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当前,我区现有的职业技能教育基础设施薄弱,职业技能教育学校规模偏少、层次不高,可供学生实操的设备,尤其是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实操指导教师不足,故此难以在短期内培养出大量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这与我区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据2005年上半年对我区石北工业园区和易兴工业园区等9个工业园区的相关调研情况来看,9个园区共有从业人数4.9万人,其中具有技师以上技能的人数只有1568人(占总人数的3.2%)、高级工2281人(占总人数的4.7%)、中级工4290人(占总人数的8.8%)、初级工10187人(占总人数的21%)、其他30512人(占总人数62.3%)。从以上数字表明,我区中高级技工所占比例非常不合理,中高级技工非常紧缺。同时,在企业中,番禺户籍的技工比例更偏少。据反映,还有很多企业在使用技术工时普遍存在“以低代中,以中代高”的现象。据有关专家认为:合理的技工比例是,技师(含高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比例是8.2∶13.9∶46.1∶31.8。由此看来,本区现有的中高级技工人数与这一配置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 另外,由于在番禺区征地建设大学城、火车站和亚运村,更加快了我区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大批全征地农村劳动力及新成长农村劳动力急需有序转移就业。这为加强番禺区职业技能教育,加快培养高技能人才对我区的经济发展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办 法: 1、区政府应加大对职业技能教育的支持与投入,最好在现有基础上改建或新建一所在校生具有5000人规模,年招生量达2000人,并有足够场地,有先进设备,更重要配备一支既具理论知识又具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高级技工学校。这所技校立足番禺,整合资源,以培养高级职业技能人才的教育为核心,兼顾培养初、中级职业技能人才,同时承担本地区职业技能教育类实操训练。 2、在办学方面可实行长、中、短期相结合: 一是对于年龄较大,文化素质偏低,接受能力较为有限的农民工实行短期培训(一个月以内)为主,与市场结合紧密,就业也快; 二是对于在职员工、原学文科或专业不对口的职中学生或高中考不上大学的青年,应组织他们转学企业急需、收入较高且稳定性好的机械加工行业和中级、高级电工等中期培训专业(三个月至一年),由培训机构按企业需求而开设该类课程,强化学习所学专业的理论课,着重加强所学专业的实操训练; 三是对于新成长的考不上高中或大学的农村劳动力,进行长期培训(三年的技校培训),以提高他们全面系统的整体素质,并采取与企业联合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开展对口培训,为企业输送中高级以上的技术工人。全面提高我区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水平,为我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