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石楼镇大岭村距离亚运村约3公里,人口(包括外来暂住人口)约5000人,全村面积约3.5平方公里。大岭村历史悠久,早在南宋初期,己成繁荣的村落。800多年来孕育了璀璨的文化,现存古建筑、蚝壳墙等众多文化古迹,蕴含独特的文化资源,并因出了1名探花、34名进士、53名举人和100多名九品以上的官员而闻名。2007年,大岭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村内有古老的长条麻石铺成的街道20多条,民居多为单家独户的珠三角农村民居建筑;村里有480多年历史的“显宗祠”,内有保存较完好的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和灰雕艺术品群;有大魁阁塔、龙津桥、玉石桥、贞寿之门、姑婆庙、菩山第一泉、永思堂、柳源堂等具有岭南特色的古建筑;尚存有上百年历史的镬耳屋10多间。这些具有传统历史文化的主体建筑大致完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人文景观价值。 几年来,有关部门为保护该古村落,做了大量工作。请专家规划,拨出修葺专款,古建筑维修整理工作正展开,但进展缓慢。如果作为“乡村旅游”景点或亚运期间供宾客参观旅游的景点,无论是硬件或软件上还存在不少问题: 1、村民(包括外来暂住人员)文明意识不强,全村卫生状况较差、凌乱。 2、还有污水未经处理就直排入玉带河,该河水水质仍发黑、污泥多,水很浅,还见垃圾飘浮。 3、新建筑与古建筑不协调,特别是“大魁阁塔”周围附近,桥头菩玉路66号的摩托车修理档、60号的桥头饭店之类严重影响了中心景点的品位。 办法: 尽快把大岭村建成“乡村旅游点”,形成“亚运村——莲花山——海鸥岛——大岭村”的生态旅游带。 1、政府要加大对该村的建设费用投入,实现依法管理和依法保护,不断完善大岭村的分期修葺计划,列出可操作的时间表,探索保护古村落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把中心景点“大魁阁塔”、玉带河、显宗祠周边的新建筑和商铺拆掉,保持统一风格。 2、村应制定村容卫生规定,严禁违章建筑。经常对村民(包括暂住人员)进行文明教育,使他们遵守环境卫生规定,遵守社会公德。 3、完善科学规划和管理,增添交通、安全、消防、排污设施。 (1)保护修复原有的麻石路面,取代水泥路面。 (2)疏通环村的玉带河,铺设专用排污管道,截流原村的排污渠,严禁污水垃圾进入河道,恢复原来的清水河涌,复原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同时,在河边种上柳树、香蕉、木瓜、荔枝等岭南水果,展现“一河两岸”的文化景观。 (3)把全村架空的各种电线网络全部理入地下,恢复原有的空间布局,再现岭南水乡美景。 (4)请专业人员规划,设计安装消防设施,保证古建筑的防火安全。 4、在村开展征集历史文物实物活动。 5、逐步建设配套的旅游接待设施,如村外大型停车场、旅游小商品店、公厕以及周边的路网建设。 6、加强对“名村”的宣传。通过印制小册子,印制文物精品图书,举办摄影比赛、推介会等方式,通过宣传大岭村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村落的闪光点,提高大岭村的知名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