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并实行镇内统筹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新农合是新形势下区委、区政府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保护农民身体健康、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区从2005年1月1日起实施区办区统筹的新农合,将传统农村合作医疗转变为新农合。经过几年来的实施,新农合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金使用率偏低:以东涌镇为例2006年,参合人数59617人,缴纳金额(含区、镇、村、个人筹资)7154040元,报销比例37.48%,余额1183776.33元,占基金总额的16.5%;2007年,参合人数62178人,缴纳金额(含区、镇、村、个人筹资)7461360元,报销比例43%,余额-2097476.98元;2008年,参合人数63723人,缴纳金额(含区、镇、村、个人筹资)10195680元,报销比例35.56%,余额1187348.07元,占基金总额的11.6%;2009年,参合人数62389人,缴纳金额(含区、镇、村、个人筹资)13725580元,报销比例35.49%,余额2995138.86元,占基金总额的21.8%;2010年,参合人数62828人,缴纳金额(含区、镇、村、个人筹资)23765840元(其中:住院筹资16603450元,门诊筹资7162390元),报销比例35.96%,余额8750493.07元,占基金总额的36.8%。从2006年至2010年我镇余额共12019279.35元,根据数据分析,参合人数和缴纳金额逐年增加,实际报销比例不但没有提高,反而甚至从2008年起急剧下降超过7%,之后基本停滞不前,而基金余额却逐年递增。以2010年为例,区当年财政补助东涌镇上半年人均85元,下半年人均105元,全年总额为5955060元,占全镇农合统筹基金总额的25%。东涌镇当年农合筹集的基金(含区、镇、村、个人部分)为23765840元,而全镇全年报销15015346.93元,仅占基金总数63.2%,而余额却高达36.8%共8750493.07元。由此可见,全镇2010年参与农合的农民丝毫享受不到区财政补助,而且镇、村、个人统筹基金还结余2795433.07元在区农合基金。但区内部分街却大额超支基金。由此反映,新农合基金未得充分和合理利用,一批因病至贫及长年病患者得不到应有的帮扶,广大农村群众未能享受到应有的财政补助和一体化的公共服务。据了解,造成基金使用率偏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当地医疗机构的设施、设备与富裕地区有相当一定的差距。 二、当地医务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群众就医信心受影响。 三、报销目录内的药品范围狭窄与区属医院不统一,目录内的药品对普通疾病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四、检查费可报销的上限太低与区属医院不同标准。可以讲,新农合对东涌镇沙田地区的农民受惠水平与富裕地区农民差距较大。 五、目前门诊三大慢性病的报销操作流程中,疾病的确诊认定环节只能由区级医院少数专家拥有认定资格,且必须到区属医院办理,给群众带来很大不便,部分群众干脆嫌麻烦而放弃到区医院认定。 六、群众看门诊的点太窄,只能在选定的一间医院和一间卫生站看门诊才能报销。 七、由于各种原因,群众看病观念仍未改变,始终坚信区级及其以上医院的医技水平。 办 法: 为让农民病有所医,享受到方便高效的医疗服务,切实改善提高农合基金使用率,避免减少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社会公平和谐。建议:一是引进人才到困难医院,并倾斜困难医院的人员编制;二是建立送医下乡及上派挂职、进修机制,区属医院每周定期派出各科专家到困难医院设立专家门诊,建立区级医院医护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到困难医院支医一年机制;三是统一区、镇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和检查费报销标准,提高报销限额,并适当扩宽新农合政策中可报销药物的范围;四是加大对基层困难医院建设均衡发展支持力度;五是实施各镇街内资金统筹,建立节余农合基金用作该镇街实行二次按比例报销制度,或者对年度余额划拨当地发展卫生事业,而不应劫贫济富;六是把慢性病诊断的认定权下放到符合资格的镇医院;七是分别增加选定一至两家医院和卫生站(含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参合人年度的定点医疗机构。八是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支持力度,单列编制及经费。 |
