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 由: 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番禺房地产的发展如火如荼,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市桥城区已建成了新城区、北城区、东城区(以东城批发市场为中心的商住区)及西城区等多个商住区,另外还有一些单位集资兴建的宿舍(现多数已房改成为私人住宅)。这些旧建筑群已成为了市桥老城区的主要建筑。但由于93年以前建筑行业的法规未完善,在建筑及装修过程中允许使用“黄泥”(即水泥沙浆),且水泥的标号要求不高,经过一段时间后,“黄泥”氧化、老化,外墙松脱剥落。目前,93年以前的建筑已有80%以上出现外墙松脱、剥离现象。一方面影响市容,另一方面对路人构成危险。06年8月在清河西路就发生了一起住宅外墙脱落,一名小学生路过被压至昏迷的事件。同类事件在其他住宅区也时有发生。 二、目前,这部分旧建筑物的业主可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业主已二次置业,旧房用于出租;2 通过房屋购买二手房成为业主;3 经济条件较差的长期业主。很明显,无论哪种情况,业主极少会主动对外墙进行维修,个别愿意维修的也苦于无人牵头。 三、90年代中期以前购置的房屋,购房款中均未收取房屋维修基金,因而发展商也不愿意负担这笔维修费用。 办 法: 一 、政府牵头,对92年以前建筑物进行全面摸底清查,确定维修对象,以法规文件的形式下达到所属发展商和业主。 二、维修费用,实行三个一点,即政府、开发商和业主各一点的办法。 三、参照清拆防盗网的做法,强制开发商和业主进行维修,政府以补贴的形式给予业主及开发商一定数额的资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