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7年 > 2007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缓解市桥城区交通压力的几点建议
问题内容:理  由:
    随着我区经济快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汽车数量呈“爆炸式”增长,市桥城区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除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外,也影响市民的生活出行。构建和谐社会,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建设“宜业宜居”的新番禺,迫切需要有关部门关注城区的交通问题。
我们认为造成市桥城区道路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4个方面:
    (一)市桥城区原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发展的需求。
    (二)停车占用道路空间较多。
    (三)主、次干道和中小街道缺乏联接、贯通,没有形成有效的路网体系。
    (四)市民、外来工及流动人口多,普遍缺乏交通意识。
办  法:
(一)协调规划、建设、交通、市政、交警等职能部门,制定市桥城区长远交通规划。结合市桥城区原有的路网实际情况,吸取国内城市解决交通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参考毗邻市区城镇交通规划模板,尽快制定符合我区发展的长远交通规划。 如打通德胜路等断头路,减少局部路段的交通压力。 规划建设一批下沉隧道或行人天桥,使交通顺畅,并减少行人过街对道路交通的干扰。
    (二)加强执法力度,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路面管理。加快推进城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利用高科技手段科学调整交通流量流向,优化市桥城区交通网络。 尽快建立智能交通管理指挥系统,掌控交通状况。 快速调动警力资源,在交通繁忙高峰时段增加警力,及时疏导交通拥挤状况。 持续开展交通整治,包括摩托车、电动助力车等专项整治。
    (三)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中心城区部分主干道、繁忙路段限制摩托车通行或只允许公交通行。借地铁三号线即将开通到市桥城区之际,整合公共资源,大力发展立体交通网络,鼓励市民出行多利用公共交通,减少路面的压力。 制定有关中心城区交通管理办法,限制摩托车或公交以外的车辆在市桥中心城区内部分主干道通行的路线、范围和时段,保障中心城区主要道路的行车安全和通畅。
    (四)挖掘次干道、中小街道的通行潜力,为主干道分流服务。建议通过交通管理的措施和手段挖掘现有道路的交通潜力,如实行中小街道的区域单向交通; 在次干道、中等街道多施划一条或两条车道,发挥其交通功能,提高通行能力。
    (五)拆除西环路两个环岛花坛,优化主干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的两个法规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中 分别有下面3方面规定:(1)快速路或交通量大的主干路上均不应采用环行平面交叉;(2)快速路与次干路或主干路与主干路相交道路交叉口 形式应采用立体交叉口 或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的形式。(3)平面环行交叉口仅适合于次干路的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的交叉口。
    我区的西环路与市广路交叉口环岛花坛(即福临门处)和西环路与禺山西路交叉口环岛花坛(即汇景处)均为市桥中心城区对外的主出入口,主干路与主干路的相汇处。不符合相关规划设计的规范和交通组织规律。每逢交通高峰,这两处出入口总是交通堵塞。其中一个虽经改造加装了信号灯管理,但由于各个路口在转换绿灯通行起步时要进入环岛弯道无法加速通行,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建议尽快拆除这两个环岛花坛,以缓解交通堵塞问题。
    (六)加大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交通意识。面对当前日益复杂的交通管理工作,一方面对增强交通管理者的素质教育刻不容缓,另一方面需不断强化交通参与者的交通意识和交通法律法规教育。建议充分利用本地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到媒体加大对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宣传力度;增设番禺交通电台播发交通信息,对交通繁忙路段及时疏导。
问题答复:

九三学社番禺基层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缓解市桥城区交通压力的几点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提案反映的情况属实且措施合理。近年来,我区政府对改善市桥城区的交通紧张状况做了大量工作,在硬件上对城区路口进行渠化建设,不断完善交通标志标线、交通护栏;在软件上我区建立了“番禺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由区主管领导负责,各相关职能部门参与、协调,共同做好我区交通道路的管理工作。目前,我区正在抓紧进行城区电子警察系统建设。同时,公安交警部门也不断加大路面管控力度,按照“设置科学、调配合理、运行高效”的原则,实行定班组、定人员、定岗点、定路段、定时间、定责任的“六定”制度,由岗段执勤人员负责管辖责任路段的交通疏导、交通违法行为查纠,对城区的交通紧张状况有一定程度缓解。此外,公安交警部门还加大交通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番禺“一报两台”,并在《番禺日报》中开设《番禺交通信息》专栏,大力宣传交通安全和交通法规,进一步提高群众的交通意识和遵章率。
与此同时,针对市桥城区交通压力大、交通紧张状况与城区规划不适应道路发展需求有着密切联系,主要涉及到道路、停车场地、公交线路等问题。这一情况,我区交通、规划、基建办等部门近几年来已制定相应措施予以应对,通过不断完善建设,逐步解决市桥城区的交通问题。
一是区交通、规划、基建办等有关部门对交通堵塞问题不断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和建议:2003年根据区政府指示组织编制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规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查通过); 2004年12月又根据区委、区政府指示,深入研究,在广泛征询各相关单位意见后制订了《缓解市桥中心城区交通堵塞实施方案》,提出了包括:交通安全设施完善,道路、平交改造人行过街设施建设、交通管制、公共交通完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和意见。
二是区规划局也与有关部门编研了《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专项规划》,对市桥城区的干路网进行布局调整,对次干道和支路进行交通优化,改造断头路、畸形路,同时对城区5 大出入口(汇景平交、丹山平交、光明北路—东环路交叉口、大北路—富华中路交叉口、环城中路—平康路交叉口)进行改造,也对中心城区的公共停车场进行了系统规划。目前,该规划正在由区政府审查中。随着规划的批准实施,将一定程度解决市桥城区交通拥堵问题。
三是区政府一直把“城区交通和停车场建设”列为区政府十大重点跟踪督办项目。市桥城区交通出入口瓶颈的几大交叉口如:罗家路口、禺山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口、市广路与西环路平交(均含环形岛)改造工作一直在紧逼地开展前期的筹备工作,现各项目均已取得了进展。
1.禺山西路与西环路交叉口(含环形岛)改造工程已于2006年11月22日开工,工期为70日历天,工程内容包括交叉口的拆除和建设、道路排水、交通设施、安装路灯和绿化工程,施工期间不影响道路正常通车,工程已于2007 年春节前竣工验收,效果良好。
2.罗家路口改造工程已于2006年12月底完成施工招标程序,工期为70 日历天。由于该交叉口位于贯穿番禺的交通主干道上,考虑到春节将至,春运期间道路交通繁忙,为不影响春运交通组织,罗家交叉口暂缓施工,待春运结束后才开始施工。
3.西环路与市广路交叉口(即福临门酒家处)改造工程已完成方案设计,现正开展项目的规划报建工作。该工程计划于2007年6月开工,9月底完工。
根据我区政府的工作安排,以上三个交叉口改造工程均由区基建办实施建设。有关设计单位均严格按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及《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的要求完善设计,区基建办认真征求各职能部门的意见,优化设计方案,采取展宽式信号灯管理平面交叉口的形式,渠化交通交叉口改造方案,具体做法为:拆除交叉口中心环岛,将路口设计成灯控平面交叉口,在路口分别按车辆行驶轨迹和行人安全过街要求设置渠化安全岛,根据车辆在路口的转向要求,保证进出口车道数和正常路段车道数相互匹配的情况下,在各进口道路设置专用调头车道和左右转专用车道。
今后,区政府将尽最大的努力想方设法解决市桥城区的交通压力,为我区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人居环境。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关闭本页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