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学校周边环境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六个方面:1、校园及周边伤害、抢劫及自行车盗窃等案件时有发生,师生缺乏安全感,家长甚为担忧。据公安部门反映,全区每月都有接此类案件报警,未报警的还大有人在。特别是一些地处道路偏僻、路灯较暗的学校。2、校园周边网吧、游戏机室等娱乐场所仍存在违规经营接纳未成年人现象,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休息。3、乱摆卖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小商贩将摊位摆在学校门口,向学生兜售棉花糖、袋装小食品或一些小玩具,这些小贩的产品质量低劣,既危害学生的健康,又影响学校的周边环境。执法部门也多次组织执法人员进行整治,并取得较大成效,但一段时间后又有反复。4、部分学校周边道路交通标志不全。交通秩序混乱,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如区实验小学到华景新城前南华路的丁字路口,没有任何交通标志,由于安全措施不到位,加上车辆日增,学生放学时道路拥挤,秩序混乱。其它如番禺中学二校区、桥城中学、禺山高中也有类似安全问题。5、部分学校周边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比如区教师进修学校门前道路狭窄,不利于大批前来继续教育教师的出入。又比如南阳里小学二校区门前道路既窄,车辆又是双向行驶,上放学时段经常拥堵。6、学校周边存在噪音污染问题。比如,春节前后一段时间,市民在南郊公园大放烟花,学生的晚修大受影响。再又如,端午节前的划龙舟,仲元中学的教学则颇受影响。以上这些都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和学生的休息。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职能部门缺乏长效工作机制。学校周边的环境问题严重,经常是抓一抓,好一些,一阵风过后,往往又少人过问,主管部门工作缺乏主动性、经常性、连续性。 2、各部门协调不够。区城管、工商、公安、交通、环保、文化、规划、园林等政府职能部门都有各自的管理权限和职责,但相互之间协调不够。没有建立起解决影响校园周边环境的问题的沟通协调机制。“地区责任制”也落实不够。各街道、镇对学校周边环境也负有管理责任,但有时责任不够落实。 3、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不够。全区大部分学校,尤其是中小学周边缺少专职交通管理人员。这样,就导致学校只好自己进行管理。比如禺山高中,四面环绕公路,上学放学时段,交通繁忙,来往车辆车速较快。经常险象环生,事故时有发生。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宗旨,学校安排教师在上学放学时段值班维持交通秩序,但这终究不是上策。 办 法: 1、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起以区城管部门为主,以区综合执法局为辅,相关各单位配合的各部门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并将学校及周边整治情况纳入年度工作检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应在完善机制、加强日常管理上狠下工夫,探索长治久安之策,政府部门通过集中整治后,要摸索一套适合我区学校及周边环境的管理措施,落实职能,突击整治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使整治工作经常化、制度化,并将有关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布。 2、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管理的资金投入。 建立起专职交通管理员和交通协管员相结合的管理人员队伍。完善交通标志警示牌,科学设置红绿灯,画好斑马线。有可能的话,在交通繁忙路段,规划建设地下人行通道或天桥。 3、将学校及周边治安防范列入工作重点。 明确责任区民警为辖区学校周边治安责任人,组织保安服务队和片警、辅警等各方力量,加强对校园周边的巡逻控制,确保学校及周边发案少,秩序好。落实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警务室、治安室,聘请交通治安协管员,加强学校及周边的治安防控工作。 4、加强宣传教育,共同营造学校周边良好环境 一方面,要突出重点,加强对广大师生,学校周边居民以及商户进行宣传,树立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法律意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等媒体进行有关的公益宣传,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还可以问计于民,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共同营造学校良好的周边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