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楚园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代表建议第96号《关于切实解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 (一)工作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 2002年,区教育局根据市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成立了“番禺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负责对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统筹和指导。2007年底,为了进一步充实和发挥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作用,更好地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区教育局对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的成员进行了充实和调整,把部分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充实到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进一步加强了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业务指导,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交流和研讨工作。 在区教育局的统筹指导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近年来每年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及B级证培训班。到目前为止,我区中小学教师已有1000多人通过培训取得了心理健康教育C级证、200多人通过培训取得了B级证。2008年5月,我区开办了中小学心理健康骨干教师A级证培训班,有70多人参加了培训,此外我区还将继续定期开办心理健康教育B级证、C级证培训班,计划各培训200人。目前,我区各中心小学、初中、高中平均每校已有2-3名取得心理健康C级证以上的专(兼)职教师。 此外,区教育系统还注意大力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心理教育并不仅是一两名专职教师的责任,而是需要全体教师都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并自觉运用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全面发展。因此,区教育局积极倡导鼓励中小学教师利用继续教育的课时选学心理健康课程。 (二)相关职能部门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方面的工作情况。 区教育部门和中小学校积极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工作。目前,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主要按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置。其中小学1-6年级使用由广州市统一编写的心理健康教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属于地方教材、课时与班会课调剂使用。初中、高中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到各学科,其中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各中小学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各教育指导中心和中小学校都想方设法利用本区、本校的心理健康专业教师或邀请省内外心理学专家为师生作团体心理辅导,不断提高师生自我心理调节的意识和能力。有条件的学校还积极承担承担了市级、省级或国家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例如,条件较好的仲元中学、番禺中学等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作用,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在为有需要的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同时,积极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市桥中心小学、市桥南阳里小学、大岗中心小学等参与的科研课题成果还得到各级各地教育同行及专家的充分肯定。仲元中学、市桥中心小学还于2006年下半年被评为广州市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对推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性作用。区教育局于2007年4月在仲元中学召开了全区德育工作现场会,进一步推广上述两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在教育系统积极加强心理教育的同时,区委、区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一方面,组建区级联席会议,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为中小学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从2004年开始,我区成立了由区综治办及宣传、公安、交警、司法、工商、教育、文化等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番禺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并下设办公室,定期就全区学校周边治安整治、学生的法制和安全教育等工作及存在问题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重点是整治校园周边的经营场所,维护我区学校教学秩序正常、师生的人身安全和学校财物安全,保障学校及周边环境的安全,积极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另一方面,区卫生局、团区委、区关工委等部门结合工作职能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如利用宣传手册、报纸等宣传媒体向学生、教师、家长介绍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等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对心理问题的防范能力。 二、齐抓共管,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 区教育局于2007年底调整了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成员,以便更好地发挥中小学心理健康专职骨干教师的作用,组织和带动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教研和学术交流活动,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和心理团体辅导、个别辅导的工作能力。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配备方面,区教育局及相关部门将根据今年省市新出台的编制管理办法,结合各学校实际情况,有需求的学校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大力加强心理教育队伍建设。 此外,为加强心理教育机构建设,区教育局与区关工委于2007年合作建立了“青少年心理咨询辅导中心”,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受到咨询者及家长的普遍好评。下阶段,我区相关职能部门如区卫生局、团区委、区关工委等将继续结合本单位职能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方面的配合工作。 当然,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在孩子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非常重要,父母的教育责任和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取代的。作为父母不但要关心孩子的物质需求,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情绪变化,加强与孩子的沟通,走进孩子的心灵,及时引领孩子的心灵和情绪走向健康轨道。 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综合的、长期的、动态的系统工程,除了教育系统及各职能部门的努力以外,还需要广大家长乃至全社会的配合和支持,需要全社会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环境,才能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和空间。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