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净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时有群众反映我区不少学校周边环境堪忧,黑网吧、赌博机、勒索、占道摆卖、学校周边士多超项目经营熟食,向学生兜售三无产品等……包围校园的不良因素,时刻威胁着孩子的健康和安全。为此,建议 “净化校园周边社会环境”,还孩子们一个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建议1:加大“黑网吧”从业者的法律风险,加大“保护伞”的政治风险。 “黑网吧”存在巨大暴利。而对其相应的打击,无论是从几率上还是处罚力度上,都不至于对庞大的从业者伤筋动骨,更有的是找找人就“摆平”了。 由于种种原因有法不依者,有案不立者,是否受到追溯倒查?对于玩忽职守者,我们是否真的大动干戈动用纪检、监察部门,甚至是检察院介入严查?若对相关责任人实行“零容忍度”的态度管理,各职能部门的效率会大幅度提高,恐怕“黑网吧”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 建议2:将多头管理改为由一家单位全权负责。 文化、工商、公安、城管多部门共同管理“黑网吧”,结果哪一家都不承担责任。这给互相推诿找到很好的借口;由于工作性质和分工不同,在针对“黑网吧”进行统一行动时步调也很难一致,甚至个别因利益驱使,出现通风报信使行动流产。如果大家统一思想,其他职能部门签署执法委托书,把打击工作交由一家管,恐怕效率会更高。管不好时,上级部门也能明确知道,板子该落在谁屁股上。 建议3:加大对学校周边士多以及无牌熟食小贩不定期进行专项执法检查,发现问题马上进行处罚取缔,或责令其停业整顿,以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
问题答复: |
李国良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代表建议第93号“关于净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的建议”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净化学校周边环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持续的时间长,涉及的职能单位多。为此,我区自2004年已建立学校及周边综治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一直以来,我们始终依靠和发挥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召开会议,及时通报情况,商讨对策,开展联合整治。新学年开学,区综治、公安、教育等部门多次开展联合整治行动,从严从快净化学校周边治安环境;区卫生局积极强化管理,认真做好各种流行疾病防控和校园卫生综合监督;区建设局积极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文化、工商、综合执法等部门整治取缔校园周边黑网吧和无证摊贩;区司法局推进法律咨询援助进校园,团区委牵头成立区防控未成年人犯罪领导机构,宣传、新闻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各部门通力协作,为净化校园周边环境、维护正常教育秩序、保障师生安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关于“黑网吧”打击整治工作 2009年6月,根据广州市委宣传部《网吧整治管理工作协调会议纪要》(穗宣会纪〔2009〕18号)、广州市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的《广州市〈深入开展全市网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穗文管〔2009〕6号)精神,将“黑网吧”重新移交工商部门作为执法主体进行查处后,区工商分局在区文管办的牵头组织下,在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积极配合下,作为执法主体开展查处取缔“黑网吧”工作,特别是对学校周边的黑网吧做到发现一家查处取缔一家。2011年查处取缔“黑网吧”30家,查扣用于非法从事互联网经营的电脑520套;今年1月至7月26日,查处取缔“黑网吧”24家,查扣用于非法从事互联网经营的电脑345套。 在大力打击“黑网吧”的同时,切实加强宣传舆论和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举报“黑网吧”工作,并充分发挥《番禺日报》、番禺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宣传作用,及时对“黑网吧”整治工作进行跟踪报道,并有针对性地对“黑网吧”查处情况进行曝光,对“黑网吧”经营者起到震慑作用。另外,利用街道治安协管员在执行日常治安协管任务的同时,对辖区内“黑网吧”进行摸查和举报。同时,加强对青少年的宣传教育。正确引导青少年远离“黑网吧”,在学校、家庭文明上网,要求家长配合有关职能部门对“黑网吧”的监督管理工作,并教育子女树立网络完全意识,正确引导孩子远离“黑网吧”,规范子女的上网行为。 自打击黑网吧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区扎实开展了整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正如您在建议中反映,我区“黑网吧”问题还未能根治,一方面,随着执法部门查处力度的不断加大,“黑网吧”分布在“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和“外来人员聚集地”,经营活动走向地下并越来越隐蔽,执法取证困难;另一方面,在执法上需要部门联动,进行全方位整治。为此,下阶段,我区将进一步加大力度,务求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有效的联合监管机制。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积极开展整治管理工作。各镇、街按照《广州市〈深入开展全市网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实施细则》的要求,成立网吧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公安、工商、文化等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联合行动队,开展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网吧专项整治行动。 二是加强出租屋管理,落实出租方和村(居)委责任。村(居)委会熟悉本村的出租屋数量、分布、去向和用途,对本村黑网吧第一时间发现和上报,同时配合执法部门,加大对出租方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为“黑网吧”提供经营场所的出租方。在严厉打击“黑网吧”的同时,采用疏堵结合方式,按照相关法规的要求放宽网吧设立场所的准入条件,鼓励正规网吧业主向外来人员密集“黑网吧”较多的地区搬迁,满足群众要求。 三是加强运营商监管,明确运营商源头控制的责任。“黑网吧”本质上是互联网终端服务场所,我们将督促网络运营商强化技术监测手段,对疑似黑网吧(非正常时间大流量的机构用户、非正常流量的个人用户、曾为黑网吧业主的用户)的相关信息及时函告区文管局,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整治行动。 四是建立“黑网吧”投诉处理和举报奖励机制。设立“黑网吧”举报投诉专线电话,并安排专人负责登记统一将“黑网吧”线索材料下发给各镇、街网吧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进行查处取缔。区文管办设立“黑网吧”举报奖励基金,对经查实的“黑网吧”线索举报人进行奖励,原则上根据查实的经营规模、经营时间、经营所得额确定具体奖励金额。 五是加强新闻曝光和舆论宣传。通过各种新闻媒体,爆光非法经营者,加大打击“黑网吧”宣传力度,并向社会公布投诉举报电话,鼓励广大群众积极举报“黑网吧”,形成群防群治的声势。加强“农家书屋”“绿色网园”的管理,充分发挥作用,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稳定的环境。 二、关于校园周边综合整治工作 对于校园集体食堂和周边食品安全问题,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各有关职能部门一直将其作为食品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每学期初都与区教育局联合发文,组织各镇街食安办开展联合检查,规范学校食堂和周边餐饮店的经营,确保师生餐饮环节食品安全。