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近年来,在经济较发达的镇街,聚居的人口迅速增加,原有的配套教育远远跟不上社会需要。因而,不断涌现出一些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办学机构,特别是在幼教方面。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大,一些私人经办的小规模的幼教机构因其投入小、运作灵活、隐蔽难以监管而不断涌现。但这类幼教机构大多没有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审批,一般只是以某某咨询服务公司之类的名义在工商部门登记,实际上却在招生办学。它们存在着很多的隐患。 一是办学资质没有保证。私人办学单位的老板卷款外逃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导致学生失学、家长和教师上访,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 二是在教育的硬件方面。办学场所是否通过安全部门的验收,设施是否符合办学条件的要求不得而知。这些只到工商部门登记的办学单位,因其大多数都是以某某咨询服务公司的名义登记,令政府相关部门无法及时予以监管,造成安全隐患。 三是教师的素质方面。由于缺乏教育部门的监管,教师是否有幼教从业资格证无从审核。老板大多缺乏长期投资办学的规划,只着眼于短期的收益,教师队伍也缺乏稳定性,这样会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四是小孩的防疫免疫方面存在隐患。政府部门监管的托幼园所能及时根据指导要求,对小孩进行接种疫苗。但这类隐蔽而没有接受相关部门监管的办学单位,因信息渠道不畅或其它原因,很容易造成疫苗接种的延误和遗漏。 五是这些办学单位由于缺乏引导,处于一种无序发展的状态,因逐利一哄而上的盲目开办很容易造成生源不足,导致恶性竞争,影响到教学秩序的稳定。 办 法: (1)发动并借助社区资源进行监督查漏,使这些隐蔽的办学单位显形,以及时将其纳入监管。 (2)加强对民间办学资金的疏导,鼓励、协助开办良好的幼儿教育机构,以满足社会需求。 (3)加强对办学资金的监控,将其教学质量和师资列入日常监管工作。 (4)工商部门采取措施协助幼教部门把好发放牌照这一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