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玉林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89号《关于完善停车设施,改善城区交通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中心城区停车难已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当前我市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工作的难点之一。为完善我区停车设施建设工作,07年区政府已专门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主管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及专门的办公室(区停车办),全面组织协调推进解决城区停车难的工作。08年4月区政府审批通过了由区停车办起草,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及镇、街反复研究修订的《加快解决城区停车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了区各职能部门、镇、街在解决我区停车难问题中的职责任务分工,拟形成各方合力,共同推进我区停车设施的建设。 《工作方案》实施一年多以来,区停车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共同努力,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一、就代表提出的第一点和第二点建议,区停车办在08年3月至6月已开展了全区停车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和擅自改变停车设施用途情况调查,并通过电视台、报社等媒体广泛收集民意。此外,区规划分局组织编制的《番禺区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已形成最终成果,并已落实到各片区的控规当中。调查情况和规划成果为完善我区停车设施建设规划和实施具体建设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规划依据。 二、2008年全区新增公共停车泊位760个,受到市解决停车难问题领导小组的赞扬。09年上半年合计新增330 个公共停车泊位,其中利用区自来水公司闲置地块建成富华西停车场,为公众提供65个停车泊位;投资1300多万元建设的光明南停车塔于5月正式投入使用,为公众提供100个机械停车泊位;市桥地铁站A出口北侧地块建成公共停车场,提供85个泊位;桥南街利用南郊市场东侧闲置地块建成公共停车场,提供80个公共停车泊位。以上停车场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周边停车难和道路堵塞问题。 我区解决停车难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方积极支持配合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代表所提出的城区停车难问题仍然存在,停车设施建设工作仍任重道远,我区下半年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一、狠抓落实,加强协作,继续大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停车设施情况调查和《专项规划》成果,重点推进包括英东体育馆旁体育大厦地下停车场、繁华路世昌酒店旁地块、繁华路友谊商店旁地块、国土局南侧地块等停车场建设和改造工程。同时,充分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建设临时停车场,近期重点推进市桥街黄编村富华东路南侧农信社地块、市桥街黄编村富华东路颐养院侧环保局地块、沙圩一村内番禺区地税局地块、市桥街黄编村区地税局市桥分局等地块。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树立文明交通意识。由区文明办负责,区交警大队配合,重点针对设置“咪表”路段,加大规范停车行为的执法力度,形成全社会市民遵章驾驶、遵章泊车的良好行为习惯。 三、积极宣传及落实市政府《关于鼓励停车场建设的若干意见》,逐步解决目前小区内街及消防通道乱停乱放车辆问题,研究制定旧有住宅小区增建停车设施管理办法,鼓励旧有住宅小区业主充分挖潜,在自身地块内增建公共停车设施。对于在小区内设置的停车设施,在符合相关政策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收费管理的方式,使小区停车变得合理、有序、安全。 四、积极推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在城区逐步推进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科学引导路面车辆能快速、就近合理选择停车场停放,提高停车场利用率。 提案中提及的北城中巴站旧址、医院等商业、人流集聚点的停车难问题。鉴于拟建中的兴发商圈规划配建大型地下停车场,暂不考虑北城中巴站旧址建设塔式停车场;中心医院建成并已部分投入使用,现人民医院附近的停车需求将随人民医院搬迁产生较大变化,区停车办将会根据该区域的停车需求研究完善停车设施的建设。 关于推广机械式停车场方面。在我区目前用地情况下,地下停车场及机械塔式停车楼的建设将会是解决这些区域停车难的有效途径。2008年10月,市政府颁发了《关于鼓励建设经营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的意见》,对投资建设、经营管理机械式立体停车场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受规划、建设、消防等报建条件的影响,往往造成项目建设难以推进。由于部分事权属广州市规划、建设等部门,区政府已就该问题向广州市解决停车难问题领导小组提出建议和意见。 解决城区停车难问题是一项综合的城市建设管理系统工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相信,有各位委员和广大市民的支持配合,各职能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工作方案》的各项工作安排,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一定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九年八月十二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