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9年 > 2009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建议利用中水回灌 补充丹山河水源
问题内容:

由:

1、为迎接亚运会,以人为本改善市民的生活环境,都对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其中河涌治理乃是当务之急。尽管我区在河涌治理方面已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污水处理,但效果甚微,尤以市桥丹山河为甚,臭气熏天,怨声载道。其臭气不单是伤害了丹山河沿岸数个小区人民的身心健康,甚至都影响到了丹山河沿岸的北城小学、番禺中学老校区、仲元中学等校广大师生的学习和健康!

2、丹山河穿越市桥城区中心,对我区中心城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最大最广,因此丹山河的治理是我区的面子工程,人心工程,是我区河涌治理的重中之重!

3、污水处理但效果甚微的原因如下:

(1)污水收集不彻底,小区以外的村民散户的污水,事实上也是做不到户户收集和处理的。

(2)在收集了各个小区的污水后,丹山河的水量明显下降,河体流动性和本来就脆弱的自净能力降到最低。

(3)闸门管理不善,即便是台风雨后也没有保持较高的水位,使得河体几乎在第二天就能变臭。

(4)丹山河已完全处于城区中心,两岸大量的建筑物已替代了原有的农田和池塘,流域内水体的调节与自净功能完全散失。

(5)人口增多密度增大,也是造成了水体的厌氧环境的原因,水体发黑、发臭,生态功能散失殆尽,实际上它已经变成一条缺乏自然水源的排污河。变成了污染下游市桥河水质的最主要原因。

(6)然而,最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大公无私”。河涌污水是被我区花钱收集处理了,但处理后的中水资源却没有被我们利用。当今世界一般都把污水处理和中水(再生水)利用组成一个整体的循环工程,而我区的情况是花了大价钱却只做了一半事情,而这种半拉子工程并不能取得什么环境效益。例如:前锋净水厂地处市桥水道水尾,花费大量资金处理后的中水就白白流入大海,造成了中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4、若进行中水回灌,可以明显改善丹山河水体的厌氧状态,使得水体中的磷含量明显降低,溶解氧得到提高,化学耗氧量COD等各项指标得到稀释后有较大的改善,尤其会对于枯水期丹山河的水质改善比较明显,使得令人不快的色、臭、味或浑浊度得到明显的改观。若措施得力的话,则有望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丹山河水体生态功能,提高丹山河水体的自净能力。并且可大大改善下游市桥河的环境质素。

法:

1、 问渠哪得清几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要想从根本上改善丹山河的污染现状,就必须引得活水入河涌。而最经济可行的方法就是把污水处理厂出来的中水,铺设管道,直接输送到丹山河的上游,利用此中水回灌,补充丹山河水源。

2、污水处理后的中水水量和水质都较稳定,不受枯水期和丰水期的影响,安全可靠。可避免花费了大量资金处理后的中水白白流入大海,避免造成中水资源的巨大浪费。 

3、中水回灌可充分发挥我区污水处理的能力,让人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区政府在污水处理方面的投资效益,使他们对党和政府满意和感激,同时也可给全区纳税人一个满意的交代,获得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4、中水回灌,从水资源的利用和投资两方面来说都是比较科学与合理的,环保性价比最高,真正完善了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功能和效益,符合生态建设和循环经济的科学发展观。

5、利用中水回灌丹山河方案是经济合理、切实可行的,建议立即开始此项工程的建设,力争在亚运会前竣工,用焕然一新的丹山河迎接亚运会,向亚运会献礼!
问题答复:

卢克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14号《建议利用中水回灌补充丹山河水源》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正在全面实施“惠民一号”河涌综合整治工程,系统、全面、长期地整治我区河涌。为达到保障水安全、改善水环境、恢复水生态、发展水产业和繁荣水文化的目的,构建宜业、宜居和人水和谐的新番禺,区水利、市政、环保、基建等部门制定了市桥河、丹山河等城区河涌的整治方案,现在已在逐步施工中。在河涌整治规划期内,基本控制工业污染源,实现全区企业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基本完成截污治污工程,完成全区污水处理厂及主干管网的建设,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开展并完成河涌的堤岸、水闸、泵站等水利工程和配套水景观工程的建设。

丹山河作为市桥街城区内最大的一条支流,担负着城区防洪排涝的重任。同时作为贯穿城区的一条重要河流,河道的水生态环境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形象和发展。

