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0年 > 2010年议案(建议)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加快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
问题内容:

议案内容(包括提出议案的根据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汽车的数量不断飙升,但公共停车场的配套建设与汽车的增幅不同步(公共停车场的建设主要依靠公共财政投资和建设项目捆绑的形式,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停车场建设速度远远滞后于城市车辆的递增速度),造成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日渐凸显,目前,“停车难”问题成为广大市民日益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公共停车场的严重不足,不仅影响市民的出行,而且影响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步伐,为优化城市管理效益,结合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要求建议如下:

一、科学规划城市和道路。在城建规划上要全面考虑各种因素,特别是交通设施配套要有超前的意识,要组织有关专家对我区现有停车场容量与车辆保有量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为科学编制规划打好基础。对城区改造和发展新区要有前瞻性,设计的道路、街道以满足未来交通发展的需求。同时,要根据停车场建设总体规划,制定年度具体实施计划,加快建设进度,做到老帐要还,新帐不欠。

二、合理规划、设置停车场。市区新建道路要从长远考虑,合理设置停车场的位置、容量和后续发展等,从源头上解决停车难和车辆乱停放的问题。要进一步规范对经营性停车场的管理,充分利用好现有各类停车资源,如合理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地面与地下停车量不平衡问题,引导车辆停放到比较空闲的地下车库;对时段性较强的停车场,采取“错时停车”(白天企事业单位停不下的车子停在周边小区,晚上小区的私家车停在周边企事业单位大院,充分利用停车资源,错时为社区居民夜间停车提供方便)。探索这种停车方法,就是利用时间差让“死”的车位“活”起来。

三、要着力解决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针对各个小区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周边闲置土地和小区内部挖潜改造,在土地资源十分紧张的中心城区,兴建多个机械式立体停车库,或在绿地下面设置地下停车库,通过合理开发增加停车泊位。建议小区周边的“咪表”、收费公共停车场在晚上向小区居民免费或优惠开放。建议交警部门改善执法环境,能进生活小区进行执法,规范小区内车辆乱停放和停车划位,营造多个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更好地保证城区道路的安全和畅通。

问题答复:

陈秋霞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号《加快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对逐步显现的中心城区停车难问题区政府高度重视,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切实解决停车难问题,包括:

一、07年成立了以分管副区长为组长的区停车办,统筹负责推进解决城区停车难的工作。084月区政府通过了《加快解决城区停车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了区各职能部门、镇(街)在解决我区停车难问题中的职能分工,为解决我区停车难问题确定了方向及目标。

二、从规划源头着手,解决停车难问题。在07年收集市民对解决停车难意见及接受非法改变停车设施用途举报的基础上,08年由区规划分局组织编制完成《番禺区中心城区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落实到各片区的控规当中,为后续各类停车设施的建设提供了规划依据。同时,大幅上调我区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确保新建建筑物不再出现应配建不足而产生的新增停车难问题。

三、增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公共停车设施建设

一是充分利用道路资源,大力发展路内“咪表”停车。从2005年引入“咪表”管理以来,至目前我区“咪表”停车位已达4240个,基本覆盖我区重要的商业、行政机关、医院等交通吸引量大的区域,有效解决了部分重点区域的停车难问题。二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发展立体机械停车。近年共新建了3个立体停车项目,提供车位约200个。三是盘活闲置地块,建设公共停车场。由国土部门对城区内的闲置用地进行核查,重点针对国有闲置用地,然后由区停车办统一协调,用于公共停车场建设。近年,区财政投入建设的路外公共停车泊位数量位数量已超过3000个。

另外,你们提出的“错时停车”及因地制宜地利用小区周边闲置土地合理增建停车场等建议,由于涉及小区停车位产权、公共物业收益分配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我区有关部门已就该方面进行过一定的探讨及尝试,下一步将在取得成果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