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0年 > 2010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标本兼治,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垃圾围城和垃圾污染是世界上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我们番禺区居住人口已达250多万,日产垃圾1600多吨,按照年增12%的速度计算,再过几年番禺将同样面临垃圾围城的威胁。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垃圾处理中的经验教训,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标本兼治,更好地解决垃圾处理这一世界性难题。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对垃圾焚烧的依赖程度居全球之首。焚烧厂的数量占全球的70%,全国超过1/3的城市固体废弃物通过焚烧处理,导致大气中的二噁英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二噁英大国”。

在治理大气污染中发现,二噁英问题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市民和政府都认识到,与其改进焚烧炉相关的种种技术手段,不如从垃圾的源头着手。政府发起大规模的垃圾分类和回收运动,经过30年的不懈努力,日本获得“零垃圾”的美誉。

日本一直以减少最终填埋量为目的,明确提出了“3R”原则,即减量控制,回收利用和循环再利用。

日本法律规定,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要考虑到如何进行资源回收,所有生产电脑、电视机、电冰箱等电子产品的企业都要有回收电子产品的义务。

    8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环境保护署开始推广一种叫做“多扔多付”的垃圾收费体系(PAYT)。

    PAYT的核心,是将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的数量与垃圾清理的费用相挂钩,用多少交多少,可以垃圾袋或桶为单位向居民收费,也可根据垃圾重量收费。

    台北市2010年采取“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的政策,改变垃圾费的收取方法,由居民向环保局购买专用垃圾袋清理垃圾,环保局免费回收资源垃圾。多扔多付费。

    这样我们不难得出的结论:卫生填埋、垃圾焚烧、堆肥及垃圾再生利用等垃圾处理方法,各有利弊,要多种办法综合使用,取其长处。

    垃圾处理需要标本兼治,根本就是垃圾减量。

法:

    1、我们番禺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高度重视垃圾处理的问题,把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问计于民,号召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入“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真正做到全民参与,共同把我区建设成为广州市现代化新城区。

   2、以环卫部门为主,组织调查分析我区城市垃圾成分,为垃圾处理及分类提供依据。

   3、对已建的垃圾焚烧厂评估。从先进国家的垃圾焚烧经验看,小焚烧炉技术含量低,污染大;大型焚烧炉造价高,吞吐量大。要避免犯金沙洲新社区那样的错误,政府花费过亿引进的真空垃圾回收系统,被质疑成为摆设。

   4、宣传教育方面,针对家庭中处理垃圾的多为老年人、文化程度低,外来人口中以农村人口居多。探索简单、宜行的垃圾分类方法。让每家都挂有详细的图文说明和举例分类图。我们高兴地看到政府部门已做了大量工作,如每天播放电视公益宣传“垃圾宝宝”。

5、垃圾分类是项系统工程。从分类、存放、回收及运输等环节,需要全盘考虑,否则垃圾分类变成空谈。

        6、建立有效的垃圾减排机制。必须改变现行的垃圾收费方法,“扔多扔少、一样收费”。垃圾要减排,必须出台以社区为单位的垃圾计重收费政策,“多扔多付”、公平合理。
问题答复:

崔恒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84号《关于标本兼治,解决垃圾处理问题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垃圾处理是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且是关乎人民身体健康的重大问题。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高度重视,把解决好垃圾处理问题作为造福一方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区向全体番禺市民发出了《举全区之力 集全区之智 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致全体番禺市民的倡议书》,召全体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积极投身“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同时,为努力破解我区垃圾处理难题,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我区制定并公布了《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番办发〔2010〕1号)和《番禺区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番处理办〔2010〕1号),逐步开展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

一、积极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努力实现分类减排

我区通过每月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已举办四期)和“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已举行四场)、播放公益动漫宣传、派发宣传单张、开通专题网站、开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区内市民普及垃圾处理科学知识。同时,区教育系统在各中小学校内开展垃圾文明处理“大喇叭”,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及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小手牵大手”等活动,以宣传和带动家庭、社区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在垃圾分类标准上,目前,我区已选取了10个试点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区域,分别配置了三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垃圾分类设施,并派发相关宣传单张。由试点开始,以点带面,影响全区,努力减少垃圾的产生量,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按照广州市“分四类”的意见,我区拟将垃圾分类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现已选取洛浦街海龙湾小区试点进行餐厨垃圾单独收运、无害化处理,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目前,广州市已制定了相关的规定、办法,我区将在严格按照该规定、办法的要求落实相关垃圾处理工作,继续积极开展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

二、加快建设我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

区委、区政府一直以来十分重视再生资源管理工作。2009年初,为加快我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体系建设,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和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指示精神,结合实际,我区发布了《番禺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番府办〔2009〕30号),按照“政府推动、行业指导、社区管理、市场运作”的基本思路,加强再生资源企业和从业人员管理,建立集回收、加工、综合利用处理为一体的服务网络体系,在全区范围内逐步建立起经营合理、网络健全、结构优化、功能齐全的再生资源网络体系。

目前,我区按照“一社区(村)一站”原则,在全区的87个社区和247条行政村设置社区(村)回收网点。在镇(街)设置回收站,将每天在社区(村)回收点分散回收的再生资源运于站内,进行简单地分类、整理,以便企业利用或进入集散交易中心。同时,对再生资源集散交易中心进行网络建设,彻底改变目前在城乡接合部存在随便堆放、无序交易、污染环境、影响市容的状况。

根据我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和可回收再生资源的实际情况,选定有相应规模和加工制造能力的生产企业,作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加工生产的终端,吸纳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的资源再利用的现代企业加入,利用高新技术对不同再生资源进行开发利用,逐步形成兼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再生资源产业群,促使再生资源行业走上产业化道路。

三、建立垃圾分拣压缩中心,分析研究我区垃圾组分

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我区决定建设生活垃圾分拣压缩中心,并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番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火烧岗改造建设一个垃圾分拣压缩打包处理中心进行论证研究,并编制可行性报告。近期,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报区政府同意,并完成立项,正在进行招标工作。同时,委托该院对我区垃圾组分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我区垃圾处理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四、筹建专家咨询委员会,亚运前关闭简易垃圾焚烧设施

为寻找出适合番禺的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我区公布了五个渠道(网站、电话和邮箱),收集市民对番禺垃圾处理的意见、建议,并拟于近期组建成立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大讨论专家咨询委员会,对市民提出的建议进行研讨,在专家调研论证和民意收集的基础上,确定我区最终选择的符合我区实际的垃圾处理方式。

根据《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番办发〔2010〕1号)的内容,我区将在科学可行的前提下,对现有垃圾处理场进行试点升级改造,探索垃圾生化利用等资源化、无害化综合处理模式,按计划在亚运会前关闭简易垃圾焚烧设施。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为更好地推动我区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我区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强调宣传活动的多样性,继续加大垃圾科学处理宣传教育;二是完善垃圾分类活动试点工作,逐渐向全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三是在听取民意和专家调研论证基础上,确定我区垃圾处理方式;四是按《创建番禺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方案的第三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修编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并对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选址、环评、建设,制定有效的监管机制。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垃圾处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〇一〇年七月十六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