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申报石楼镇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  由:
石楼镇位于番禺区东部狮子洋畔,南濒深圳、珠海特区和香港、澳门,东邻东莞,北通广州,与黄埔港隔江相望。全镇面积126.5平方公里,拥有海岸79公里,设有18个农业村、4个渔业村、2个社区居委会和1个林场,总人口12万多人,其中户籍人口6.4万多人,外来人口6万多人。石楼镇具有如下特色:
一、石楼镇是番禺历史上有名的乡镇,其先民早在南宋高宗年间(1127——1162年)开村,至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
二、拥有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贯穿镇内的京珠高速公路,南部快线已经通车;地铁四号线、金枫大道、北环路、东部干线正在紧张施工兴建之中。在水路方面有莲花港,担负着客运和贷运进出海外的任务。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镇内拥有羊城新八景之一的莲花山,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级旅游区。莲花山石景区是自西汉始创,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采石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塔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莲花城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上还有高40.88米的望海观音金像。拥有省历史文化名村—大岭古村落,该村有6条古街道和45条古巷里,现在保存较好的岭南风格建筑群约9000平方米,其中有较高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有显宗祠、龙津桥、大魁阁塔、贞寿之门、两塘公祠、姑婆庙等。拥有澳门特首何厚铧故乡——岳溪村应塘坊等旅游资源。此外石楼还拥有陈氏始祖祠、善世堂、天后宫、文武庙、洪圣庙、古井、古桥、炮楼、碉堡等众多名圣古迹。石楼更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历代人才辈出,古代的有陈友琼、陈昊元等一批文人学仕,近代有陈肇燊、黄继芳、何添、何贤、何厚铧等一批享有较高声望的名人。
四、民间艺术源远流长。石楼镇至今还保留着传统的民间艺术活动,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十各村都开展龙舟探访、竞渡、衬景、竞艳等龙舟活动;七月初七“乞丐节”,民田村的妇女有“摆七夕”活动,将手工艺品陈列出来,供人们观赏;在传统的节日和喜庆日子里更有“狮子上楼台”、“狮子采青”等舞狮子活动。
五、文化、教育、体育、卫生事业蓬勃发展。2005年8月石楼镇被评为省教育强镇。
六、石楼镇是广东省著名的侨乡之一,全镇旅居海外及港澳台乡亲3万多人,先后有27名乡亲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称号。岳溪村应塘坊以澳门特首何厚铧为代表的何氏家族,是石楼港澳同胞的杰出代表,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

办  法:
一、由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支持石楼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二、符合申报条件的,由区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支持石楼镇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三、帮助办理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相关手续。

问题答复:

石楼镇地方组:
你们提出的“关于申报石楼镇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石楼镇历史悠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在条件基本具备的条件下,首先应做好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有关保护与利用整体规划的准备工作,并向区政府提交具体的规划方案与实施的步骤,根据制定的规划方案做出详细预算,经区政府研究后决定是否可行。若规划方案得到批准,待专项资金落实后,再按申报的要求进行具体操作,符合要求后即可提出申报。对此,区文物办应将此事列入工作计划,并在规划过程中,由区文化和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给予协助。
感谢你们对我区文物保护工作的关心,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