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加快完善大龙街新桥涌整治工作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案由: 为了全面推进河涌综合整治,我区于2007年初专门成立了“惠民一号”办公室,并计划用10年时间,总投资105亿元,打好河涌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其中主要包括控制工业污染源、截污治污、水利工程建设、岸上市政设施和绿化景观建设等四个方面。 大龙街新桥河涌全长3.2公里,经雁洲涌流入市桥水道,是大龙街以及石碁镇农业灌溉和排洪排涝的主要河道。2005年底,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水利局(现时区水务局)的大力支持下,新桥涌被纳入我区第一期河涌清淤工程进行了疏通治理,这是上级党委、政府改善环境、关注民生的又一重大体现。但由于新桥涌上游接通茶东、桥山、文边、新水坑、旧水坑、坑头、七星岗、金山大道等区域的水源,而上述地区工厂企业产生的大量工业污水和居民的生活污水,未经净化就直接排放到新桥涌,最后经雁洲水闸口流入市桥水道。尽管之前有关部门已经对新桥涌进行了整治,但从清淤效果来看并不明显。如今五年过去了,新桥涌又逐渐恢复了“原貌”,甚至出现一天变换几种颜色的“惨状”,群众都无奈地戏称新桥涌为“变色龙”。这些未经净化的污水,不仅严重污染了新桥涌,而且严重危害到新桥涌两岸居民的身体健康,更加重要的是污染了石碁自来水公司的取水口和石碁、大龙两镇(街)的饮用水源,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建议: 1.治污先治源。要想全面实现“水清”的目标,就必须先治理源头的污染企业,并且对新桥涌及上游全段进行全面截污,然后再巩固清淤效果。 2.“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五大标准之一。亚运期间,我区有多条河涌新建了仿古石栏杆,既美观又实用。而新桥涌中已清淤的1.9公里正好横穿大龙街新桥村住宅区。为进一步提高新桥涌的排涝排污效果,还居民一个干净、舒适的自然环境,建议尽快将已清淤的新桥涌河段进行两岸砌筑石堤和栏河花板,以美化村容环境,争取早日实现“堤固、水清、岸绿、面洁、景美”的河涌整治目标。 |
问题答复: |
周炽祺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第119号“关于加快完善大龙街新桥涌整治工程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大龙街新桥涌全长3.2公里,由北向南经雁洲涌流入市桥水道,是周边区域主要的农业灌溉、排洪排涝及纳污水体。其纳污范围包括旧水坑村、新水坑村、茶东村、傍江东村、新桥村、文边村和南村镇坑头村等。区域内10多万常住人口产生的生活污水和企业产生的工业废水均排入新桥涌,对沿线居民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要解决河涌黑臭、污染环境的问题,必须开展截污治污与河涌综合整治工作。 一、加大工业废水监管与查处力度。区环保局一直十分重视河涌水环境保护工作,把保障河涌水环境安全作为主要任务之一。环保局对新桥涌纳污区域内的重点污染源涉水工业企业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执法人员保持每月不少于1次的日常巡查,并与节假日、夜间突击检查相结合,定期对涉水工业企业向外环境排放的污水进行采样监测,严厉打击企业超标排放废水等违法排污行为。在日常监管过程中,环保局发现部分小型印花、漂染、洗水企业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新桥涌,是影响新桥涌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工业污染源。近年来,环保局多次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各项水环境质量保障执法专项工作,着力严查涉水工业企业违法排污行为,重点排查打击印花、漂染、洗水、金属表面处理等小作坊企业。在新桥涌纳污区域内,环保局对多家违法排污企业进行立案处罚,并通过与镇街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行动,清理取缔了一批印花、漂染、洗水、金属表面处理等小作坊企业。 今后环保局将继续对新桥涌纳污区域内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加强监督检查,督促企业做好污染物治理工作,保持高压态势,不定期组织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违法排放工业废水的行为。结合全区的小作坊企业污染整治行动,环保局将密切联系相关镇街,着实推进新桥涌纳污区域内印花、漂染、洗水、重金属排放等小作坊企业的排查、整治工作,从源头上进行堵截,以保障新桥涌的水环境质量。 二、加大污水收集与处理力度。按规划,新桥涌属于我区前锋污水处理系统纳污范围。该河涌被市莲路分为南北两段,目前市莲路至清河路段沿河两岸已铺设了污水主干管,沿线污水收集后经清河路主干管输送至前锋净水厂;市莲路以北河段两岸的污水管现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将由区基建办代建实施,我局将督促有关单位尽快实施该工程。 三、加快河涌综合整治进度。我局正在开展雁洲涌(新桥涌、茶东运河)整治工程的前期勘测设计工作。对议案中提到的“已清淤的新桥涌河段进行两岸砌筑石堤和栏河花板,以美化村容环境”的建议,我局将在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并征询专家和属地意见,综合各方意见后实施整治。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水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