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 题: | 关于优化广州南站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议 |
问题内容: |
一、背景 广州南站位于广州市番禺区钟村镇石壁村,是一个集城际铁路、高铁、地铁、公交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交通枢纽,总建筑面积48.6万平方米,作为武广高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里北上的高铁列车目前已连通长沙、武汉等多个城市。此外,在建的京港高铁、贵广铁路、南广铁路、广佛肇城际轨道交通也在此交汇。 广州南站已成为“新广州”的重要门户和城市形象窗口,在广州的对外交流和现代商贸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对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城市资源,应高水平推进配套设施的建设、高要求管理运营,充分发挥广州南站的辐射潜力,提升广州城市功能和实力,造福广大市民,方便八方来客。 二、南站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广州南站2010年1月30日投入使用,广大旅客普遍认为南站的内部环境,硬件设施比普通火车站档次高许多,可与机场环境相媲美。现广州南站每日发出武广高速列车88对,广珠高速28对,平均每10分钟一趟,准时到达率接近100%,到站时间可精确到分。 由于高铁车站环境好、列车快速准时、舒适、发车密集,候车时间少等优点符合企业中高管理层、技术人员、教师、医生、律师等中高端人群对时间和效率的要求,为他们日常商务出行多了一个选择,成为除节假日高峰阶段以外高铁日常运营的主要客流,因此如何更好的服务中高端人群是广州南站的重点。 目前广州南站中高端旅客进站主要使用设在二楼东、西两个平台的快速高架桥,出租车、社会车辆直接可将旅客送至进站大厅,非常方便。但是在东西两侧的出站口没有设立快速离站通道,旅客下车后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找车、等车,相比机场非常不便。 为此建议:如下图示增加两条旅客快速离站通道。
如图一示:在南站南路和北路增加路口,结合周边实际建设及道路的情况,围绕现有东、西两个站前广场和道路增加两条“几字型”双车道单向行驶线连接南站南、北路,方便社会车辆快速进出接站。
以南站东广场为例,在站外地铁口的东侧,距离车站出口约55米的地方修建南北向的快速通道,设置停车带及雨棚方便接站车辆及乘客。 为避免这两条通道因停靠过多社会车辆造成拥堵,可规定进出这两条单行线的最长时间(15分钟内必须离开),超出规定时间的须缴纳一定停车费,以控制车流量。 为进一步方便乘客,可在站内及站外广场的显著位置增加提示标识,使接站的社会车辆向出站旅客准确的提供接站地点,方便旅客快速离站。 希望广州南站能尽快完善各项配套设施的建设,向前来搭乘高铁的旅客提供全方位人性化服务,展现广州新门户的形象。 |
问题答复: |
吴松代表: 您提出的区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74号“关于优化广州南站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议”已收悉,结合广州南站地区管理实际,现答复如下: 一、目前前往广州南站接站的社会车辆或出租车可经由南站两个地下停车场(南停车场和北停车场,距站内售票厅约100米,可提供停车位约3400个)快速接站。此外,广州南站汽车客运站工程已由市交委负责组织实施,预计2012年底完工,2013年初投入使用,届时将更好地实现高铁、客运、出租、地铁等多种交通方式的零距离接驳,旅客出行更为便利。 二、目前广州南站日均旅客到发量达约10万人次,广州南站东、西出站口前广场是旅客出站的主要通道,也是发生应急事件时进行旅客疏散的重要场地,如在站前广场设立快速离站车辆通道,将在一定程度上阻隔旅客疏散通道,也为旅客进出南站带来较大安全隐患。因此,该接站车辆通道的设置需慎重考虑。 三、为进一步方便旅客进出广州南站,我管委会已积极联同市土地开发中心、市交委、区交通局等部门,在南站核心区主干道以及南站东广场增设了关于停车场、东出发平台、西出发平台、海怡大桥等的指示牌。南站站内亦完善了往停车场、公交客运站场、地铁站的指示,为乘车旅客和接站人员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随着广州南站地区的发展,我管委会将积极配合市、区相关职能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旅客群众出行需求,不断完善广州南站地区交通配套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为广大旅客群众营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广州南站地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和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