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6年 > 2006年提案
标 题:重视对村级公厕的卫生管理,营造整洁村容
问题内容:

理  由:
近年来,我区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卫生村镇创建活动,建设了包括无害化公厕在内的一批农村基础设施。2005年8月开始,区政府将连续三年每年划拨3000万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其中包括对改建或新建无害化公厕的补贴,改建或新建一个无害化公厕给予5万元以内数额不等的补贴。现在,我区已基本做到每个村都有1-2个无害化公厕。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农村公厕的数量和硬件水平应该能够逐步满足群众的需要。
目前,我区农村村容村貌还不够好,环境卫生脏乱差的问题比较突出,反映在村级公厕上,则是管理不到位,往往是兼职管理,1-2天打扫一次,难免比较肮脏和臭味较强,达不到普遍的卫生标准。按照公厕管理的卫生要求,公厕必须有专人管理,保持清洁卫生,即地面无积水、无纸屑、烟头、痰迹和杂物,大便器(槽)内不积存尿液、杂物,墙壁、顶棚整洁,对公共厕所应经常进行卫生消毒等。
加强对农村公厕的管理有多重意义。现阶段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要求之一是“村容整洁”,厕所作为社会文明的标志,可以起到培养卫生习惯的典范作用,清洁的厕所将激发广大农民做好各方面清洁卫生的积极性。第二,随着我区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不少农民向市民身份转换,对公厕的要求逐渐提高,加强公厕管理满足了这部分群众的需要。此外,我区村级公厕还要为外来人口服务,在石碁镇、钟村镇和大石街等外来人口较多的村,平均每个村级公厕要为大约1300个外来人口服务,外来人口大多流动性大,卫生意识较差,因此,村级公厕必须加强卫生管理,以适应外来人口增多带来的卫生管理要求。

办  法:
1、区、镇的职能部门指导各村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和保洁制度,配备专门的保洁人员。
2、区、镇、村统筹解决村级公厕的卫生管理费用。
3、区、镇的职能部门对村级公厕加强检查,掌握动态,规范管理。

问题答复:

张小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重视对村级公厕的卫生管理,营造整洁村容”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把“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不断完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我区农村改厕工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虽然我区农村公厕的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农村公厕的规格也不断提升,但是村级公厕的日常管理方面的确还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部分农村厕所确实存在保洁不到位,臭味浓,卫生不达标等现象,与现阶段中央提出的建设“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对此,区爱卫办正积极与各方面协调,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加强村级公厕的卫生管理工作。
一、开展卫生村创建活动,提高农村的公厕管理意识。公厕卫生管理的常态,公厕及周边环境卫生的状况,都是创建卫生村的必检项目。通过开展卫生村的创建活动,促进了农村对公厕的管理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对公厕管理的意识。通过近几年的不断努力,我区掀起了卫生村创建活动的高潮,截止2005年底我区有省卫生村19个,市卫生村37个,而今年上半年分别有6个村和26个村开展了创建省、市卫生村活动,下半年又有20个村和37个村分别申报开展创建省、市卫生村活动,我区卫生村创建活动逐渐步入正轨。事实证明,省、市卫生村内的公厕管理水平普遍比一般行政村的高。
二、从源头上加强管理。2005年8月开始,区政府每年将拨款3000万元用于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其中包括对新建改建无害化公厕的补贴。我办在审核公厕申报资料时,要求村委会同时提供公厕卫生管理的办法、管理资金来源等各方面资料,使各村在公厕规划申报时就必须考虑日后的卫生管理工作,杜绝只建不管的现象。
三、建立农村公厕管理机制。根据市、区对城区内公厕管理制定的卫生标准和管理规范,区爱卫办结合农村公厕管理的实际情况,草拟了番禺区镇村公厕卫生管理办法,待征求各方面意见后报有关部门下发实施。这将成为我区公厕卫生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指导我区公厕的卫生管理工作。
四、加强对村级公厕的检查,掌握动态,规范管理。区农业局、区市政园林局、区爱卫办等部门将协力加强对村级公厕的检查和工作指导,探讨组建专业化环卫队伍,实行农村公厕卫生的制度化和日常化管理,配合好各镇村做好农村公厕的规范管理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爱卫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