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禺锋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9号《关于增设公共汽车专线解决未覆盖区域群众优惠乘车问题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随着番禺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区正稳步推进公交化改造和构建城乡三级公交网络工作,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需求。 一、公交客运线路基本实现全覆盖 目前,我区共有区内公交客运线路129条(含广州市交委今年移交管辖的地铁接驳线和大学城岛内公交线),广泛覆盖了区内各个镇街,较好地实现各镇街与市桥中心城区、长途客运站、地铁枢纽站之间的有机衔接,基本形成了以市桥中心城区、 番禺汽车客运站、广州南站为中心并向周边辐射的公交线网布局。2007年4月1日后,我们对区内客运市场进行优化调整,按不同经营主体划分不同区域经营,其中区公汽公司主要经营市桥中心城区及周边镇街,其余公司分别经营其他镇街。相关政策实施后,原有各企业为争抢客源而盲目排发班、开“斗气车”等现象大为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率大幅度降低,区内客运市场秩序明显好转,较好地促进了企业良性发展。 二、积极开展公交化改造工作。 公交化改造即是将区内客运线路由公路班车模式转变为城市公交模式,执行公交票价和老年人、残疾人优惠乘车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实行低票价、广覆盖、大密度、长时段的公交服务。相关职能部门和运输企业赴嘉兴、中山、顺德等城市考察,学习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造的办法和经验,并结合区内实际研究制订了《番禺区内公交化改造总体方案》,积极开展各项工作。 一是落实公交行业财政补贴。今年,区财政专项安排了2600万元公交行业财政补贴,对公交企业执行低票价、实施老年人残疾人乘车优惠及完成指令性任务造成的亏损进行适当弥补,为改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积极争取区内公交管理事权。今年5月下旬,经多方协调,市交委印发了《番禺区内公交客运事权下放试点实施方案》,并与区交通局签订了《番禺区内公交客运管理委托书》,正式委托属地交通部门负责辖区内公交客运行政许可及执法监督。三是顺利完成公交线路编码工作。根据市交委批复同意的《广州市番禺区公交线路编码方案》,我们对区内客运线路进行了重新编码,方便市民识别和乘坐,并纳入广州地区公交线路编码体系。 7月1日起,我区已有41条线路(含区公汽原有线路)转变为城市公交运营,473台车辆按广州市公交标准实施升级改造,安装使用羊城通刷卡收费系统,执行公交票价,由人工收费改为自动投币与羊城通刷卡计费,并全面实施老年人、残疾人优惠乘车政策。其余线路改造工作也力争在年内完成。 三、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完善构建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体系,方便偏远地区群众出行。 2010年,在全面实施公交化改造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优化区内公交线网布局,重点通过完善镇村一级公交网络,全面构建跨区公交、镇街公交、镇村公交三级城乡一体化公交网络体系,完善常规公交与地铁轨道交通的接驳,提高公交线路覆盖率,更加方便各镇街尤其是偏远地区人民群众出行。目前,我们已完成了亚运城周边、地铁2号线南延段、南村及东涌等地域的镇村公交规划,计划于亚运前组织实施。 四、稳步推进落实公交票务优惠政策。 目前,我区实施公交票务优惠的主要是区公汽公司属下线路,具体为投币2元/人次,使用番禺IC卡优惠至1.5元/人次,3元/人次,使用番禺IC卡优惠至2元/人次。该措施属于企业自主让利行为,未纳入公共财政补贴范畴。 区财政现行公交行业财政补贴主要是针对因公交低票价和执行指令性任务以及承担老人乘车优惠而造成的亏损,不包含票务优惠补贴。据估算,若将公汽公司优惠措施在全区范围内推广,预计须增加资金近4000万元/年。而近年来因亚运、治水等工作,我区财政压力较大。因此,公交行业的财政补贴应采取先急后缓的思路,重点先解决公交化改造所需的低票价补贴。待改造工作完成后,根据我区公交系统运营实际情况,再参照广州市现行公交地铁票务优惠办法,科学分析、合理测算,另行研究确定我区公交票务优惠及财政补贴办法。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交通行业各项惠民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公交行业服务水平,积极推动城乡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发展,使全区人民能够享受到更为便捷、安全、舒适的公交服务。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公共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