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7年 > 2007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规范执行劳动合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问题内容:

理  由:
我区经济十分发达,至2005年止已有各类较大型厂企6000多间,约有20多万人在个体、私营的工业、企业就业。多年来,企业庞大的员工队伍均来自外地和本地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这些人刻苦耐劳,为我区的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和劳动者对双方签订“劳动合同”认识不足,认为签订劳动合同麻烦,约束双方权利,因而常常出现一些不应有的劳动纠纷:如企业与劳动者权益难以保障;企业员工出了工伤事故或职业病时追讨索赔困难;员工队伍尚欠稳定等。
据调研了解,我区一些企业在劳动关系方面有如下表现: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不签订劳动合同。这种情况在规模小的私营企业和新企业尤为明显。原因双方都有,企业名曰“试工”,员工则不急于签订合同,理由是对企业不大了解,随时准备辞工,或有“骑牛揾马”现象。
用人单位未办理营业执照就招工,投入生产。由此带来劳动关系的不确定性,劳动合法权益一旦受到损害,则无法诉求。
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有一些企业,虽然与员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但社会保险却迟迟不予办理;有的企业迫于压力,只为少数职工(多数是老板的亲信或企业技术骨干之类)办理社会保险,以应付检查。
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违法收取“押金”(有的改称“培训费”、“服装服务费”、“手续费”),扣押证件(如身份证、就业证、暂住证、计生证、健康证等)的现象仍然存在。

办  法:
一、劳动监督部门要督促企业反复进行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学习,使企业能依法办事,守法经营。
(1)举办劳动法律法规学习班,加强对企业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劳资负责人的培训。
(2)开展群众性的劳动纪律、法规及相关政策的学习、宣传活动;开展法律咨询活动。
(3)制订相关的规范性的劳动合同文本,避免劳动合同演变成为老板服务的“公约”。
(4)编写劳动法规手册,分发给员工,以此提高企业负责人的法治意识和增强员工的法律观念,维护合法权益。
二、劳动合同的签订已成为市场经济下预防和排除劳动纠纷的重要方式,政府要定期开展劳动执法大检查,不断加大劳动合同制度的监察力度和推广力度,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限期改正;同时要努力从源头做好劳动关系的协调,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沟通,引导企业规范用工,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三、设立相关投诉电话,对群众来信、来电、来访投诉,劳动监察部门要认真处理、立案调查,想方设法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问题答复:

黄炳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规范执行劳动合同,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随着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发展起来的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保障管理工作不规范的现象日渐增多,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案件时有发生,为此,我区根据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工作要求,从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不断加大劳动保障执法检查力度,促进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自觉履行劳动合同,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强化日常巡查工作。按照市组建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试点工作要求,我区在去年5月份组建了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并采用“网格化”分片管理工作模式,加强日常日常巡查督促,对拒不签订劳动合同和参保率低,故意延长加班工时,存在拖欠工资隐患的企业作为重点监控对象,跟踪检查。二是规范信访工作,畅通投诉渠道。通过增加信访工作人员,增加举报、投诉电话,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对确须立案的,坚决立一案,查处一案。三是组织开展专项检查行动。由区劳动保障局、区维稳办、区建设局、区总工会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开展声势浩大的“劳动用工情况检查活动”和“和谐劳动关系‘金秋行动’”。通过执法检查,共为劳动者追回工资、押金达828.10万元,责令用人单位为6.73万名劳动者补签了劳动合同。四是坚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处理劳动争议的原则,及时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有效地维护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五是加强宣传。通过组织咨询会向现场群众派发宣传资料,举办学习班、政策法规讲座等方式,对用工单位负责人、劳资管理人员、工会干部进行业务培训,宣讲劳动法律法规,增强用工单位的守法意识。
今后,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和劳动关系调整工作力度,努力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一是继续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各种形式和途径开展宣教活动,进一步将《劳动法》的宣传、学习社会化,普遍增强企业及劳动者双方的法律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二是不断完善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在现有的工作基础上,建立起区、镇(街)、村(居)三级劳动监察网格,充分利用新组建的劳动保障监察协管员队伍力量,加强一线监察执法的力度和深度,提高劳动保障监察能力,促成齐抓共管的氛围。
三是着力培训和锻炼信访人员分析判断能力、应对复杂局面能力、综合协调能力,着力抓好初信初访工作,对每起案件实施全程追踪督办。
四是在镇(街)设立劳动争议仲裁派出庭,实现就近、就地解决劳动争议案,解决当前案件大量上升与机构设置不健全。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劳动保障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返回顶部打印页面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