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如何让德育与爱心教育制度化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现实生活中网络、媒体和各种思潮的泛滥,在人类良心与欲望的斗争中,欲望的无限膨胀,导致了社会离婚率持续升高、同性恋不断增长和一定程度对追求正确价值观与真理的漠视,出现了对物质利益和金钱等的过度追求。人性固有的正义感与良心有待进一步彰显,如何重新塑造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正义感以及人的品格和爱心,有必要建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地区和不同层次人口的德育与爱心教育体制,发挥社会主义教育体系的优越性。 办 法: 一、政府加大对社会主义德育与爱心教育的投入;大力开展相关研究;从政府专项资金中成立基金建立该类社会科学与道德教育的研究、教育、推广中心和基地;实现宣传教育资金的制度化投入等。从而确保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 二、在广大中小学和大学等领域招募义务或部分义务教师开展该类教育,建立相应中心和基地的费用、部分人员的工资、以及相应宣传材料的制作和购买费用由政府(从宣传部、教育局或科技局等部门)支出,并组成由固定收入的教育工作者和义务工作者组成的一支志愿队伍,开展从中小学到大学到各个社区和公司等的社会服务和义务宣传教育活动。活动形式包括:讲座、宣传、录像学习和参观等。教育内容包括:爱党、爱国、爱家、关心他人、自信自尊自爱、尊重真理、尊重婚姻、尊重政府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等。 |
问题答复: | 黄少斌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132号“关于如何让德育与爱心教育制度化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关于让德育与爱心教育制度化工作方面,一直以来我区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爱党爱家,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并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一、我区教育系统德育与爱心教育制度化的工作现状 为加强青少年的德育与爱心教育,区财政切实保障相关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帮助使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0年区财政主要安排了共约433.27万元经费用于德育相关工作,包括如下七方面:(一)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方面,主要包括青少年素质现代化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主题活动;(二)区教育局德育系列活动及德育教师培训;(三)团区委志愿服务工作,保障义工联的日常运作;(四)共青团基础建设、信息化建设;(五)妇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举办家庭道德教育活动、献爱心、关爱活动等,重点放在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偏常学生的关爱;(六)公民道德宣传、青少年心理和法律辅导、讲师团宣讲等,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疑难问题,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七)网吧整治、扫黄打非专项,为青少年创造一个绿色的网络文化环境。 目前,我区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具体的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实施途径等均遵照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小学德育纲要》、《中学德育大纲》施行。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是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我局有组织人事科和区教研室政治教研组具体指导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工作,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同时各级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教研员具体组织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估,帮助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有计划地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各中小学校均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设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其中在德育教育中不但结合爱心教育进行,还渗透感恩教育、孝道教育、礼仪教育等,并且通过多样的、恒常的主题教育和系列活动深化德育与爱心教育。如番禺中学的孝道教育在全区成为示范,并成为全国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典型、获市首届中小学德育创新奖;市桥城区和北片的中小学在德育与爱心教育工作上,各校均有特色和亮点,并常态化进行,如亲子共读孝道故事活动、爱心义卖、三月学雷锋月系列、感恩之旅亲子拓展、社区亲子志愿服务活动等。 二、下阶段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今后,我们将继续完善和深化德育与爱心教育,进一步挖掘节假日活动的德育教育内涵,每年在中小学校结合重要节日、纪念日及各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并逐步形成制度。在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同时,利用更多的途径进一步在全区弘扬奉献爱心、感恩父母、感恩社会的传统美德,有效地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我局将指导各学校加强校园爱心文化氛围的营造,创造整洁、优美、富有教育意义的校园环境,丰富学校的文化内涵,把与爱心相关的名人名言及故事、经典文学艺术等优秀成果引入校园,培养学生爱心,陶冶学生情操。 利用现有的学校和社区教师资源,整合区家庭教育讲师团、区关工委讲师团资源,积极与区团委和区义工联沟通,组织一支义务宣传活动队伍,探索组织开展各类型爱心教育主题班会、报告会、演讲会、朗诵会等各种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心德育教育。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奉献、爱心、互助、进步”的品格,通过讨论宣传、剖析反面典型、表彰模范人物等各种形式,培养广大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爱家爱乡、关心他人、自尊自爱的优良品质,对学生进行爱心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德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