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1年 > 2011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关于修建番禺忠烈祠的建议
问题内容:

我区沙湾镇滴水岩森林公园内,有一上书“忠烈祠”三字牌匾的花岗岩门框,旁有忠烈祠建立及演变的石碑记载:1945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或有贡献的沙湾籍英烈而建立忠烈祠,1986年该祠被拆毁,1996年沙湾镇政府又选现址重建石门框以志纪念。

我们应该铭记历史,番禺也一直重视爱国主义的教育。1949年后,番禺县政府曾组织整理了《禺山风云录》等番禺人民抗日斗争资料,现也有植地庄抗日纪念碑、沙湾忠烈祠(石门框)等供后人瞻仰。但囿于意识形态的局限,有关部门在史料中刻意回避了国民党人士在抗战中的贡献。因此至今也难以看到一本完整地反映番禺七年抗日的历史资料,更没有一处公开集中展示的地方,这实在是遗憾。

如今番禺区年生产总值已超千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区委区政府正着力建设幸福番禺,现实和前景都令人鼓舞。然而幸福不再仅仅是物质充裕、环境舒适,还应该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高尚的文化品位,爱国主义教育理应成为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当前,正值国共两党关系改善,中共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区政府正拟打造岭南水乡典范,构筑西部岭南文化精品旅游,提高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沙湾镇的建设水平,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等,利好消息不断出现。历史上沙湾人民已于1945年建立了忠烈祠,现在应该有条件把这件事做大做好,及早收集整理有关名单、事迹加以展现,并让那些在抗战中为国家民族存亡做出贡献的番禺籍的英烈们有一处共同安息之地,供后人瞻仰,使其名垂青史,精神永存人间。同时也可全面展示番禺人民抗日英烈事迹,保护和发扬这段有着深刻时代烙印的精神遗产,使之成为推动番禺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旅游开发和凝聚人心、推动统战工作的新亮点。

 

  法:

建议在这盛世之年,以原沙湾忠烈祠为基础,启动修建番禺忠烈祠工程。

一、纪念人物范围。一是在抗日战争中,在番禺境内外参加过对敌斗争,流过血、立过功的番禺籍子弟。二是在番禺境内参加过对日斗争的来自其他地方的人士。当中除了中共人士外,还应注意发掘以往被刻意埋没了的国民党、国民政府方面的抗战人士,以及后来政治立场发生改变的人士,力求准确客观,还历史本来面目。

二、选址。可设在现沙湾镇滴水岩森林公园内。一为此处附近在抗日战争中确有发生过抗日战斗,并有不少沙湾人民为抗日流过血、立过功,又已立有忠烈祠门框,可顺势而为;二为沙湾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包容性强,历来不同势力均能在此和谐共处,象征意义大;三为此处林木参天、花草茂盛、背靠青萝峰,宁静安谧,有着天然的庄严肃穆之气,能够特出主题;四为此地本是公园,又位于留耕堂不远处,容易汇聚人气,发挥教化人民、宣传番禺的作用。

三、样式。参照原沙湾忠烈祠和湖南衡山等处忠烈祠的样式,依据地形设计,与现有环境融为一体,分室内和露天两区,室内设为番禺抗战历史介绍,英烈名单和抗战物品展示,突出人物塑像、牌位等;室外设置番禺人民抗战故事浮雕,名人碑林等,以翠绿的古树名木点缀,使其庄重而不失优雅,吸引游人驻足。

问题答复:

曾干贤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修建番禺忠烈祠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修建忠烈祠,应以“沙湾乡贤”为主线。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沙湾乡贤不计其数,《沙湾镇志》中记载70余人,如在南京保卫战中奋力抵抗、身先士卒的黄埔军校毕业军官王汉秋,1946年率舰队收复南沙群岛、率27艘军舰起义投奔共产党的何炳材等,还有广游二支队战士黄海、方祥、潘波、陈星、潘有才等。

二、滴水岩岗生态旅游区是番禺区旅游局重点打造的西部旅游项目,滴水岩森林公园已经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维育性设施建设,若在园内修建大型房屋建筑物,将对已营造好的大自然景观造成一定影响。

三、经广泛征询,根据“忠烈祠纪念牌坊”及其衣冠冢目前状况,我镇拟于原址修复该项目,利用现纪念牌坊前草坪广场,营造以“沙湾乡贤”为主线的园林式露天雕塑纪念公园,同时计划对纪念牌坊再作修葺。

非常感谢您对我镇精神文明、旅游开发以及统战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