问题答复: | 东涌地方组: 你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38号《关于提高新农合基金使用率并实行镇内统筹的建议》提案已收悉,现重新答复如下: 一、提案办理过程情况 二、关于基层医院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我区从三方面加强困难医院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加强对口技术帮扶。2006年10月印发了《区属二级医院申报副高职称人员到镇属医院定期工作办法(暂行)》,规定申报高级职称人员必须具备镇医院锻炼经历,通过该方式以技术帮扶镇医院。以东涌医院为例, 2006年以来,共派去11名技术骨干。二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规定镇级医院新毕业生需在区属医院专科规范化培训或进修,少则1个月,多则1年以上。以东涌医院为例, 2006年以来据统计,共派出31名新毕业生参加培训。三是加强基层医院管理。从2007年起,区卫生局根据镇级医院的人才配置,学科发展,有意向地从区属医疗卫生单位中考察适合的干部人员到基层挂职。到目前为止,派出三批共15名干部到基层医院挂职副院长,为基层医院输送优秀人才,带去新技术、新项目及发展新思维,同时加强单位之间业务往来与业务培训。不断完善区属医院与基层医院之间的会诊制度。进一步促进镇医院学科建设,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医院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缓解农村群众看病难的状况。四是加强医院班子的配备。为了加强困难医院班子的建设,卫生局下大力从医院班子建设入手,配备高学历、有丰富管理经验的人员。为配强东涌医院的班子,卫生局从石楼医院选拔了一名优秀的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副院长担任正职领导;鱼窝头医院正院长调离空缺期间,从其它医院选派了博士研究生、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副院长帮助工作。目前又从大石医院选拔了优秀的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副院长去担任正职领导。配强两间医院的班子。 由于我区人员入编的准入条件必须按照省、市有关文件执行,对人员的学历、职称、年龄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暂时未能解决困难医院的人员编制政策倾斜问题。我区已就此情况通过多条途径向市有关部门反映。 三、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若干问题 (一)关于实施各镇街内资金统筹,建立节余农合基金用作该镇街实行二次按比例报销制度等问题。根据国家、省、市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精神,我区自 根据省财政厅、省卫生厅《关于印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救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的通知》(粤财社〔2008〕105号)规定,“新农合保障基金实行县(市、区)级统筹管理,不能划到其他部门自主使用,也不能用于某单位特殊使用”,因此,我区不能将节余农合基金划拨到各镇(街)实行二次报销或直接支持医院建设。 (二)关于统一区、镇医院基本药物制度和检查费报销标准等问题。全区《新农合目录》统一,并无差异。全区镇(街)医院、区级医院、区外医院使用统一的新农合目录,不存在不同医院使用不同目录问题,因此,无论去哪一间医院看病,报销的范围都是一样的。 (三)关于分别增加选定一至两家医院和卫生站(含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参合人年度定点医疗机构等问题。新农合门诊就医选点较宽,符合“保基本”和引导村民“小病不出村和镇(街)”的原则。全区新农合门诊定点医疗机构共有230多家,每个参合人均可选一个村卫生站和一家镇(街)医院看门诊,而且选定的镇(街)医院其属下所有的延伸机构如社区服务中心(站)、门诊部等均可一并纳入报销,每人看门诊报销的点均在 2个以上。目前东涌已建成医疗卫生机构32间,平均每平方公里2.86间,高于全区1.59间的水平。东涌群众看病应是方便的。 (四)关于下放慢性病诊断认定权到符合资格的镇医院等问题。根据有关要求和参照医保的做法,慢性病鉴定应放在二甲以上医院,因此一直以来,我区规定在区中心医院、何贤纪念医院、区中医院、区第二人民医院和岐山医院等进行慢性病鉴定诊断。近期,经调研,我区计划把高血压和糖尿病鉴定权下放到条件达标的镇(街)医院。现已完成各医院鉴定医生的挑选和培训。由于镇(街)医院没有精神病技术鉴定人员,因此,该病种仍保留在岐山医院做鉴定。 (五)其他。根据新医改关于进一步降低基金起付标准的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经 再次感谢你们对我区新农合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