贤纪念医院业务用房紧张的问题,使何贤纪念医院得到发展,又可以避免再次造成本来十分紧张的医疗卫生资源的严重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