建议中提及,现丹山河水质恶化,河水发黑发臭的状况十分严重。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沿途城区污水管网覆盖率不足,部分生活污和工业废水未经达标处理直接排入河涌;二是沿河及周边无序建设,河涌两岸和河床被硬化、渠化,生态系统受到破坏;三是市民河涌保护意识不强,缺少社会监督和法规约束,向河涌乱倒垃圾。由此,造成河涌水质变差,底泥受污染,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微生物和动植物无法生长繁衍,最终导致水环境恶化。

针对以上情况,我区制定了丹山河整治的总体思路:下游截污治污及上游补水,建设污水处理厂,实现水质明显改善。

一、   下游截污治污措施

(一)在现状条件下通过清淤清障,解决河道的防洪排涝问题;

(二)对下游截污未完善区域,实行沿河涌补充铺设截污管道,截断沿程排入河涌的污水来源,利用污水管网将污水送至前锋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三)以河流沿岸景观改造为重点,改善城市环境,为周边居民提供生活休闲娱乐场所。

现已开展了丹山分洪河整治工程、丹山河西涌北桥路至长堤路整治工程、丹山河西涌长堤路至丹山分洪闸整治工程与仲元河整治工程。其中丹山分洪河整治工程现已于2008年1月完工。其余河段正陆续动工。

二、   上游补水措施

通过对丹山河上游进行补水,下游进行换水,调活水体,增强流动性,提高自净能力,改善河涌水环境。

(一)   抽水补水

设置提升泵站,从三枝香水道抽水,再铺设涵管将补水源水引到丹山河上游里仁洞涌,实现河涌补水。

(二)   人工湖补水

在东沙涌上游利用现有鱼塘、低洼地开挖成人工湖,利用人工湖收集雨季雨水,在枯水季节对丹山河上游东沙涌进行补水。

三、丹山河沿岸截污工程建设

区委、区政府对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非常重视,1996年开始筹建前锋净水厂。该厂位于番禺区前锋村,服务范围包括番禺区市桥、沙湾、石基镇、石楼镇,总服务面积为193.95 Km2。首期工程规模10万m3/d,已于2002年投产运行。经过污水量预测和规模论证,前锋净水厂远期规划到2020年按60万m3/d控制。

根据彻底整治丹山河污水收集处理问题,实现水质明显改善,我区于2006年开始筹建前锋净水厂二期工程和中部污水处理厂。

前锋净水厂二期工程规模为10万m3/d,总投资约4.9亿元。该工程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重要配套工程之一,包括厂内扩建工程和厂外污水收集和输送系统工程两部分,肩负着广州亚运城及周边城镇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的重任。目前,前锋净水厂二期工程全面启动,厂区总体形象进度已完成22%,主管网铺设已完成31%。

中部污水处理厂位于丹山河上游的蔡一村,首期工程占地50亩,污水处理能力为4万吨/日,总投资2亿元,主要收集和处理东环街及南村镇部分区域的生活污水。工程于2007年12月动工,厂区工程今年底建成,管网工程明年投产。

四、关于中水回用问题

(一)我区的污水治理系统规划是由广州市制定的,综合考虑了运营成本、社会经济发展布局和土地利用等诸多因素而确定的。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原则和现场实际情况,污水处理厂无法全部设于水系上游,不能将尾水全部用于河涌补水。目前,前锋净水厂的尾水是排向市桥水道下游的。

(二)中部污水处理厂设于丹山河上游,当时选址时争议比较大,主要是认为污水厂设于地势较高的地方,运营处理成本较高,经济效益较差。考虑到截污后丹山河来水减少,不利于河涌水体生态功能的恢复,因此经综合考虑后确定选址于蔡一村。该厂投产后,可每日向丹山河补充来水4万吨,增加河涌活水。

(三)污水处理厂排放的尾水中COD、BOD等指标仍然偏高,达不到地表三类水的标准。中部污水处理厂投产后,我们将进一步观察其效果,在水利、环保部门的支持下,逐步实现河涌洁净和自然生态化。

(四)中部污水处理厂近期、远期处理污水规模分别为4万t/d和9万t/d,补水流量分别为0.46m3/s和1.04m3/s,处理后的污水为Ⅳ类水质。现已就中水回用设计方案征询规划、国土、基建等部门意见,准备进入初步设计阶段,预计2009年8月进行施工,2010年亚运会前完成整个丹山河水系的综合整治。

河涌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需要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帮助。丹山河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完成后,定能减少河涌臭味,还市桥城区及亚运会比赛场地周边地区优美、健康的水环境,给市民提供更好的亲水空间。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河涌综合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