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43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鼓励使用非机动交通工具出行”。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解决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落实“公交优先”战略,缓解乘车难的有力举措,是推进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的有效手段,同时对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目前世界各国大城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气候变暖、环境污染问题更是人人面临的共同难题。自行车作为一个无污染、低成本、方便灵活的生活工具,在生活中越来越受到欢迎。近年德、法、英、荷、比利时等国家的“绿色自行车潮”日益高涨。欧洲各国拟把十余条长途公路连接起来,建成总长度达约6.1万公里的泛欧单车路径(EuroVelo),该工程已经完成三分之一。根据规划,这条路将把日流量控制在1000辆汽车以下,以保证留出可供两辆自行车并排行驶的空间。2007年7月15日,巴黎正式推出“单车自由行”计划,设有1450个租车点,市内每隔200米左右就有一个联网租车点,用市内的广告位换取广告商赞助建立自行车租赁网络,鼓励市民尽量选择自行车作为交通工具。该计划推出一年后,巴黎街头已有1.6万辆自行车供民众租用,参与此项活动的巴黎市民和各国游客已达2700万人次,巴黎市政府因此获得了3000万欧元的直接收益,达到了缓解交通和遏制环境污染的预期目的。在全球环保呼声渐起、油价高涨的形势下,巴黎“单车自由行”取得很大成功,引来各国模仿。目前巴黎现有430公里自行车道,市议会决定巴黎环城自行车道改造计划从2002年延长至2014年,再修建200公里的自行车道,将巴黎市区与邻近诸省连接起来,把“单车自由行”计划扩大到毗邻的市镇,在巴黎市区内编织更密的自行车车道网,让经常中断的自行车道贯通起来。随着美国环保意识深入人心,选择骑自行车出行的人日益增多,美国相关政府部门和众多自行车爱好者共同努力,从2008年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绘制一幅州际自行车公路全图,长度超过8万公里,这一计划需要各州配合,开辟自行车专用公路,以此建立一个世界最大的自行车交通网络。2007年加拿大魁北克省已建成全长4345公里的自行车专线。 为解决杭州市公交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借鉴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等城市的发展经验,杭州市2008年3月提出建设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为办好、办实这件便民利民的实事,杭州市组织专门的工作小组,调集人力物力资源,成功开发了国内首套智能化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系统及自行车锁止装置;制定了《杭州城市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管理办法》、《杭州公共自行车租用服务公约》等规章;建设了一批租赁服务点。11月1日杭州市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正式开通,61个服务点、2800辆公共自行车开始为市民和中外游客提供服务,该系统推出后受到广大市民和中外游客一致好评。根据发展计划,杭州市下一步将对景区服务点停车棚、服务亭进行重新设计完善,并着手第二代锁止器及无人值守服务点系统的开发,力争在一年半时间内,形成覆盖杭州八大城区、拥有1000个服务网点、5万辆自行车的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北京市2007年8月推出“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在北京主城区的近40个网点就近免费存取,并能实现异地还车,北京市已有5000辆公共自行车可提供租赁服务。2008年1月份,济南市有近万辆自行车“进驻”商圈、居民区、火车站、医院等地,市民可以在30多个自行车租赁点上免费租到自行车。2008年9月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项目正式启动,至2008年底,在浦东已设立100个免费租车点,上海市计划到2010年世博会前,建成1500个专用租车点,投入自行车近6万辆。2008年11月11日武汉市青山区公共自行车租赁正式启动。青山区不仅在社区、学校、商场设点,而且在党政机关率先推行,先期投放的1000辆单车中,有400辆被安排进机关,规定短途公务不派汽车,一律骑车前往。2009年再投放3000-5000辆自行车,基本覆盖全区范围,以满足50万青山区居民的出行需要。与此同时,武汉市全市范围内的公共单车租赁也将陆续启动,初步计划投放3万辆单车,建立1000个租赁站点,并于2010年底达到投放10万辆规模。天津市首批公共自行车2009年1月开始在试运营,计划5月1日前共投放2000辆公共自行车。 对比欧美以及京、津、沪、杭等城市,我区在推行绿色出行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办法: 1、建议区政府以及宣传媒介不断加强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倡导绿色出行的宣传,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保意识。 2、建议区分局借鉴欧美以及北京、上海、天津、杭州、武汉、济南等地的做法和经验,做好市区特别是学校、医院、购物中心、公园、地铁、公共汽车站、旅游景点自行车车道及网络的规划,国土、建设部门做好自行车道的建设工作。 3、建议引入市场机制,通过用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广告位以及公共自行车上广告,换取企业赞助建立自行车租赁网络及运营。 4、建议强化以人为本的精神,开发智能化公共自行车服务管理系统及自行车锁止装置,制定“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管理办法”、“租用服务公约”等规章,以方便广大市民和游客使用公共自行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