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1年 > 2011年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把大石小学并入大石中心小学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一、位于番禺北部的大石中心小学和大石小学属于前后院的关系,仅一墙之隔,具备合并的便利性。

二、两家学校两套领导班子,造成管理机构重叠,管理成本浪费。

三、因为距离太近,课程管理、校运会安排不可能一致,导致噪音相互干扰,一家学校开运动会时,另一家学校会受到很大影响。

四、在若干年前,大石小学实行的是自然村提供财政支持,大石中心小学是靠镇和区财政,现两家均属区财政统筹,不存在财政供养困扰具备合并条件。

 

  法:

尽管两所学校招生范围有所不同,造成合并有一定难度,但短期内可以考虑先打通隔墙,合并学校名称,保留大石中心小学,取消大石小学名称;合并学校管理机构,节约教育管理资源。远期来看,可以实现彻底的合并。

问题答复:

民进番禺支部:

你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5号“关于把大石小学并入大石中心小学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解决大石中心区域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不足问题,2002年,当时大石镇政府选址重建了大石中学,将大石中心小学迁至一墙之隔的大石中学原址,在大石中心小学原址新办一所大石小学。目前,“大石中心小学和大石小学属于前后院的关系,仅一墙之隔”,因此,从地理位置方面考虑是“具备合并的便利性”。但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方面考虑,近期还不具备合并的条件。主要原因:

一是学校规模过大,合并不利于管理。2010学年,大石中心小学有42个教学班,在校生1869人,在目前我区公办小学独立校区在校学生人数位居全区第二位(仅少于富丽小学)。大石小学有33个教学班,在校生1463人,在目前我区公办小学独立校区在校学生人数位居全区第六位(排在富丽小学、大石中心小学、南村中心小学、新造中心小学、大岗潭山小学等5所学校之后)。如果将两校合并,则要开设70多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达3300多人。由于小学阶段与高中阶段(特别是与中等职业类)在教育教学管理上存在较大差异,如果较大规模的小学还是按一般学校标准设置管理人员,则很难管理到位。因此,两校合并后,只是减少了1名正校长,其他管理人员数量基本维持不变,管理成本减不了多少,反而学校的管理者因学校规模过大,需要花不少精力平衡各方关系,更难专心管理学校的教育教学。如果只是先“打通隔墙,合并学校名称”,学生在两校区之间相互流动方便,将给学校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

二是目前两所学校功能区域各自独立,在功能布局方面不利于两所学校的合并。由于这两所学校都是由旧校址改建而成的,虽然仅一墙之隔,但各自功能独立且不相连,如果两校合并,则同一所学校内的运动场、教学活动区、专用功能场室都分设为两个不同区域,不利于学校管理。如果要达到各功能区域分明,则必需花大量的经费进行大规模改建。

三是两所学校办学经费渠道存在差异,合并不利于发展。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我区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方面还未完全真正实行“以县为主的体制”。大石小学在创办之初就由招生范围所在的9个村派领导组成校董会,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学校的管理和重大事项的决策,并每年投入约100万元用于学校设备设施的添置及奖教奖学。虽然该校开办不足10年,但在校董会的支持协调下,教学设备设施不断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在该区域具有良好的声誉。因此,在现阶段继续维持两所学校独立性,有利于这两所学校的良性竞争,更有利于大石小学的发展,促进该区域小学教育的整体提高。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现阶段大石小学和大石中心小学还不具备合并的条件,但从长远规划,待条件成熟(学生人数大幅度减少)后,可以实现彻底的合并。至于两校因距离太近导致噪音相互干扰的问题,我局已要求两校统一作息时间,尽量避免相互干扰(由于学校运动会一般每学年只举办一次,因而造成的影响不会很大)。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