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波委员: 您好!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94号《关于进一步推进市民素质工程建设,迎亚运盛事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提高群众对“亚运”和“创文”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满意率,树立“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的意识,我区开展了铺天盖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升温新闻宣传、公益宣传、社会宣传:中央省市媒体报道我区创建和迎亚运新闻300多条,区“一报两台”做到天天有专题、有声音、有图像,并加强舆论监督;发布创文和迎亚运公益广告2万多幅共54万多平方米、印发海报200多万张;开展了“十万八进”系列宣传活动。“十万八进”是:十万干群表决心,十万群众唱文明,十万帖子进视屏,十万册子进社区(市场),十万义工进马路,十万标语进城区,十万小信使进家庭,十万“友情”进农村,十万提示卡进企业,十万专刊进机关。充分利用简报、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海报、宣传栏、流动宣传车、网络宣传、纸杯、环保袋、有奖问答、调查问卷等形式宣传创建工作,营造了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支持的良好氛围,受到上级和群众好评。 同时我们也看到,由于番禺是一个上百万人口的新城区,目前城市基础设施薄弱,外来人口和农村人口数量众多,人口的文明素质参差不齐,整体文明程度不尽人意,我们还需要下大力气,为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做大量的工作。下面向您介绍一下我区近两年为迎亚运、提高市民素质所做的几项工作: 一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作为推进亚运行动的工作。通过普及礼仪知识,首先要让大家知道应该做什么,什么是对的,让大家知道这些。解决“知”的问题,才能解决“行”的问题。普及知识,制定完善各行业、各种情景下的礼仪规范。然后扎扎实实引导、组织开展礼仪实践,这样持续抓二三年,紧抓不放,这样在2010年亚运会期间,能够向世界展示中国作为礼仪之邦的形象。 二是抓舆论宣传带动。区广播电视台、番禺日报、星海故乡网创办“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专题节目(栏目),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将市民不文明行为曝光,以舆论监督促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 三是抓“文明新风”推动。在我区市民中开展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崇尚科教、计划生育、勤俭节约、热心公益、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环境卫生、移风易俗等“文明新风”宣传、评比、表彰活动。今年全区开展评选文明标兵、文明家庭及第四届广州市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区发出了向道德模范学习的号召,广大干部群众以身边的楷模为学习榜样,兴起了学模范的热潮。 四是抓学校家庭联动。该线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环节,构建“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同时,着眼于文明行为习惯,坚持不懈的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加强礼仪教育,使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培养合格的亚运志愿者。在全区各中小学设立了法制副校长,开设法制教育课程,建立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举行家庭教育经验交流座谈会。各中小学校成立“义工服务队”,开展“爱心助残”、“告别网吧、奋发学习” 和“远离毒品、珍爱生命”宣誓签名等主题活动。在各中小学生中开展“小手牵大手”、“文明情景剧赛”、“文明小信使”等活动,对学生并通过学生对家长进行迎亚运和文明行为教育。 五是探索、拓展来番禺务工人员的文明教育途径。充分发挥区文明办、创建办、外管办、工会、劳动局、外来工团组织的积极作用,通过社会宣传、文明行为和文明礼仪宣讲、文明外来工评比等活动在外来务工人员中开展“争当文明市民”、“外来工文明家庭评选” 等宣传教育活动,举办“为番禺做贡献,为家乡添光彩”演讲活动,百场好电影放映活动,百个阅览室兴建活动,我们这些活动也是针对来番禺务工人员业余生活比较贫乏,缺少文化娱乐的设施,包括缺少书籍报刊等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建立通向外来工的教育渠道,使得来番禺务工人员真正能够与番禺的文明同行。通过加强对来番禺务工人员宣传教育,提高广大来番禺建设者的文明素质。 六是丰富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以“迎亚运、创文明城市”为主旋律,坚持以建设首善之区,迎亚运,创建文明社区等创建工作,利用“创文”的测评指标体系,不断创新深化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内容形式和手段,形成齐抓共管全面发展的良好态势。着力解决番禺城市建设、环境卫生、治安、交通出行、机关作风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我区的文明水平。 非常感谢您,感谢您对迎亚运及对提高市民素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一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祝您工作愉快、家庭幸福! 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宣传部 2009年6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