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7年 > 2007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加强我区椰心叶甲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建议
问题内容:

理  由:
一、椰子类植物为华南地区重要观赏植物,多应用于园林绿化或室内盆栽观赏。我区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多种棕榈科植物生长与繁殖,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了大树银海枣(原产印度),长叶刺葵(原产东南亚),棍棒椰子(原产非洲马斯克林群岛),椰子(原产海南、广东、广西)等栽品种。
二、椰心叶甲是我区有史以来发生最严重,防治难度最大的外来有害生物,主要危害椰子,槟榔、海枣等棕榈科植物,成虫幼虫在尚未开放的心叶部危害,新叶抽出伸展后为枯黄状,严重时叶片均呈火燎焦枯,不久树势衰败至整株枯死。自2003年冬季在市桥被首次发现后,以惊人的速度在区内蔓延,目前分布我区的感虫株数约8000株以上。
三、椰心叶甲的入侵不断扩散蔓延,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农业、林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也对种植棕榈科为重要经济来源的花农构成了威胁。大石上滘迎宾路口和南沙新垦十七涌大道两旁大面积椰树感虫株,还有沙湾公园、市桥西园公园、华荟南景园、华景小区及各镇的椰树、海枣,都不同程度感虫株,最为严重的是德兴路桥头一里多路的220株海枣(长叶刺葵)近来全部枯萎。
四、除椰心叶甲外,红火蚁、松材线虫、松突圆蚧、湿地松粉蚧、刺桐姬小蜂、香蕉枯萎病等外来有害生物在我区屡有发现并呈现发展趋势,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环境破坏,不能不引起警惕和重视。
五、生物入侵对生态的破坏及社会经济带来的损失已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如何从源头上防控生物入侵,对我区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办  法:
一、成立生物入侵工作领导组,主管副区长任组长,林业、农业、商检、海关、园林、环保等各部门参加,把外来有害生物防治控制到一定水平,使其不成灾,在自然界达到生态平衡,不至于严重危害棕榈科植物或其它物种。
二、对已知的主要外来有害物种采用机械法,化学法,生物法进行综合治理,提高防治成效,减少外来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同时采取相应的策略防止新的外来种入侵和扩展。
对椰心叶甲疫情采取综合治理有效控制措施,以生物防治为主,结合药物防治的方法。在被害的心叶上挂放椰甲清粉剂,用虫线清药液注入树干或洒放绿僵菌等药物防治。对新发现的疫点将感虫树砍伐后烧毁。    
三、商检、海关等部门把好进口检疫关,农业、林业、园林等部门把好内检关。加强边界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种的引入。
四、落实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评价和决策制度,建立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对于拟引入的外来物种,不论其作何用途,必须组织包括生态学家、动植物检疫人员、环保专家等在内的专家组的充分论证,并实施实行生物多样性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制度,以防盲目引种带来灾难性后果。
五、建立全区外来入侵生物疫情监测网络,做好外来入侵生物的登记入档,以利于提高防控能力。
六、建立生物入侵预警机制。尽快制定《番禺区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外来物种入侵风险评估体系,做好早期预警,建立相应的定期报告与公告制度,及时汇总信息及发布生态安全预警名录,制止外来物种的入侵和蔓延。
七、确保经费投入。具体是:增加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预防、控制和清除的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和完善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手段的能力建设,提高防治外来入侵物种的能力和水准;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严重的区域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检测人员培训投入。
八、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对外来入侵物种危害性的认识。
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展览等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人们对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程度的认识,重点提高政府部门及广大民众对防止外来物种入侵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问题答复:黄鉴浩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我区椰心叶甲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控工作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所说的,我区近年确有椰心叶甲、害蚁、蛀果虫等有害生物发生,且对我区部分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造成一定的影响。多年来,在区委、区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下, 我区对这些有害生物一直没有忽视过。各有关职能部门通过严格把好种子种苗进口检疫关、因地制宜、及时对有害生物菌虫进行合理的防治,把引入的植物有害生物和防治扩散蔓延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对我区农业和造林绿化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
    一、切实加强对农业生产有害生物的防控工作,区政府已于二○○五年成立了“番禺区植物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副区长戴永昌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二、为了有效地防止椰心叶甲随进境植物进入我区,番禺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按照国家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和国家检验检疫局有关规定和制度,对进境的种子苗木实施严格的现场查检、除理、隔离试种、疫情监测等监管工作,严防境外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确保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安全。
    三、椰心叶甲在广州地区发生以来,区林业主管部门按广州市有关部门要求和部署:在广州市森林植物防治检疫站统一指导下全面开展该项防治工作,并对我区有关的造林绿化工程进行严把检疫和全面监测。
    四、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中聘请有关专业监理单位进行监督巡查工作,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杀灭,防止病虫扩散蔓延。
    五、椰心叶甲于2002年在我区祈福新邨被首次发现后,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市有关部门组织了扑杀,并进行了一定范围的防控和宣传工作,但由于其为害的棕榈科植物主要是位于园林住宅、市政绿化地带及个别花场,因而使有效防控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另外,近年我区陆续发现蛀果虫、害蚁及香蕉黄叶病等植物有害生物,严重损害农业生产。区农业部门已在全区范围内及时分别采取了有效的诱杀、灌巢及喷药等具体防控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六、区农业部门加强对各镇及有关单位组织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认真学习并掌握普查、诱杀、灌巢和药杀等防控技术。在生产上大力引进、培育、推广抗病优质品种。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