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体系中人才问题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医疗卫生事业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其目的就是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实现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体系,是我们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有效途径和方式。 当前医卫服务体系城乡存在严重不平衡,无论从资源、资金、制度、人力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距。在实施城乡一体化过程中,资源、资金、制度等方面政府已下大力气狠抓,最主要的还是一个人才问题,因为医改的成败,参与其中的人才始终是关键。人才支撑受政策、市场、资金、激励及教育培训、服务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这使得医务工作者多向大城市、大医院流动,而农村、乡镇、社区则缺医少药。 办 法: 一、互动、帮扶机制 (一)专家服务基层、服务社区农村,多点执业。 (二)城乡医院共建,为社区农村医院培养优秀医护人员。 (三)加强社区农村医疗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建立人才库,打造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队伍。 (四)“医生支医”:派选大医院高年资医生定期到社区农村“支医”。 (五)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锻炼。 二、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落实编制问题。 (二)落实待遇问题。 (三)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措施。 |
问题答复: | 民革番禺总支: 你们提出的区政协十二届六次会议委员提案第23号《关于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医疗体系中人才问题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立互动、帮扶机制方面 我区卫生系统在加强社区农村医疗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储备,建立人才库,打造高素质的医务工作者队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配套出台了系列文件。 二、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方面 (一)落实编制问题 1、综合性医院与基层医院编制落实问题。现行综合性医院人员编制标准是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2007年3月,我区根据上述文件并结合1989年12月卫生部《医院分级管理办法(试行草案)》有关规定,对区中心医院、何贤纪念医院、区中医院和区第二人民医院4间医院进行了人员编制核定。近两年根据区中心医院和区中医院的实际需要,对区中心医院人员编制进行了调整,拟在区中医院改扩建后重新核定编制。 市桥医院、沙湾人民医院、石楼人民医院、大石人民医院、石碁人民医院、鱼窝头医院、东涌医院、灵山医院、新造医院、化龙医院、榄核医院、钟村医院、南村医院等13间医院属镇(街)卫生院,2007年3月,我区按省编委《广东省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标准(试行)》,根据服务人口数、年门诊量、年住院量、防保工作量等指标核定了编制。 新沙医院与岐山医院作为区全额拨款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编制暂时不变。 目前, 区卫生局正在根据《广东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标准》(粤机编办〔2011〕36号)制定番禺区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核定方案,在区编委办对方案通过审议通过后,将对区内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进行重新调整。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编制落实问题。2010年底,番禺区共建有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桥街北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桥街东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桥街西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桥街西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东环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沙头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钟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石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洛浦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龙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谷围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公立医院共派遣在编人员572人分配到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根据《关于核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编制的意见》(穗编字〔2010〕222号)中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每万名服务人口数配备2-3名 目前,番禺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分配方案正在征求区编委办意见过程中。 (二)落实待遇问题 医务人员确实存在责任与收入不匹配的现象,一直以来我们努力地通过社会及其他手段来提升医务人员的社会价值,政府投入不断调整。据省、市、区人社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医改的工作要求,我区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绩效工资水平参照本地区事业单位及结合本系统的平均工资水平,根据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绩效考核等方面因素,逐步提高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 (三)完善基层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保障措施 为更好的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卫生人才,区卫生局还制定了《广州市番禺区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简化程序招聘高级人才方案》(番卫〔2010〕60号)和《番禺区卫生系统引进高级人才配偶就业的优惠办法》(番卫〔2010〕80号),进一步畅通人才引进渠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稳定人才队伍,提高我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的素质。 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中绩效工资分配工作的开展与实施,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基层与一线医护人员倾斜的收入分配标准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工作。并力争通过3-5年时间,使我区卫生系统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达到广州市医疗卫生机构的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比例核定数的90%以上,充实卫生队伍人才。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医疗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