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建立城市“一卡通”,提升番禺城市品位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番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这几年借助大学城、广州南站、广州亚运会等优势, 以及丰富旅游和服务行业资源、国际展贸城、信息创意园、动漫基地等新兴产业的兴起,“两轴两带六组团多中心”的城市规划,使番禺成为“广州市现代化新中心城区”、“珠江三角洲交通枢纽”,“岭南水乡典范”的远景并不遥远,先进制造业集群、商贸、旅游、资讯综合服务中心、知识与创意产业基地的确立,也必将使番禺成为宜业宜居的生态文明城区。番禺的社会经济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其独特的个性和魅力。番禺是未来广州中心区。所以,番禺定位应该更具有前瞻性和超前性,尤其是代表未来生活的现代服务业。要打造宜居宜业城市,不应仅仅是硬件,还应该有软件,“一卡通”便是“软件”之一。 随着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社保卡、医保卡、停车卡、公交卡、电视卡、煤气卡、电费卡等关乎民生的各种卡孕育而生,市民手中的各种卡也多了起来,不少市民也已习惯于用卡消费。然而,各种卡在方便的同时也给市民带来一些麻烦。首先,装着这么多卡,使用起来不方便,而且缴付各种不同的费用要去不同的银行,各个银行或缴费机构之间,卡与卡之间不能兼容,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其次 IC卡系统建设需要大量资金,发行多张IC卡,也会导致社会资源重复消耗。 办 法: 推行城市“一卡通”,将各行业各部门的收费卡整合起来,“一卡通”是市民身份的电子凭证,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覆盖社保、交通、医疗等众多政府服务和社会服务项目,市民可以方便地刷卡看病、坐车、去图书馆借书,还能缴纳水、电、煤气等各种市政公用费用。一方面解决市民手中多卡不通用的烦恼,另一方面减少网络系统的资源浪费。“一卡通”工程还可以建立城市公共事业管理信息平台,将市民的生活信息和消费信息通过IC卡的使用进行数字记录和关联。同时还能建立一种提高效率、降低运行成本、便民利民的收费方式,为市民提供方便优质的服务。“一卡通”可以在全区建立统一的共享收费平台,真正打造数字化番禺,实现区委区政府制定的数字家庭的发展战略。 “一卡通”是建设数字番禺的重大信息化工程和便民利民工程,应用推广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组织领导,需要公用事业单位的积极配合。同时应加快“一卡通”的推广和宣传,并给予使用“一卡通”的市民予以一定的优惠,以吸引广大的市民乐于接受这一新生事物。 |
问题答复: | 麦子杰委员: 您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第134号“关于建立城市‘一卡通’,提升番禺城市品位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快推进我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步伐,深化“数字城市”建设,构筑“智慧番禺”框架,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我区“市民卡”工程项目建设,已将“市民卡”的发行列为2011年十大民生实事之一,加以重点督办推进。目前我区已经获得广州市批准为“市民卡”工程建设的试点区,同时区政府已经正式批准实施《番禺区广州市社会保障卡(市民卡)试点项目工作方案》,我区“市民卡”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我区“市民卡”工程建设的目标是:在原有电子政务建设的坚实基础上,在实现我区“市民卡”全覆盖、实现一卡多用的同时,完成区政府数据中心向区政府电子公务云计算中心的过渡,实现智能卡产业在数字家庭的较广泛应用,从而在个人、家庭、企业、社会服务等四大领域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突破。 由于广州市规定在全市范围内,统一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推进全市“市民卡”工作的开展,各区(县级市)不得以任何形式发放其他各类同类性质的卡。因此我区“市民卡”工程建设纵向贯穿市、区两级管理部门,横向整合多种服务渠道与多类商业合作伙伴,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复杂,特别是我区在实施“市民卡”工程时,必须征得广州市同意批准后方可实施。因此对“市民卡”工程实施进度带来一定的影响。 《番禺区广州市社会保障卡(市民卡)试点项目工作方案》已经提交广州市审定。如获广州市批准,我区将在下半年开始全面启动“市民卡”工程建设工作。2011年首期计划覆盖我区的户籍人口,并在2012年实现覆盖至本区参保的非户籍人口,全面满足政府公共服务、公用事业服务、商业服务以及金融服务等四大领域的市民服务应用需求,实现一卡多用,促进信息为民服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市民卡”工程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