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09年 > 2009年提案
标 题:唱响咸水歌 勇闯“青歌赛”
问题内容:

由:

两年一度的CCTV青年歌手大赛的原生态歌手中,有的来自祖国大西南山区的云、贵、川、桂,有的来自西北高原的新、蒙、山、陕;有东北边陲的青年选手,也有湘鄂中原的民歌新秀……几届欣赏下来都不见有广东地区的参赛曲目,真令人失望。其实番禺就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在番禺流传久远的“白话渔歌”——“咸水歌”就是“产生在乡间田野,水乡渔船的原生态民间语言和保留着历史和祖先的音乐痕迹”的宝贵文化遗产。十几年来,在番禺区文联积极挖掘创作及组织指导下,本地民歌选手在省市比赛中多次取得骄人成绩。如:在深圳龙岗的《广东省首届民间会》上获铜奖和特色奖,在中山坦洲举行的《广东省首届水上民歌大赛》上番禺新民歌《沙田新话》捧回金奖,榄核镇组队参加的原生态咸水歌对唱节目《拆寮》获一银一铜……所以,番禺的咸水歌具有古老民间音乐底蕴,完全应该传承发扬,成为番禺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再经过打造包装,完全能冲出广东,走向CCTV青歌赛舞台,打造番禺旅游文化品牌。

法:

1、区政府要对区文联及下属文化部门大力支持,投入人力财力,以他们原来搜集的咸水歌为基础(在番禺“咸水歌”是泛指,其中包括高棠歌、姑妹腔、膊头担伞、莲花渔歌、叹情歌等9种腔调,各种行腔表达不同的内容和情感) , 邀请省、市专家一起进一步深入生活,创作出优秀曲目或优秀剧目。

2、区文联挑选组织一支有音乐潜质或受过声乐专门训练的,会讲白话的青年为主体的咸水歌演出队,录制优秀曲目碟片,并在各镇进行巡演,塑造出番禺民歌演唱代表人物(推荐番禺农校邱秋霞老师试唱)。同时,在各种公共场合播放广东民间音乐,让“咸水歌”先在本地唱响。

3、由区旅游局与有河涌地区的领导及民间有志之士组合,开拓一处原生态旅游景点:番禺属于由众多河涌纵横交织的水乡特色,选择在有山有水,果树密布,河涌交汇的村子,建成度假休闲景区,可取名为“番禺谐园”。白天有充分展示番禺“原生态”手工工艺,如砖、灰、陶、石、木的雕塑艺术现场表演,体现民间艺人的灵感、技艺和审美观;开展沙湾飘色、沙涌鳌鱼舞、龙舟竞赛、凌边乞巧和舞狮等民俗活动,设法让游客也能参与。夜晚,组织周围村里的渔民、农民进行以“咸水歌”为特色的歌舞表演。表演内容主要体现番禺古老的民俗民风:或以中秋之夜聚集船头的“对月当歌”方式进行男女对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或以海岸“祭月”,男女青年带上月饼、柚子(柚谐音为佑)等祭品,先拜“月光姑”(民间指月神嫦娥),祈求月神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然后欢跳对歌请月神见证青年男女心中的爱慕之情;或以沙田地区古老民间婚嫁的“坐高堂仪式”,包括“拜席”“上头”“吃上头水圆”的情节,用朴实的语言,古老优美的岭南音乐唱出“兄弟手足情谊如竹席编织一样亲密无间丝丝相扣”,通过为新娘梳理长发唱出“夫妻恩爱到白头的祝愿,最后是众亲友同吃“上头汤圆”的吉祥喜庆欢乐歌舞场面”结束。

4、在“原生态”旅游歌舞节目中挑选优秀曲目,经过再加工,再包装:请广州著名导演辅导排练,请具现代艺术知识和经验的专家设计服装、道具和舞台灯光美术(但一定不要脱离“原生态”本色)。

5、请省、市文化部门及广播电视部门通过审核,派送北京参加2010年或2012年CCTV青年歌手大赛“原生态”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问题答复:

民进番禺支部:

你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提案第14号《唱响咸水歌 勇闯“青歌赛”》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番禺是广东音乐的发源地之一,是珠三角咸水歌等民间歌谣艺术蕴藏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尤其是流传于番禺沙田地区的各种民歌、歌谣,深深扎根于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比如咸水歌、渔歌、唱龙舟等等,品种丰富,多姿多彩。番禺江河密布、海岸线甚长,水上民歌在历史上相当发达,清初学者屈大均曾有诗云:“江行水宿寄此生,摇橹唱歌桨过滘”。

