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食品安全管理关系着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越来越受到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穗府办[2005]32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管理职责的意见》等文件的出台就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中对近期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作了详细的布置,其中之一就是:把儿童及农村食品市场整治作为重中之重,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农民和低收入者的利益,有效遏制制售假冒伪劣儿童食品行为,将监管的重心和工作重心下移,加强农村市场监管,加大对分散在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的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加工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馆的监管力度,强化对餐饮业、学校食堂和建筑工地食堂的检查监督。这些工作正是我区食品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应该成为我区今后一个时期食品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 据调查,我区目前对农村的食品安全管理力度明显不足。例如:某镇有各类副食店二百多家,其中按规定领取卫生许可证的不到20%;有企业集体食堂90多家,其中80%无按规定领取卫生许可证;有各类饮食店档260多家,其中属无证经营的超过40%。此外,还有各类流动的牛杂档、烧烤档及在各企业、学校门口的早餐档、快餐档等,还有在农村的酒堂、祠堂等举办的各种酒会,大部分也是没有领取卫生许可证的,这些无证经营的食品店档存在严重的食物中毒的隐患。 而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一方面是准入条件、标准的不断提高,申请领取许可证的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监管人员严重不足,执法力度十分有限,造成食物中毒隐患大,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下降的局面。而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其中职责不明确也是监管不到位的原因之一。因此,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加强从农田到餐桌各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是我区目前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的当务之急。 办 法: 1、有关部门应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食品安全工作的规定,结合我区的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细则,进一步明确各部门食品安全管理的职责,具体明确诸如食品厂、副食店、糕点店等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点的日常监管部门,使各部门职责明确,责任落实,监管到位。 2、加大对违法经营的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手段,落实处罚措施。目前,对无证经营的食品店档往往是发出整改通知,最多是查封店档或暂扣经营物品,这对小本经营的店档根本起不了阻吓作用。档主再买回几张台、椅和一个炉灶又可以重新开张营业了。特别是对企业的集体食堂,或不按要求整改的无证经营的集体食堂,只要不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就不会实施行政执法手段和落实处罚措施。久而久之,挫伤了执法人员的积极性。特别在镇村,无证经营的情况非常严重,与执法力度不足、处罚不严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要制定措施,对屡次整改仍不合格的,或属违法经营的店档,要追究经营者责任,同时也要根据出租屋管理条例,追究业主的有关责任。 3、由区食安办牵头组织联合执法队伍,负责日常督查执法。区食安委和食安办成立后,为我区的食品安全管理做了大量的工作,由食安办牵头组织对食品行业的检查也不少,但日常监管仍是工作的薄弱环节,仅靠几次的大行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4、加大食品安全工作的宣传力度,使群众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意识,不购买不符合卫生条件的食品,不到不卫生的场所消费,最大限度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