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1年 > 2011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进一步管理好“绿道”,发挥“绿道”作用的建议
问题内容:

“绿道”的建设,是中共广东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的重要部署,也是政府送给市民的一个健康大礼包。目前,我区已建成的“绿道”有200多公里、驿站18个。包括化龙农业大观园、海鸥岛、砺江河、市桥水道等水乡景点;大夫山森林公园、莲花山、大学城、宝墨园、余荫山房、石楼古村落群等人文景点,以及地铁站、广州南站等交通节点等。通过建设“绿道”,把城市各交通节点和一些公园、景点有机串连起来,形成一个具有岭南水乡风情的“农田水网”,对绿色空间资源进行整合和利用,有效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带动提升旅游、体育、文化、休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建设宜居的生态城市提供有力的保证。

在调研中了解到,“绿道”虽然已建成网,但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一、“绿道”的大众化使用宣传不够,人们对“绿道”网不甚了解,未能发挥“绿道”的最大作用。

(一)有不少群众,根本不知道有“绿道”的存在,也不晓得什么叫做“绿道”。

(二)除大夫山森林公园、大学城和一些河岸、旅游景点附近的“绿道”使用率较高外,其余的“绿道”较少人问津,有的驿站单车租借生意不佳。

二、“绿道”的配套设施欠缺,有些甚至方圆几里都找不到可以买矿泉水、食物的地方,洗手间也难觅踪影。

三、在一些郊野“绿道”或者景观“绿道”上,每个驿站相隔的距离远,而且没有保安亭设点,群众担心自身安全问题。

四、“绿道”的建设中,部分路段有待改进和完善,特别是在一些原机动车道上用线划出来的“绿道”不人性化,并不能实际使用。如市桥黄编村附近的立交桥附近,划出的“绿道”就显得很牵强:“绿道”经过市桥交警一中队围墙边时,道中有一级差达70厘米,骑车人很难搬单车上落,根本就无实际用途,因此,这一带的“绿道”几乎无人使用。

五、在一般马路上划出来的“绿道”,常见机动车在行驶,危及骑车者和行人安全。

六、“绿道”变停车场、修车店。从东环路黄编立交桥到番禺广场的“绿道”里,常横七竖八地停满了单车、助力车和各种汽车,在东环路39X号门前的“行安”、“动力”、“华洲”三间汽配商店,更有不少汽车停在“绿道”上装换零件。

七、人为设置障碍物。在东环路番艺花园一座6号铺门口的“绿道”上,一条直径约15厘米的大铁柱横在“绿道”上,并且牢牢地固定在地上,骑车者根本无法通行。

 

  法:

一、加强宣传,发挥“绿道”效益。

(一)进一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扩大“绿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宣传绿色生活和绿色出行方式,让广大市民群众了解“绿道”、关心“绿道”、使用“绿道”、享受“绿道”,亲近大自然。

(二)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充分发挥“绿道”的文化服务、体育服务、旅游休闲、科普教育等综合功能和效益,使“绿道”成为提高全民素质、宣传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

(三)充分利用植树节、三八节、青年节、重阳节等节日,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扩大“绿道”的社会影响。

二、加强“绿道”沿线的标识系统建设,现有标识牌较少,牌内是一个“绿道”网图,字体较小,应增加标识牌(注明地名、里程)。

三、加强“绿道”的交通安全工作。“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主要由人行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相应的游憩配套设施等构成。为保证安全,在相关路段,要设立保安亭和警示牌,在路面增设必要的安全设施,为市民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休闲路径。

四、加强“绿道”的维修、保养,并进一步完善各类设施,对损坏、占用“绿道”的行为,应予以处理,并恢复原貌。

五、建设更多的“绿道”。

(一)作为一项民心工程,“绿道”的走向最好能事先征求群众意见,集思广益,使所选的“绿道”路径更加合理,更符合使用者的意愿。

(二)通过“绿道”把沿途自然风光、人文遗址、饮食娱乐等各类景点串联起来,引导市民走低碳、环保、健康之路,同时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把“绿道”建设与沿线村庄的改造升级结合起来,帮助农民发展农家乐、乡村游等产业,使其真正造福于民。

问题答复:

黄炳光委员:

