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0年 > 2010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进一步提高公交车交通安全服务素质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随着人们生活质素的不断改善和提高,以往的道路规划已经不能满足目前各种车辆的激增。为了出行方便和节省开支,公交车也成为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交通工具。公交车承担着城市客运的任务,为乘客提供可靠安全、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服务,是发展城市化的窗口行业,缓解交通拥塞的重要设施。但是,城市发展在硬件实力增强的同时,公共交通服务质量的软环境始终跟不上发展的节拍。

1、公交车司乘人员态度不友善,冷淡、服务意识淡薄。

2、行驶中的公交车不理其他车辆的行驶状况经常越线变线,穿插行驶,影响公共交通秩序。

3、公交车进站时,不管路人和其他车辆状况,迅速变线抢位进站,令路人和车辆措手不及,容易发生危险。

    4、在正常行车时,无视后面车辆的安全,不使用方向灯提示随意转线或转换方向,容易导致事故发生。

       5、对乘客刚上车或没上完车的情况下,就已经开动车辆,罔顾乘客安全。

6、在人流车流密集路段,在距离站台位置较远的地方就随意进行上、下车,对于某些站点,有飞站不停车情况。

7、在没有交通灯标志的路段,不理会左右前后车辆的行驶线路情况,不采取减速措施,照常行驶。

8、在没有交通灯指示的行人斑马线前不停车不礼让行人通过,照常前行。甚至在前面车辆已停车礼让老人小孩行人穿越斑马线时,后面的公交车还在不停打灯鸣号催促前面车辆行驶,扰乱交通安全,甚至还冲到斑马线上与行人抢道前行。

9、即使在老人上车速度慢,人员很多的情况下,公交车急转弯和频繁刹车的情况还是没有减少。

10、行驶中的公交车,突然刹车或掉头的情况有增无减。

       11、交通管理手段落后,公交车辆黑烟多,影响市容及污染空气。

12、在行车过程中,驾驶员随意接收拨打手机。

法:

1、加强监督力度。在繁忙时段,应加强线路管理人员进行巡视,监督司乘人员的行为规范。在繁忙路段,应增设途经线路。

2、安全进站离站。进站应依次进站,离站。应视察倒后镜,确认是否还存在乘客正在上车等情况,真正为乘客提供安全的交通服务。

    3、提高公交车进站准时到达率。避免部分途经线路车辆一起进站造成堵塞及延误进站离站时间。

       4、减少污染。对使用的公交车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对破、烂、缺的座位或设施进行更换更新,对外观内饰需要定期检查,淘汰环境污染严重、技术条件差的车辆,选用安全、舒适、节能、环保的车辆。美化城市窗口形象。

       5、加大宣传。为交通顺畅,加大宣传力度,规范乘客乘车行为。鼓励锻炼后或休闲后的老人出行避开上下班高峰期时间,确保他们的出行安全。

       6、对驾驶人员进行交通条例知识培训以及个人品德素养教育。制订礼貌服务的改善措施并对服务实施监督。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约束规范员工行为。

      7、增强科学智能化管理。增设GPS智能化监察调度系统,实现与公共交通道路网、信号系统、交通信息平台等接轨的车辆智能化推广应用。利用自动报站、手动辅助报站、LED屏幕同步显示到站信息,利用图片抓拍,管理司机考勤。利用多线路切换,语音通话等功能,实现对公交线路上的车辆、驾驶员、调度员的有效管理,提高营运能力,节约营运成本,减少能源耗用,取得社会和经济的良好效果。

        8、增加公交线路,由各镇街向农村延伸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们出行得到方便。对具备条件的街镇和路段网络,因地制宜发展大运量快速公交车系统。

9、随着地铁三号线以及火车南站等的相继使用,重新布局合理的线路及换乘站,做到优势互补。实现与地铁三号线、火车南站、长途客车站的无缝连接,零距离换乘,优化交通枢纽网络。

10、设立长效机制,促进服务质量的提高。关注及处理群众的投诉和诉求,加强对不文明行车的整治力度。可以通过车体、站牌等位置,公布监督投诉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架起与群众沟通的桥梁。

    11、提高公交形象。加强行车秩序,做到礼让行车,维护乘客安全,加大行车密度,及时疏导客流,缩短候车时间,推行星级服务,开展文明线路创建活动,加强行业自律。

12、  与有关部门协调,在公交车站多的路段,相应调整灯位信号周期、时间,避免公交车停留占用道路时间过长,保证后面车辆的顺畅通行。

13、  推行多方参与、规模经营、有序竞争的制度。防止驾驶员追求经济收入,置交通法规、乘客生命安全不理的行为,为群众创造良好的乘车、候车环境。

14、  发展城市公交车公共系统,动员社会力量,全员参与,创造绿色交通城市。加强自我检查和评估,推广先进理念和经验的实施,引导及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和建设,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提供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服务,为社会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15、  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不能完全通过车票收入来平衡,要积极探索改革建设、运营和投融资体制,增加投入,促进公交车的健康发展。

问题答复:

彭木胜委员:

你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委员提案第33号《关于进一步提高公交车交通安全服务素质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公交客运承担着城市公共交通的重任,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公共交通服务更是我区对外宣传的关键窗口,是我区对外交流沟通的重要纽带。亚运会召开在即,我区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我区公交行业服务质量:

一、努力提高公交客运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进一步贯彻落实交通部《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及广州市交委有关要求,以“迎亚运、创文明”为契机,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职业道德教育、业务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提高守法意识、安防意识及服务意识。

加强公路客运行业经营行为源头管理,规范公路客运市场秩序,根据《广州市公路客运违规经营行为跟踪监管制度》,由市交委负责指导、监督,区交通局负责具体实施考核。该跟踪监管制度采取季度考核、年度考核和实时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主要考核客运班车站点停靠上下客是否符合标准;客运班次行驶线路是否按照规定;客运班车驾驶员是否有违反客运法规、规章的行为;客运司乘人员是否存在重大服务质量问题等等,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审批客运业务的重要参考。交通部门还设立有24小时投诉服务热线,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及时处理群众的投诉和诉求。

二、实施公交客车技术改造,提升车辆服务条件

根据亚运交通工作要求,我区正在开展在用公交客运车辆迎亚运技术改造工作,计划投入1569万元对区内5-8年车龄的268辆在用公交客车进行翻新改造,确保公交车辆达到“外观靓丽、内饰整齐、安全可靠、清洁环保”的服务要求。推进公共交通信息化建设,逐步在区内公交车辆安装报站器、GPS系统和LED屏幕,在番禺大道、汉溪大道和清河东路等三条亚运主通道建设公交电子牌,实现公交客运车辆的信息化管理。

三、优化完善区内公交线网规划

近年来,我区积极构建城乡三级公交线网,目前区内客运线路已达127条。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区针对广州南站、中心医院、区内地铁站、区内主要科技产业园等做好公交配套,开通客运线路20多条。今年还将继续做好钟村石壁、石基石楼、大岗及大学城片区的公交线路规划开通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公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