同时,在高考、中考等大型考试或活动中,专门安排工作人员在供餐食堂驻点监督,并加强对周边餐饮店的巡查。今年以来,已对2间存在较大风险隐患的学校食堂进行处罚,对学校周边无证经营的餐饮单位坚决进行取缔。 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把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作为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在年初制定了《2012年度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工作方案》,要求各镇街中队充分运用各种管理执法手段,上下联动、横向联合、协同作战,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落实校园周边市容环境的常态化管理。各镇街中队紧密结合创文检查、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创卫迎复审、创模复核迎检等市容环境整治中心工作,坚持以日常管理为根本,以集中清理整治为手段,迅速组织力量,重拳打击学校周边各类违法行为,严防严控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无证或占道经营商铺、乱摆卖流动商贩、工地施工、沿街搭建装修、泥头车违规上路及漏洒污染等产生环境噪声及扬尘污染的违章行为。同时,在巡查整治的基础上,结合“关爱孩子月”等与校园生活息息相关的主题实践活动,积极开展动员宣传,明确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的目的、任务,介绍开展行动的相关情况,宣扬整治工作取得的成绩,为全面落实整治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查处乱摆卖1867宗、占道经营1092宗、乱堆挖94宗、乱搭建乱设置广告牌及飘篷等125宗、乱吐乱丢乱倒垃圾17宗、乱拉挂237宗、乱张贴1191宗、其他36宗。 下阶段,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分局等单位将继续组织力量,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和巡守结合、教罚结合的长效管理要求,抓好净化学校周边环境的各项工作,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治成果,全面营造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 三、关于校园及周边安全维稳工作情况 我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安全事故,创建安全、文明、和谐校园。 在区教育系统内部,各单位不断强化落实管理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分级成立教育系统各单位维稳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各级教育部门分别与所辖中小学校、幼儿园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完善长效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构建安全管理网络。教育系统与各职能部门紧密联系,完善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全区210多所公办中小学校均聘任了法制副校长,要求所有校园在校门旁设立投诉、咨询电话,动员职能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密切配合。此外,落实了校门保安人员配备,区校安大队每天派驻校园安保、周边巡查力量990人,建设了视频监控、24小时红外线监控、新型门禁信息系统,并与辖区派出所联网建立联动报警系统;校车加装了GPS行车记录仪,一些幼儿园还投入资金在校车上安装幼儿接送打卡机;在校门和校车设置警示标志和投诉电话,等等。三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充分利用校园各种宣传阵地和现代教育手段,尤其是在新学期开学初、重点时段如每年3月“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综治宣传月”和“5.12全国防灾减灾日”、“11.9消防日”期间,通过校园网、广播、墙报、班级会、专题实践演练等活动,对师生开展安全、法制、卫生等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了安全检查制度,在开学前后、期中、期末及重大节庆等都组织全面检查,整改排除事故隐患。协同区(镇、街)卫生防疫及食品卫生监督机构,认真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及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管。四是创建示范学校,以评促建,以建求效。目前,我区创建了区级以上安全文明校园94所,其中由省、市综治委评定的省、市安全文明校园达24所。2010年以来,仲元中学作为全省3所、广州市唯一的一所学校被公安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消防安全教育示范学校”称号。市桥西丽小学、大岗中学分别创建为省、市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市桥东兴小学创建为广州市应急管理示范学校。此外,还有创建禁毒教育示范学校27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17所,反邪教警示教育示范学校2所。 区公安、司法、综治部门亦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区公安部门认真落实《公安机关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八条措施》的要求, 主动加强与各学校、幼儿园的沟通联系,加快对各学校和幼儿园警务室的建设工作,对还没有建设警务室的学校和幼儿园,由派出所派驻警力,做好校园治安防范工作。加强学校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工作,确保师生上下课期间的人身安全和交通安全,同时在周边环境较复杂地段增设巡逻签到岗点。着力加强校园内外及周边路段监控摄像头的建设,确保“天眼”监控范围覆盖校园周边每一条道路,每一个角落。同时,在校园周边增加着装警员、警车与便衣警察巡逻,切实防范各类刑事、治安案件的发生。今年上半年,区公安部门在校园安保工作中共出动警力9406人次、保安5882人次。在联合整治行动中,清查出租屋4万多间次、校内外来暂住人口4680人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22宗,治安案件223宗,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807人;取缔台球室7间、网吧11间。通过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的各类安全隐患不断消除,校园内部安全管理逐步规范,周边环境明显改善。 下阶段,我们将继续强化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进一步做好学生安全事故的防控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重视组织领导,建立领导定期研究安全工作制度,建立每月安全形势分析和预警机制。按规定配备专职门卫和保安人员,同时健全完善出入人员登记制度,配备电子记录管理系统。二是进一步加强校外周边综治联防联动,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立体化教育网络,加强学校与职能部门、与社区、与家长群众的沟通联系,广泛争取支持,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和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效。三是进一步加强教育,提升防范水平。指导学校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特别是以多种形式加强学生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演练,将安全教育融入、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净化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