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番禺总支: 你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62号《关于亚运供给食品安全保障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广州2010年亚运会是一件全国瞩目的大事,番禺区作为2010广州亚运村及亚运会场馆的选址地,承载着广州市作为2010亚运会东道主的光荣使命。为进一步做好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确保广州2010亚运会成功举办,我区及早谋划,不断创新和完善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切实加强食品市场监管,采取多项措施落实亚运会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任务。 一、基本情况 总体情况:全区总面积786.15平方公里,下辖18个镇街,247个行政村,86个居委。常住人口151.42万,其中户籍人口98.92万。 食品行业情况:国家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省级示范区1个,市级示范区7个。拥有无公害农产品44个,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34个,面积9180.75公顷,其中蔬菜、水果基地81个,面积7117.45公顷;水产品生产基地38个,面积2063.3公顷;畜牧产品生产基地15个,年产生猪4.6万头、三鸟623万羽。食品生产加工企业259家,其中名牌企业4家,A类企业44家,B类企业173家,C类企业38家。食品经营企业8305家,其中超市146家,食杂店8159家。餐饮单位5357家,集体食堂698家。 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分工情况:食品安全实施分段环节监管,初级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餐饮消费四大环节分别由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按各自职能范围进行监管。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部署保障计划。 为做好广州2010亚运城市行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我区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由区公安、经贸、农业、质监、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检验检疫等12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保障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和落实。制定了我区2010亚运城市行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保障区域和对象、部门职责分工以及实施步骤等详细安排,分阶段推进各项保障任务。定期召开部门联席协调会,不断研讨和修改完善亚运食品安全保障方案,调整方式方法和工作重点,确保亚运会期间食品质量安全。 (二)突出四个重点,落实保障任务。 针对食品安全实施分段环节监管的特点,我区着重从农产品种养殖、食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消费等四大环节入手,强化环节监管,落实保障措施,提高亚运会食品安全水平。一是强化农产品种养殖环节保障。准确掌握供亚运会期间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农产品生产、销售品种和销售数量情况,建立专门管理档案;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管,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并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监督实施细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企业的自检和政府监督抽检工作,依法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强化农业投入品的监控,全面建立农资经营店销售台帐,杜绝经营违禁农业投入品;开展对供亚运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壤、水、产品、库存农业投入品全方位检测和抽样检测。二是强化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保障。做好辖区内供亚运食品生产企业遴选工作,对供亚食品企业增加巡查频次,加大监督抽查密度,督促企业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对辖区内具体供亚的批次食品实施驻厂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并严格实施批次食品的原料和成品的留样备查制度;查处辖区内无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加强供亚运进口食品的监管和检验检测工作。三是强化食品流通环节保障。确定我区一级、二级保障区域的范围、地址,掌握周边食品经营户情况,排查食品安全风险点和存在问题,制定相应解决方案;加大快速检测和定向监测力度,发挥食品安全监测车和监测箱的快速检测功能,加大亚运期间食品抽检力度;加强对食品源头企业的监管,抓好统一销售凭证工作;全面推行以电子台账和票据装订式台账为主,以手工填写式台账为辅的台帐制度。四是强化餐饮消费环节保障。对全区与亚运会保障有关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的负责人和从业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培训工作;落实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全面推进食品行业信誉度等级评比工作。根据亚运官方接待单位及指定接待单位食品卫生要求,完成各接待单位的食品量化分级评“A”工作;开展供亚运会熟食品企业名单调查,制定熟食品卫生与安全调查方案,对亚运会熟食品进行监督抽检及安全调查工作。 目前,我区已有6间餐饮单位、11间大学食堂、9间食品生产企业被评为食品卫生信誉度“A级”单位,确定7家定点接待酒店。供亚农产品种养殖企业、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采购商等定点企业正按上级要求进一步遴选中。 (三)创新监管模式,健全保障机制。 我区投入1300多万元,于2007年开始试点建设、2008年着手全面推广、今年实现全面覆盖的食品安全监督监测网络,是创新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的新尝试,也是部署广州2010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举措,开创了基层从“源头”到“终端”全程监控食品质量安全的新局面,实现监管重心下移、监管关口前移,形成区、镇(街)分级管理、条块结合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格局,为我区实施2010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提供有效保证。一是整合镇(街)级食品安全监管资源。全区17个镇(街)成立了专门的监管机构——食品安全办公室(下简称“镇街食安办”),设专人统筹镇街食安办日常工作,从农办、工商所、卫生防疫、安全办等部门抽调人员,公开招聘食品检测专业技术人员,组成6至8人的工作团队,改变了既往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有牌子、无人员”的被动局面,合理整合监管资源。