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9年 > 2009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加快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解决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
问题内容:

由:

我区是畜禽生产、调运、销售的大区:截止2008年底,生猪上市量达26.60万头,三鸟出栏1440万只。近期广州市城区发生“瘦肉精”中毒事件,为我区肉品质量安全工作敲响警钟。作为广州亚运村及主要比赛场地,确保我区肉品质量安全势必被提到议事日程。要确保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其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抓好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

根据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时关于规模场的划分标准,全区各品种畜禽的规模场与散养比例分别为:生猪约1︰13;牛约1︰41;鸡约2︰11;鸭约1︰78;鹅约1︰16。综合计算比例约1︰20。根据2008年7月对石楼镇海鸥岛109个畜禽养殖场的调查,综合其它地方情况,目前我区畜禽养殖存在如下问题:

1、环境污染问题:虽然经过几年狠抓大型养殖场废水排放技术引导和监督,使全区畜禽养殖污染物总量减少排放27.66%【注1】,低于控制排放量,完成污染物减排任务,但全区各品种120个规模养殖场当中,只有2个基本达到国家II级排放标准,9个有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其它的或只有简易处理设施或没有处理就直接排放,而以粪便为主的废渣处理基本是能回收的就回收,不能回收的就直接排到外界环境中,造成空气、水资源等环境污染。

2、防疫隐患问题:一是只有37.6%的养殖场是封闭管理;二是只有17.4%的养殖场有消毒池;三是99%的养殖场没有病死畜禽、粪便和污染物处理设施。

3、养殖生产管理水平滞后问题。一是防疫人员少,只有16.5%的场有技术员;二是只有15.6%的养殖场有档案记录;三是只有16.5%的养殖场有《动物防疫合格证》。说明畜禽养殖场生产管理水平不够高。

4、养殖棚舍乱搭乱建问题。全部棚舍未经规划登记备案建设,对照《广州市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实施办法》关于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要求,有1.8%的养殖场在禁养区内。

我区畜禽养殖产生问题的原因:从外因看,是生产习惯造成的;从内因看,是在管理者实施被动管理的情况下,生产者欠缺规范化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

办  法:

1、各镇(街)制定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方案并加快建设新修订的《动物防疫法》2008年实施,以此为基础,经区政府审议同意、由区农业、畜牧兽医、海洋与渔业、水利、环保五个职能部门联合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实施办法》。该《办法》确定了番禺区禁止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区域范围,并将畜禽养殖条件、畜禽养殖申报、畜禽养殖管理、畜禽检疫与疫病监控工作进行细化和规范。换而言之,区已从制度上加强畜禽养殖管理,各镇(街)应按《办法》内容制定本辖区的畜禽养殖规范化【注2】建设方案并加快建设。

2、广泛宣传发动

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目的有五个:一是给养殖户养殖指引,什么地方可以养,怎样养;二是通过规范化建设,确保养殖场的建设合理、防疫设施齐全、人员的防疫意识得到提高、防疫措施得到落实,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三是通过规范化建设,使环境污染得到控制、乱搭乱建设得到制止,优美的生活环境得到保护;四是推进畜禽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五是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效益。要利用会议、电视、报纸和小册子等形式广泛宣传,使大家知道规范化建设的好处、要求和程序,使养殖户自觉参与规范化建设。

3、部门配合,齐抓共管

规范畜禽饲养行为,改变以往管理粗放、防疫环保设施不足状况,做好动物防疫工作是番禺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养殖规范化建设打造良好的畜牧业生产模式,使我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逐步与国际要求接轨、更好迎接广州亚运。因此必须以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为切入点,打造放心的畜产品。番禺畜禽生产特点之一是立体养殖,管理上涉及农业、畜牧、渔业、水利、环保等多个职能部门,因此要开展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各施其职,指导好规范化建设工作。

【注】:

1、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标准》的规定,综合计算我区畜禽养殖污染量每天控制的排放量为7893m3(≈26.309×10000÷100×3);根据2008年2~4月开展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测算,我区畜禽养殖实际每天污染物总量排放是6183m3

2、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十项内容

(1)实施持证准养制度。按照《动物防疫法》规定,须持《动物防疫合格证》进行畜禽养殖。

①对现有养殖场审核。已在禁养区内养殖的,必须在限定时间内关闭或搬迁。已在准养区内养殖的,必须符合防疫条件,不符合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的,由辖区政府取缔。

②对新开办养殖场审核。实行“先批后建再养”的制度。具体操作程序:由养殖场主填写畜禽养殖申请登记表交畜牧兽医站,由畜牧兽医站征询村、镇规范部门意见,初审同意后复养殖场主进行棚舍和防疫设施建设(同时签订《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责任书》),竣工验收后不符合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的要关闭,符合条件的,把资料送区动物防疫监督所审核,申领《防疫条件合格证》。区动物防疫监督所收到申请并审核合格后,养殖场可以进行畜禽养殖。

