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解决桥南街停车难问题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机动车数量日趋增加。据统计,目前,我街所辖区域机动车数量已达16401辆,而现有各类停车场和车位紧有11877个,严重不足,每日至少有4524辆机动车根本无车位停放。高峰时段,南华路、顺宁路、南城路、哈街等乱停放现象尤其严重,停车难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建议: 1、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及村居内街巷应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规划相应的停车位,以缓解停车场和车位不足问题。 2、提高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标准。凡新建项目一定要结合人防要求,统一建造地下停车库,既可利用地下空间,又可解决停车和人防问题。 3、提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兴建现代化立体停车场和车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车主将车辆交专业停车场保管。 4、加快改善旧城区的配套设施。 对原有不合理、旧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进行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型现代社区,或对可以整治、修改的社区进行修整,最大限度增加配套停车位。但这需要政府对旧城改造出台政策,被改造地块的居民要给予大力支持,使政府和开发商能够在旧城改造都受益等才能实现。 |
问题答复: |
陈红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解决桥南街停车难问题的建议的议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在不影响正常交通秩序的情况下,市政道路及村居内街巷应在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下规划相应的停车位,以缓解停车场和车位不足问题”的建议: 针对桥南街停车难问题,我区公安交警部门将规划在部门车流量较少的市政道路上设置路内停车位,并全力配合桥南街在内街内规划停车位。 路内停车位是在路外停车设施未能满足周边群众需求的情况下,作为一种调节停车问题的有效补充手段,在增加停车位的供给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作为一种占用道路资源设置的临时停车位,其设置也容易导致道路的拥堵,只能作为解决停车难问题的一种过渡性的手段。 二、关于“提高停车场规划和建设标准。凡新建项目一定要结合人防要求,统一建造地下停车库,既可利用地下空间,又可解决停车和人防问题”的建议: 2007年以后,规划部门对建设项目停车配建的规划审批标准已按照《广州市停车配建指标实施检讨》执行,相对原有停车配建指标,新指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12年7月1日,《广州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开始实施,进一步提高了住宅建筑工程的停车配建标准,在新建项目的规划审批中按上述标准执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停车难"问题。 三、关于“提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兴建现代化立体停车场和车位,鼓励和吸引更多的车主将车辆交专业停车场保管”的建议: 近年,我区一直将解决停车难问题作为区政府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并加大了政府财政扶持力度,相继建成了光明南、富华西等公共停车场。但受制于用地资源紧张,停车收费标准偏低而难以吸引社会投资等多方面原因,路外大型停车设施的建设仍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区交通部门将继续积极会商桥南街,充分发掘可利用的地块资源,并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加快桥南街停车设施的建设。 四、关于“加快改善旧城区的配套设施。对原有不合理、旧的、配套设施不完善的社区进行改造,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新型现代社区,或对可以整治、修改的社区进行修整,最大限度增加配套停车位。但这需要政府对旧城改造出台政策,被改造地块的居民要给予大力支持,使政府和开发商能够在旧城改造都受益等才能实现”的建议: 我局对该建议表示赞同,通过对旧区的改造,整合土地资源是彻底改变旧区配套设施不足的一条可由之路。桥南街大润发超市、哈街等商业项目的开发建设模式正式这方面很好的范例。我局将积极配合开展好旧区的改造,并在改造过程中合理引导停车设施的建设。 非常感谢您对桥南街停车难问题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