全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队伍达119人,其中食品检测专业队伍32人。二是建立健全区、镇街分级管理模式。区职能部门创新性地建立网格化监管模式,按照区域划分,实行专人分片负责制,不断落实监管责任。镇(街)食安办按照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辖区内食品安全四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和检查任务,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报区有关部门实施执法查处。三是不断加大食品检验检测投入力度。首先,区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检验方面,2005年,我区成立了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并通过计量认证取得152个检测项目,具备开展蔬菜水果、畜禽肉蛋、水产品、农田土壤、水等检测能力。目前,我区已形成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实时监控管理系统为管理平台,以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为主干,各镇(街)农产品质量安全速测点、主要农产品生产企业、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的生猪“瘦肉精”和禽畜安全质量检测点为支干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体系。流通食品检验方面,工商部门利用1台食品安全监测车、14个食品安全检测箱,每月制定检测任务和检测重点,按计划定期对区内的流通领域食品进行快速检测。食品生产加工和餐饮消费环节的食品检验由区质量监督检验所和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具体实施。其次,镇(街)级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取得新突破。17个镇(街)配置的食品安全检测车及农药残留快速检测仪、食品多功能检测仪等检测仪器设备,通过深入农村、工厂、学校免费对农田种植蔬菜、市场流通食品以及学校、厂企食堂、餐饮单位食品原材料实施快速抽查检测,改变了过去检测手段单一、检测方法滞后、检测精度不高、检测范围局限的落后局面。食品安全检测车的快速检测具有流动性强、检测快速、效率较高的优点,检测项目涵盖农药残留、二氧化硫、吊白块、重金属等20个食品安全指标,检测结果实时掌握,能对全区食品安全实施监控。对检测不合格的食品,镇(街)食安办立即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控制、退市和销毁处理,避免问题食品上市产生不良影响;需要复检的,由区级以上农产品、质量监督、卫生等检测机构实施复检,及时消除隐患。 (四)实施风险评估,完善预警机制。 我区食品安全工作逐步实施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各镇街食品安全检测车的检测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汇总,实施风险评估,视安全和风险程度及时调整检测重点和工作方向,为全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准确、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应急预警机制,2006年制定印发了《广州市番禺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详细明确了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事故分级、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处置程序、后期处置要求、应急保障以及监督管理等,并通过实践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区依据《应急预案》快速高效处理了三鹿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效保障全区群众饮食安全。 (五)加强宣传活动,营造良好氛围。 我区举办了食品生产企业迎亚运质量安全倡议活动,在全区138家食品企业悬挂了“番禺区食品生产企业迎亚运质量安全承诺书”,发动全区食品企业提前着手共同做好供亚食品安全工作。在亚运村及亚运会场馆主要所在区域的石楼镇文化广场举办“迎亚运,争创食品安全先进镇”活动启动仪式,由镇与各村(居、场)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发出食品安全全民行动倡议。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媒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加强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宣传,通过食品安全检测车的大型电子宣传平台,编印亚运食品安全常识书籍,派发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小单张,组织宣传周、宣传月等形式,广泛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宣传,增强群众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全民自我防护水平,形成群策群力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共同营造亚运会食品安全良好环境。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在以上重重举措的努力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亚运食品安全保障任务依然任重道远,我们仍需不断努力,才能更有效保障供亚食品质量安全,确保亚运会顺利举办。 (一)健全亚运食品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亚运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方案,强化部门组织协调,推进落实亚运食品供应和质量安全保障措施。完善亚运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成对涉及亚运会的重点接待单位的食品安全供应风险分析研究,确定主要风险因素,建立防范措施,开展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检验保障方案的有效性,提高实战能力。 (二)狠抓亚运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实。联合相关部门对亚运城、比赛场馆、指定接待酒店以及周边“五小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对食品原材料监控和餐饮加工过程的监督,优化食品安全环境。加强对供亚运食品(包括进口食品)的安全监管和检测工作,确保亚运期间食品安全。 (三)切实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食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教育培训,着重加强对场馆内从事餐饮服务的厨师、部门主管、场馆餐饮经理以及外籍餐饮服务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完成亚运餐饮服务全部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加大亚运食品安全宣传投入力度,拓宽宣传平台,营造安全和谐的亚运竞赛氛围。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ΟΟ九年十月十三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