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番禺区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 (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在2002年,区教育局就根据市教育局的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设立了“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落实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学术交流和研讨活动。 2.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一是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班。区教师进修学校近年来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及B级证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已培训了取得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的教师1000多人、B级证的200多人,并计划于2007年增设心理健康教育A级证培训班。目前,我区各中心小学、初中、高中平均每校至少有2-3名取得心理健康C级证以上的专(兼)职教师。二是区教育局在教师继续教育中加大心理健康课程的比例,并积极提倡全体中小学教师利用继续教育的课时选学心理健康课程,让教师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目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目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是按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置的。其中小学1-6年级使用由广州市统一编写的心理健康教材,属于地方教材,课时只能与班会课调剂使用。初中、高中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各学科,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就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 另外,各中小学普遍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少学校和教育指导中心都想方设法利用本校、本区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或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为师生作团体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师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和能力。一些条件较好的学校如番禺中学、仲元中学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作用,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并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我区有相当部分的中小学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分别承担了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以科研引领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行为。其中,番禺中学、仲元中学、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南阳里小学、大岗中心小学等参与的科研课题成果还得到许多教育同行及专家的充分肯定,对推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性作用。其中仲元中学、市桥中心小学于2006年下半年被评为广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区教育局计划于2007年4月份召开全区德育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广这两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做法。 (四)组建区级联席会议,发动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为中小学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 从2004年开始,我区成立了由区综治及维稳办、宣传、公安、交警、司法、工商、教育、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番禺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并下设办公室,定期就全区学校周边治安整治、学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等问题召开联席会议,重点整治校园周边的经营场所,维护我区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物安全,保障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及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健康。同时,团区委和区卫生局也就职能范围分别在《番禺警讯》及社区图片宣传活动中作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二、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教育部也多次就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出文件指引,但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职称评定等机制问题上没有有效的政策引导,新课程改革后没有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时。到目前为止,心理健康教师没有专门的职称系列,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这支队伍的事业归属感和光荣感,而且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属下的教研机构都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提升及职业调适缺乏有效的指引。 (二)由于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目前没有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机构来统筹建立健全全区中小学师生的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及预警机制。 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省教育厅已于2006年上半年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配备及职称问题开展了认真、深入的调研,并正在研究出台有关全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配备及设立专门职称系列的有关政策,如果有相关政策指引,势必对推动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实质性的作用。 (二)区教育局将继续健全和完善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机构,充分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教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心理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的能力。 (三)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方面,区教育局将结合各学校应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在编制范围内为有需求的学校配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当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除了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学校的努力之外,还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的支撑以及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才能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空间。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