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耀光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70号《加大保障力度,实现我区教育现代化目标》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教育工作会议,我区根据《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及其《实施意见》的精神,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工作目标。目前,从区教育局对照《广东省县域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进行自查的情况来看,我区教育工作与标准有一定差距。为此,我们开展了深入的调研,研究制定了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2010年申报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的目标。您在提案中提出的办法很有建设性。为了把工作做好,下面把我区推进工作的设想及措施说明如下: (一)加快信息化建设 《指标体系》要求:95%以上的学校建立了学校网站,学校100%实现与省基础教育网络互联;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达到85%以上;10%以上的学校成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目前,我区有50%的学校建立了学校网站,实现与省基础教育网络互联学校较少;信息技术的课堂覆盖率不能达到85%标准;全区有4所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占2%。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2007年、2008年我区共投入教育装备经费11615万元。下阶段,我区将加快学校网站的建设,实现与省基础教育网络互联学校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力争覆盖率达到85%以上,要做好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申报建设工作,力争10%以上学校成为实验学校。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 《指标体系》要求: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硕士比例达到18%以上;教育行政人员硕士率达到18%以上;要有一定数量在国内、省内具有较大影响的“名校长”、“名教师”;专任教师100%持有《教师资格证书》;所有学校都配齐从事卫生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图书资料、实验室等的教辅人员。目前,我区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硕士比例达4.8%,教育行政人员硕士比例达5.1%,专任教师持有《教师资格证书》约占95%,学校教辅人员配备不足,尤其欠缺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目前,我区已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鼓励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行政人员参加学历提高,并安排区教师进修学校开设研究生班,评选了番禺区名校长、名教师,加快教师资格证的申报、审批工作,力争配齐教辅人员。针对我区教师编制整体偏紧的问题,区委最近在《关于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会议纪要》(番纪〔2009〕2号)第五方面的事项中,已提出解决的方向,具体做法为:“区编制部门在核定教师编制时要向农村地区适当倾斜,按广东省中小学教职员基本编制标准,适当上浮一定比例,增加农村学校教师编制,以解决我区农村教师编制偏紧的问题。同时可按全区中小学在编在岗教职员总数的5%核定代课教师指标,由区教育局统筹使用并实行实名制管理,用于解决因教师脱产进修、长期病假、产假、支教等造成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保障学校教学的正常运作。在广州市解决原有中小学代课教师问题之后,新临时聘请的专任教师与公办教师原则上同工同酬,聘请不得超过一年”。 (三)加快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 《指标体系》要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包括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100%达到《广东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标准(试行)》的要求。区委、区政府把规范化学校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成立了以张力仁副区长任组长的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设立办公室,建立了规范化学校建设情况督导公布制度,制定了《番禺区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方案》和《番禺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经费保障方案》,提高学校布局调整建校奖励标准,尤其是加大对大岗镇、榄核镇、东涌镇、石楼镇、新造镇和化龙镇补助力度,确保建设资金落实到位。目前,我区公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占86.2%,还有30所学校建设存在较大的困难,计划公办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到2009年底占90%,2010年达100%要求。从2009年9月开始推进民办学校创建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争取2010年100%达要求。 (四)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指标体系》要求: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利用成效明显;跨国(境)教育科研交流和合作活动的成效明显;跨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得到加强,学生素质高,学生在参与国际性赛事活动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目前,此项工作我区只是起步阶段,下阶段,要引进和利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与境外友好省、友好城市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关系,开展形式多样的跨国(境)教育科研交流和合作活动,加强跨文化教育、国际理解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多参与国际性赛事活动,争取好成绩,协助学校尤其是民办学校解决境外来粤工作人士子女教育问题。最近,为了促进中美教育的交流及中美中小学校长的共同发展与提高,区教育局在今年6月开展了中美中小学校长经验交流会,为开展跨国教育科研交流和合作活动迈出了一大步。 (五)落实经费 《指标体系》要求:依法保障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教师工资水平与区域经济发展同步提高,依法保证教师不低于或略高于公务员工资水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2006-2008年我区一般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达370664万元,其中2006年为100826万元,2007年为127133万元,2008年为142705万元,教育经费投入呈逐年稳步增长的态势。为了落实“两个相当”,区委、区政府继续实行教师工资发放区长负责制,确保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幅度提高教师福利待遇。2007年区委、区政府增加投入1.3亿元大幅提高教师收入,教师人均收入每月增加875元;在此基础上,2008年起每年又投入1700万元增加在职教师岗位津贴100元/月,退休教师岗位津贴50元/月;并从2009年起一定3年,每年增加在职教师岗位津贴人均600元/月,退休教师人均300元/月,逐年递增;此外,我区在2008年底决定全面解决教师住房遗留问题,涉及总经费达3.3亿元,惠及全区4000多名教师。 (六)其他方面需要跟进的工作 对照标准,我区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下阶段要对照指标逐项进行整改,如:加快推进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争取80%学校评为优秀档次;加快石北中学建设,促其成为广州市一级学校;改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规模,促钟村职中上等级,使普职结构更合理;加快社区教育建设,争取80%以上的社区建有标准化文化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社区娱乐中心,要有一批国家、省、市级社区教育实验区;教育特色要与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文化传统紧密契合,积极推进岭南校园文化建设工程。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ΟΟ九年八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