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由: 走在广州市大街小巷,到处张贴各种迎亚运的标语,其中一条就是“把广州建设成‘首善之区’”,“首善”二字最打动人心。 “首善之区”肯定是宜居城市、人性化的现代化城市。然而,我们徜徉在大街小巷时,特别是在人头攒动的地铁站,要寻找一处能“方便”一下的地方,对于广州市民来讲,常常不是一件“方便”的事,更何况是老外了。 公共厕所的问题,看上去的确是一件再小不过的小事,好像在早几年的“两会”期间也曾引起热议,不过这些年来,广州在解决市民“如厕”这个小小的民生问题的确没有多大的进步。 我们在番禺的大街小巷上或者在要经常光顾的银行税务走走看看,就可以发现要找到一处公厕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不管是在比较繁华的大北路、易发街、大石家具城、各村镇的商业街,还是在大多数的银行、邮政、税务、各镇社保中心等一类的政务中心,要找到厕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用说在地铁站了,那更是找不到厕所的踪影。 亚运马上就要举行了,试想,到时会有多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在广州游玩。如果他们为找到一间清洁卫生的厕所都要大费脑筋的话,你说,这会给广州形象带来多少负面影响? 既然广州把建设“首善之区”作为城市建设的定位,那同样要把公共厕所这个“厕所革命”问题提高到与之同样的一个高度吧!因为厕所问题关系到最基本的民生问题啊! 按照国外媒体的视野,对一个城市管理者而言,厕所问题都不能解决的城市管理者怎能管理好这个城市呢?公厕是方便普通百姓和游人的生活、满足人们生理功能需要的必备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部分,对维护城市卫生、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公厕建设和管理也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出现及其现代化过程的深入,厕所,尤其是公共厕所早已不单是人类生理代谢的简陋而随意的场所,而是兼有生理代谢、卫生整理、休息乃至于审美、商业、文化等多种功能。公厕已成为现代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之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体现着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显示着一个民族的文明素质。 办法: 1、进一步宣传《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城市公厕管理办法》。这是现阶段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建设和管理公厕的法律依据,也是环境卫生管理机关政府职能的有力保障,但贯彻执行的前提是有足够的宣传。因此可以考虑以恰当的形式组织对这两项法规的宣传工作。 2、所有的建设项目,都应按照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安排建厕位置。环卫设施的配套,特别是公共厕所的配置确实事关重大,城市规划学应有这样的明确观点: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项目之一,应当同商业网点、学校等公共设施一样,按一定的配套比例,纳入城市规划和基本建设计划,使公厕的建设能与城市环境文明协调发展。 3、新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必须同时建设公厕,并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特别是主要大街和重点地区应有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的公厕。建设公厕的投资必须纳入项目总投资,规定出0.5%的预算。公厕的设计审查和验收应由环卫主管机关参与。 4、在新建、改建项目立项过程中,环卫设施应单独审批。立项前,产权单位应向环卫部门报送总体规划方案和环卫设施配套位置图,同时提出拆除原有环卫设施的申请报告,经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拆除。 5、鉴于番禺和广州现有公厕严重不足的严重性,应当重申和再次明确,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团体在新建、改建的项目中需拆除公厕的,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改建公厕的责任。 6、在现有公厕的周围,必须树立明显标志和指路牌,方便行人寻找。在外国人经常光顾的地方的厕所还应该用多几种外文进行明显标示,甚至可以在外文旅游手册中,把一些重要地段的厕所标记出来。 7、所有临街的公共事业性单位和楼堂馆所的厕所,要有明显的厕所指路标志,都要在上班时间内向游人开放。 8、为应对公厕紧张的局面,还可在流动人口密集区,比如地铁站、大型商业街区、大型景区,规划设计部分位置用来设置收费型高档环保厕所,既方便游人又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