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对番禺区垃圾处理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内容:番禺“垃圾门”事件,从开始到现在,我都支持垃圾焚烧。在对垃圾处理的问题上,政府不是纠缠在选址的问题上,而是一心一意将精力集中在广采民意,尊重民主之上。建设文明之区,引导居民树立环保意识到实行垃圾分类。可以说是番禺区政府以人为本的一个工作体现。是推进番禺区民主政治、民主决策的一个里程碑式事件。本人深感欣慰。对今后垃圾处理工作,提以下建议: 1、应该加大对垃圾分类、垃圾焚烧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文明观念。制订垃圾分拣的标准体系,引导市民怎么做垃圾分拣。在番禺30万中小学生中进行教育,在小手牵大手活动中带动30万个家庭。将番禺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城市。 2、我国焚烧垃圾的标准还是比较低,像二恶英的含量我们控制得比西方一些国家差,是什么原因,我们应该探究并向市民公开。 3、从垃圾分类、回收、运输、利用到焚烧,应该怎样处理,政府应该要有一个规划。同时制订一套激励机制,激发市民参与垃圾处理的积极性。 4、政府要出台垃圾管理条例,制订垃圾管理实施细则。机关、单位、住宅小区、居委会都要根据政府的管理细则制订垃圾管理办法,并且提出具体的要求,责任到人。 |
问题答复: | 黄志彬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23号《关于对番禺区垃圾处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自2009年11月23日我区发出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倡议书以来,全区各相关单位全力以赴按照《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番办发〔2010〕1号)和《番禺区垃圾分类收集综合利用工作方案》(番处理办〔2010〕1号)的具体要求大力开展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活动。 一、在垃圾处理知识宣传上,我区通过每月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已举办四期)和“垃圾分类全民行动日”(已举行四场)、播放公益动漫宣传、派发宣传单张、开通专题网站、开展征文比赛等形式向区内市民普及垃圾处理科学知识。同时,区教育系统在各中小学校内开展垃圾文明处理“大喇叭”,大力开展“垃圾分类”的宣传,及召开主题班会、开展“小手牵大手”等活动,以宣传和带动家庭、社区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二、在垃圾分类标准上,目前,我区已选取了10个试点作为垃圾分类试点区域,分别配置了三类(可回收、不可回收和有害垃圾)垃圾分类设施,并派发相关宣传单张。同时,按照广州市“分四类”的意见,我区拟将垃圾分类分为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现已选取洛浦街海龙湾小区试点进行餐厨垃圾单独收运、无害化处理。 三、在垃圾处理方式上,为积极发挥专家对垃圾处理技术的支撑作用,并为番禺当前垃圾处理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实现番禺垃圾处理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我区拟于近期组建成立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大讨论专家咨询委员会。并于4月27日至5月10日在“创建番禺垃圾处理文明区”专题网站公示了拟邀请的专家名单。公示期间共收到市民意见15宗,我区高度重视市民的意见和建议,将在充分考虑各方意见后将对专家名单和专家委员会工作方案进行完善。 同时,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问题,我区决定建立生活垃圾分拣压缩中心,并委托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市番禺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对火烧岗改造建设一个垃圾分拣压缩打包处理中心进行论证研究,并编制可行性报告。近期,该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报区政府同意,并完成立项,正在进行招标工作。同时,委托该院对我区垃圾组分进行分析,为下一步我区垃圾处理方式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为更好地推动我区垃圾处理工作的开展,有效解决“垃圾围城”的难题,我区将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一是强调宣传活动的多样性,继续加大垃圾科学处理宣传教育;二是完善垃圾分类活动试点工作,逐渐向全区推广垃圾分类活动;三是在听取民意和专家调研论证基础上,确定我区垃圾处理方式;四是按《创建番禺处理文明区工作方案》的要求,在方案的第三阶段(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修编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规划,并对我区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进行选址及建设。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垃圾处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