    您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85号“关于进一步管理好‘绿道’,发挥‘绿道’作用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2010年我区建设了总长度245公里的绿道(其中省道93公里,市道90公里,区道62公里),18个绿道驿站和部分自行车租赁点,将包括亚运村在内的25个景区、38家农家乐串联起来,吸引了众多市民骑行游玩。2011年我区计划新增绿道60公里,连通南沙区和海珠区,重点打造东涌农家乐绿道以及市桥水道、蕉门水道、骝岗水道三个滨水绿道,让我区绿道线路更加丰富,游乐更加多彩。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管理好‘绿道’,发挥‘绿道’作用的建议很好,也是今年我区绿道工作的重点。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属地原则,强化绿道管理。在绿道网规划建设初始,汪洋书记就强调要同时建立运营和维护机制,防止建设时期热度高,使用维护无保障的现象。今年省市新闻媒体对绿道十分关注,多次报道绿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省、市绿道办多次发出通知要求强化绿道的管理工作,区领导也多次批示要求抓好绿道管理工作。为此,我区针对绿道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下发了《关于加强我区绿道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镇街以属地管理为原则,明确绿道管理的责任,建立绿道建设、管理、维护、治安的长效机制,形成以绿道办、综合执法中队、交警中队为主要力量,对绿道的绿化、标识、安全警示、配套设施等进行巡查的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622日,区组织绿道标识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检查,及时修复损毁的标识。同时,我们也对您建议中提出问题进行了现场勘察,并向相关单位发函要求整改,东环街等单位已落实了整改工作。

二、广泛开展宣传,提升绿道知名度。一是参与省、市举办的绿道行活动,推广绿道。530日,省体育局在大学城举办了健康共享、幸福广东环珠江三角洲绿道骑行活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与省长黄华华等多位省主要领导出席,并与大学生、骑行队等1200多人一起骑自行车参加大学城绿道骑行活动。我区积极协助,既圆满完成各项任务,又极大地宣传了绿道。二是积极组织活动,推介绿道。安排中央、省各大媒体对我区绿道进行采访,扩大绿道的影响力;参加区妇联组织的处级领导家属活动,介绍绿道情况;区旅游局利用“中国旅游日”组织了近500名游客参加了番禺精品旅游线路首发团,让游客感受绿道旅游倡导的低碳环保、健康生活理念。三是利用各类活动派发绿道宣传资料,让广大市民认识绿道,据不完全统计,上半年已累计派发绿道宣传资料3000多份。四是利用互联网开展绿道网宣传。区旅游局设计了4条精品绿道游线路,在省市主要媒体和番禺商旅网上统一发布。区城管局近期将在网站上发布包括番禺绿道的地图、绿道驿站信息等的绿道信息,方便市民查找和使用绿道信息。

三、进一步完善提高,充分发挥绿道效益。我区按照增绿、成网、标识、配套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绿道沿线绿化美化,提升绿道周边环境,营造绿色生态长廊绿色效果。今年绿道新增绿化面积13.1公顷;完善绿道标识指引,做好标识警示标志,新增修复各类绿道标识83个;新建驿站5个,新增公共自行车150辆;完善绿道驿站设施,新增无线上网设施14套,公益宣传广告栏14个,便民设施一批,使驿站更加便民,进一步满足群众的需求。同时,区交通局组织了赴上海杭州考察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工作,并正在制定我区公共自行车发展意见,通过提高绿道驿站的经济效益,促进我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的发展。通过一系列行动,我区绿道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日渐凸显。

关于您建议中提出的“加强‘绿道’沿线的标识系统建设,现有标识牌较少,牌内是一个‘绿道’网图,字体较小,应增加标识牌(注明地名、里程)。”,由于标识牌是全省统一标准,内容要求、版面大小、字体选取等均有规定,我区的绿道标识都是按照统一标准设置的。我们将协同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尽可能增加标识牌,增加相关标识内容,为广大群众提供方便。

下一阶段,我们将在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绿道网,强化管理。区公安分局和区综合执法局也会积极配合,适时增加巡查力量,加大执法力度,保持“绿道”周边良好的市容、交通和治安环境,让群众方用绿道、开心用绿道、安心用绿道。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城市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