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番禺是岭南画派、广东音乐的发源地,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史上就是对外文化交流的前沿阵地。如今番禺作为广州未来发展的城市中心,随着南拓、东进策略的实施,周边交通网络的逐步完善,番禺区的社会经济正呈现迅猛发展的大好局面。一直以来,番禺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提出了围绕“文化古邑、水乡新城”的定位,全力打造“星海艺术、岭南民俗、生态旅游、城市商贸”四大文化品牌的工作目标。随着本土文艺社团、文化活动的日益活跃,大批在国内外均具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也纷纷加盟番禺。据有关方面统计,在番禺区内居住、工作的知名文艺家有过百位,各门类的文艺工作者更达千人之众,这些文艺人才为番禺文化建设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就番禺区目前的现状看,除大学城美院外,没有专业的美术馆,更缺乏专门提供给艺术家聚居的大型社区,而据了解邻近海珠区、深圳市等均建立了文化艺术村。顺应这个发展形势,我区迫切需要建立有规模较大、功能齐全的文化艺术村,以整合本土文化资源,汇聚各方艺术精英,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文化经济的协调发展。最近,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在我区化龙镇建立广州文化艺术村。 办法: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打造文化产业旗舰。 结合当前推进的“中国民间(飘色)文化园”项目的总体发展思路,由政府为主导,大力扶持,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机制,明确各部门的权利和职能,督促该项目的落实;与企业联手,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建设和经营,积极调动、联合和争取上级政府以及艺术社团的支持,集多方资源,聚各种人才,科学规划,全力打造以书画为龙头的具有岭南独特文化内涵的广州文化艺术村,为文艺家交流、创作搭建最佳的平台;进一步以文化内涵整合旅游资源,利用番禺区旅游产业集群的优势,策划打造新文化景观,同时又通过大型文化活动推动番禺旅游业发展,使之成为弘扬地域文化、展现番禺风貌的新窗口。建议以按“五大基地”——艺术品创作展览基地、艺术家生活交流基地、工艺品生产集散基地、创意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传播培训基地的模式进行建设,完善功能配套,营造艺术氛围,与艺术家生活区相呼应,建立岭南画派美术馆、陈树人纪念馆(化龙是岭南画派大师陈树人的故乡)、文化艺术体验区、当代艺术共享实验区、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工艺品生产交易中心、创意产业工作坊、创意型酒店等;突出联络服务功能,设立相应的服务机构,为文艺家们搭建相互交流的桥梁,使之成为文艺家居住、创作、诗意栖居的宝地,更力争打造成创意研发与交易、会展节庆相结合的高端艺术交流平台和文化产业旗舰。 2、形成创意联合体,提升文化软实力。 文化既是资本、资源,也是生产力和竞争力。文化发展的优势在于通过文艺家与政府的共同努力,形成较具规模的格局,形成具有较强吸引力和凝聚力的艺术集群。当前,乘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东风,以打造文化强区为目标,番禺这座历史文化名郡更加生机盎然、青春焕发。建充分利用番禺文化发展的“四大资源优势”——人才资源优势、人文环境优势、地理位置优势、经济条件优势,配合番禺区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为本地吸纳大批专家人才,创造条件让来自四面八方的文艺名家前来安营扎寨,尤其是海内外成千上万的岭南画派的后人,全面促进对外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以进一步落实《番禺区文化强区建设规划纲要》的要求。广州文化艺术村的建立,必将有利于调动各文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联合更多更好的文艺人才形成文化创意联合体,为番禺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使番禺区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异军突起! 2010年广州亚运会是该项目冲出亚洲,走向世界,向外界展示番禺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艺术风采的绝佳机会,我们希望经过呼吁,争取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大力推进广州文化艺术村作为配套亚运的重点文化项目早日建成,共同为建设番禺文化强区、提升番禺的文化软实力、区域核心竞争力尽一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