一直以来,我区非常重视对“咸水歌”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如提案上提到的本地民歌选手多次在省市比赛中取得骄人的成绩。区旅游局曾于1999年承办过“首届全国旅游歌曲大赛”,在200多首参赛歌曲中,我区参赛的旅游歌曲《绿水青山我的爱》在“咸水歌”传统的基调上,通过节奏的变化,意境的提升来进行创作,荣获金奖。区文联先后组织队伍,创作节目参加“广东省首届民间歌会”和“广东省首届水上民间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去年,区文联承办了“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在全省选拔出一批具有广东民族民间艺术特色、反映各个历史时期的原生态的民间歌曲,集中到番禺进行决赛,通过民间歌会的举办,检阅我区和全省各地原生态的民间歌曲的继承、挖掘、收集、整理、创作成果,拓宽我区民间歌曲创作的艺术视野、互相学习、增进友谊,进一步推动这一民间艺术品种的繁荣发展,利用比赛及研讨会的形式,为挖掘民族和谐文化资源,建设和谐社会作出了贡献。

近年来,虽然我们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咸水歌等民间艺术但作为文化旅游的品牌加以开发和利用,还远远不够;相比番禺发达的商业经济,表现番禺民俗和民间艺术的文化创意和创作成品显得相对落后。如何充分利用民间艺术品牌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把民间艺术结合旅游,作为文化产业进行开发,增强城市的文化辐射,一直是我们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今后,民间艺术品牌要上规模上档次,还要互相交流,不断提高。我们要集中优势兵力,形成合力,可以将星海故乡榄核、大岗灵山等咸水歌流行地区作为传承发展基地,结合当地民间文化风情组织旅游线路,作出初步尝试。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政府牵头,组织规划、旅游、文化等相关部门对此项目进行科学论证,整合资源,以促进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和开发,对传统民间艺术品牌进行整合和创新,进行适合市场化要求的调整,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样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使传统民间艺术重放异彩,历久不衰。

二、由政府投入一定的资源,通过组织专家学者进一步挖掘传统的题材,狠抓创作,大力扶持和倾斜番禺咸水歌等民俗题材的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多出人才,用多种艺术形式反映番禺民俗文化风情,狠抓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打造自己的拳头产品。但由于传统的、原生态的咸水歌曲调、旋律比较单一,沙田区的语言又不太通俗易懂,难以被广大民众理解和欣赏,因此,我局计划联系广东省著名的词曲作家,组织他们深入沙田区采风,在原生态的咸水歌曲调的基础上重新加入现代民歌的音乐原素,重新改编一部分咸水歌,力求能打造出几部既保留咸水歌的传统,又适应现在社会审美的作品,在2010年的第二届星海国际合唱节上隆重推出。

三、加大宣传力度,由宣传文化部门集中力量对我区的民间歌曲进行挖掘、收集、整理,将研究、创作、展演的成果编辑、录制出版书籍、音像制品,在各大媒体推介、展播、展演,通过电台电视唱响番禺民歌。

四、由于我区邻近港、台地区,接受外来文化比较多,流行歌曲等文化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欣赏传统、民族歌曲的年青人就相对较少。在这种情况下,推广原生态的咸水歌难度较大。因此,我区以打造星海文化品牌为契机,以举办星海国际合唱节、星海艺术节这些大型文化活动,通过邀请国内优秀的原生态传统文化合唱团到我区进行比赛交流,从而更好地提高我区广大市民对民歌的认识和欣赏水平。同时,也通过这些活动来挖掘我区优秀的传统艺术人才和青年歌手,以更好地培养我区后备艺术人才队伍。将来在条件成熟时,可以在星海国际合唱节上增设民歌比赛的环节,以扩大本土民间艺术品牌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番禺文化的软实力。

五、目前,我区重点打造“一村四岛”农业生态旅游区,在各个项目的规划设计中,区旅游局亦非常重视对番禺水乡文化资源的开发,提炼番禺水乡的旅游元素。提案提到一些将“咸水歌”融入生态旅游点作为旅游内容的具体办法,都提得非常好。区旅游局将根据“一村四岛”各个生态旅游点的基本情况,细化如何将“咸水歌”开发成一项旅游内容的具体方案。在条件成熟之后,还可以组织一些“咸水歌寻根之旅”的旅游线路,将民间艺术资源打造成一个旅游亮点来传承和发扬。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九年八月十七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