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扶持榄核镇加强星海文化硬件建设的议案 |
问题内容: | 近几年来,我区在星海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在全区层面努力打造星海文化品牌下了大功夫,但具体到冼星海的故乡榄核镇湴湄村,在星海文化建设方面仍然欠缺,具体表现在:一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作为榄核镇湴湄村人,在硬件建设方面几乎空白,没有故居。二是榄核镇湴湄村作为冼星海的家乡,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并不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文化品牌效应。和鲁迅故乡绍兴、沈从文故乡凤凰城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三是星海文化作为文化品牌,没有和旅游业相结合起来,从而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并不明显。 这些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点:一是打造星海文化品牌没有一个系统性规划,还是处于零打碎敲的自发性阶段。二是文化建设立足于全区层面,重心没有下移到冼星海旧居。三是星海文化开发和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不具体明朗。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提议:一是在全区层面系统性规划星海文化建设。从硬件、软件方面由区政府投入,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分步实施。二是把冼星海的家乡榄核镇湴湄村作为星海文化的打造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全国性甚至海内外的文化活动,系统地策划、包装、宣传星海故乡。三是借助冼星海的名人效应,在榄核镇湴湄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利用好这些优美的田园风光,使之成为广州都市生活的新去处,同时促进星海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
问题答复: | 彭带根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35号《关于扶持榄核镇加强星海文化硬件建设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番禺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故乡,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等一系列优秀作品在中华民族最危难的时候,唤醒了广大民众的爱国之情,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星海”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民,毛主席赞扬他为“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近年来,我区把打造“星海”文化品牌和创造艺术精品作为文化工作的重要任务,通过举办星海艺术节、星海国际合唱节、规划建设星海文化广场等工作举措,来打造星海文化精品,以此宣传、弘扬星海精神。同时,为了进一步树立具有星海特色的文化品牌,我区还于 我们认为,该提案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将在以下几方面做好此项工作: 一、区政府将在全区层面上系统地规划星海文化建设,星海文化广场等文化设施正在规划建设中。我局会积极主动和区规划分局、区旅游局、区国土分局等部门多加沟通,争取有计划、有系统、有步骤地全面规划建设我区星海文化品牌。 二、我们认为,冼星海留给我们后人的,更多的是精神层面上的财富,那种爱家乡、爱祖国的深情,那种振奋民族精神的不曲不挠的斗志。榄核镇作为冼星海的故乡,更应该继承这种精神,并把它发扬光大。星海家乡合唱团就做的挺好,他们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借助星海文化品牌,不断提升自己的合唱水平,参加2009年番禺区“祖国在我心中”万人齐唱爱国歌曲展演比赛获得银奖等奖项,有一定的知名度。建议榄核镇以星海家乡合唱团为载体,走出去,参加一些高水平的合唱比赛;请进来,承办一些如第二届星海合唱节、中国农民合唱比赛等全国性比赛活动,以提高知名度,全力打造星海家乡的文化品牌。我局将尽力协助榄核镇,争取区政府的资金支持,并在业务上给予指导。 三、联合区旅游局、区农业局,借助冼星海的名人效应,在榄核镇湴湄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利用好这些优美的田园风光,组织一些农家乐、农家游等旅游项目,结合咸水歌、家庭小合唱等音乐形式,把冼星海家乡的音乐特性和精神风貌展现出来,推进星海文化的推广和发展。同时,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按照区委区政府2009年1号文要求,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乡村道路、农田路网等耕作条件,以适应旅游观光休闲农业村要求。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