(2)规范养殖场主的防疫检疫、疫情监测、疫情报告等行为。

兽医站代表辖区政府与养殖场签订《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责任书》,规范养殖场的防疫检疫和疫情报告等行为。

(3)养殖场配备技术员制度。养殖场必须有一名以上技术人员,按《广州市主要动物免疫工作指引》要求使用疫苗和实施100%免疫,免疫失败时及时补针。

(4)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做好疫病的防疫和环境的保护,保障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5)建立健全畜禽场养殖档案和免疫档案。

(6)实施报检制度。畜禽调入和调出前向当地兽医站报检,养殖场凭检疫证明、消毒证明、免疫标识购买、出售和运输畜禽。

(7)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和技术培训。《动物防疫法》和《畜牧法》明确规定畜禽养殖防疫设施建设、生产经营管理行为和违反处罚等,故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另外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养殖场防疫生产水平。

(8)规范棚舍建设。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养殖棚舍建设必须盖顶,四周能封闭,实现冬天保暖,夏天通风,安全生产,美观耐用的目的。

棚舍的建设面积,按照《番禺区畜禽养殖规范技术标准》进行,依据水塘面积计算存栏量和棚舍建筑面积。每幢栏舍间隔大于10米。每幢栏舍最大饲养量水禽为1500只、鸡5000只。

(9)消毒池建设。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在养殖场出入口要设置消毒设施,减少动物疫病的传播。

(10)无害化处理池建设。按照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建设无害化处理设施,对病死畜禽实施无害化处理。

问题答复:

杨炳有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44号《加快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解决畜牧业发展存在问题》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进展顺利

为规范畜禽养殖条件、养殖申报、养殖管理、检疫与疫病监控工作,协调统一各职能部门在同一管理项目上的要求,2008年经番禺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于2009年1月1日施行、由区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海洋与渔业局、水利局和环保局根据各自职能适用法律法规,联合印发《广州市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实施办法》(简称《办法》)。

以《办法》为基础,我区从2008年底开始,计划分阶段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畜禽养殖规范化管理工作。各镇(街)已于今年1月分别成立工作小组并制订具体工作方案,现已进入整改提高阶段。目前石楼镇海鸥岛、南村镇已基本完成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工作。其他镇(街)也加快了工作步伐。截至9月15日,各镇(街)对禁养区的养殖户下发限期搬迁清拆的《责令改正通知书》(搬迁)457份,已完成搬迁125户,搬迁清拆工作继续进行中;已有220个准养区内的养殖场整改后领取《动物防疫合格证》,另有996户正在整改,分别占准养区内1861个养殖场的11.8%和53.52%。预计到10月底,准养区内养殖场基本完成整改并持证养殖。

与此同时,一方面结合区亚运城市大气和噪音污染整治工作安排,对可能引起恶臭气味的畜禽场进行普查登记,并以普查为基础,将专项整治可能引起较严重恶臭气味及噪音污染的46个畜禽场工作与畜禽养殖场规范整治结合起来,促进我区畜禽养殖向减排、生态友好方向发展;另一方面结合区创建特农产品品牌工作,通过贯彻落实《广州市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实施办法》,大力推进畜禽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升级,推动畜禽产品品牌建立。目前区内广州市天力畜牧有限公司获广东省首批重点生猪养殖场称号,其生产的“广天力水门猪”和广州市洋毅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喜凤凰芝麻鸡”同获“番禺区十大名特农产品”称号;“柱记咸鸭蛋”等3个畜产品获得《番禺特色旅游农产品》称号。

此外,根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区环保局对常年存栏量为500头以上的猪、3万羽以上的鸡和100头以上的牛的畜禽养殖场,以及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其他类型的畜禽养殖场进行监管。目前我区共有两家符合上述要求的生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已完善环保审批手续,并领取《广东省排放污染物许可证》。

二、不断推进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

一是加强《广州市番禺区畜禽养殖管理实施办法》的实施执行。按属地管理原则,由镇(街)政府对禁养区内养殖场发出《责令改正通知书》(搬迁),逾期不搬迁由镇(街)组织有关部门依法进行清拆;对准养区内养殖场发出《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整改或整改不合格的,由镇(街)组织有关部门清理。与此同时,对新的养殖场申报严格审查。二是加强监察巡查工作,一旦发现养殖场存在重大养殖安全问题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整改的养殖场由镇(街)牵头按规定处理。三是加强养殖场管理和人员培训。通过开展面向养殖场的专项培训,不断提高养殖场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不断促进畜禽养殖规范化建设水平:先后组织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71位养殖场负责人和88个奶牛养殖户举办专门的技术培训班,提高养殖场生猪、奶牛养殖质量安全的知识水平;推广应用“零排放”发酵床,现有4个养殖场的试验对比效果明显,在总结经验基础上加大该技术推广应用;顺利开展水奶牛人工授精良种改良工作,至9月底共有100多头次水奶牛进行人工授精进行配种繁殖,受胎率约45%左右,奶牛养殖户初步掌握水奶牛人工授精技术。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畜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ΟΟ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