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2年 > 2012年政协十三届二次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保护和开发石基官涌村“麦华三故居”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根据广州市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重大文化工程建设方面,“十一五”期间,我区积极完善城乡文化基层设施,在这基础上我建议番禺作为岭南文化和广府民间文化的孕育和涵养之地可依托历史文化资源建造一系列历史文化名人故居陈列馆、历史名人文化广场、名人雕像建造,以促进传统文化传承、发扬和丰富群众文化内涵。以麦华三故居为例,希望政府有关部门着实给予支持。

出生于石基官涌村的著名书法家、理论家、及书法教育家麦华三先生(1907-1986)生前为广州大学、中华文化学院、华南联合大学等学院教授、广州美院副教授,兼任广东省文史馆馆员,曾任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其一生致力研究书法艺术,自学成才,勇创新体,书法学术影响广泛深远。麦先生在教育方面更以无私奉献之精神培育大批书法人才,桃李满天下,实为现代岭南书坛奇葩。

 

  法:

一、申请作为文物保护单位

社区文化是公益性文化,政府是社区文化的建设主体。当前我们要深刻认识繁荣发展社区文化在建设先进文化、满足市民文化生活中的时代意义,进一步明确政府和社会在建设社区文化中应担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增强做好社区文化工作的自觉性。同时,我们应加强文化建设规划,作为建设公共文化配套设施。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象规划社区学校和医院一样,有远见地布局文化设施,真正做到农村社区也应有文化设施的一席之地。

位于石基官涌村的麦华三故居为艺术大师麦华三的出生地,并在此成长生活多年,直至20多岁离开。周边环境对他以后的成长和艺术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该故居可以探寻儿时的麦华三成长历程。

二、复原、收缮故居,并利用故居部分作为陈列馆

麦华三故居现在空置破环,经历着风雨的考验,没有得到妥善的保护,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不复存在。建议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学者论证陈列馆建造必要性和可行性(当然还要广泛征求市民意见)。

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麦华三生前故事、照片、遗存等,丰富陈列馆内容,加深对麦华三的认识和怀念。通过文字、图片、影音等多媒体方式展示麦华三生平事迹。

三、鼓励利用周边空地改造为麦华三文化广场作为该村的文化阵地作为农村社区的文化设施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逐渐增大。近年来,官涌村经济不断发展,外来人口不断涌入,对基础文化设施资源需求增大,迫切需要更多的文化场所,从事文化活动。以麦华三故居为中心点,建设一片文化功能区域,利用周边空地改造为麦华三文化广场,让群众在此自娱自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同时广场上还可建设文化长廊或展览长廊,广场中建造名人雕像。文化长廊或展览长廊可作为文化交流的平台,书画等艺术品展示有利提高群众审美素养。利用本土文化魅力,凝聚外来文化精英,增强外来务工人员的归属感。

四、作为教育、承传历史文化精髓的基地

麦华三是著名书法家、理论家、及书法教育家,生平事迹彪炳史册,他不遗余力的教授书法艺术,把文化融入到教育中,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后辈学习。通过参观,感悟他的先进事迹,可以学习他勤学苦练,钻研艺术,甘于奉献的精神。麦华三是土生土长的番禺人,组织学生参观,可增强青少年一代的荣誉感,引发他们对学习艺术的热情。

可将麦华三故居建设为书法艺术教育基地,作为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弘扬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推动我区书法名区建设。

问题答复:

邱绮文、何穗鸿委员: 

     你们提出的关于“关于保护开发石基官涌村麦华三故居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麦华三故居已做为文物单位进行登记保护

收到提案后,区文物办立即派专人对麦华三故居进行实地调查,经查:现官涌村内保存有二处麦华三故居,一处位于村内麦大街下十巷1号,一处位于麦上街三巷5号。麦大街下十巷1号由于年久失修,建筑已大部分倒塌,现仅存一米左右高的青砖墙体,杂草丛生;麦上街三巷5号是麦华三父辈留下来的清代民居建筑,一厅一室,门前有一小花园,屋后有一块空地(2011年由其后人建成为一座四层楼的现代楼房,被用作陈列馆(命名:万简楼),展示麦华三的真迹作品,以及珍贵文物的复制品,并安排了专人负责日常管理),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这是麦华三出生地,并在此长大成人。另与5号民居相邻有一同形制的古民居,并且共用一墙,连为一体,现为麦华三堂兄所有,实际上这两间民居原是同一建筑,后来分为两兄弟居住。综合实地调查和对其后人的走访,按照文物登记的要求,区文物办决定对麦上街三巷5号麦华三出生地的一厅一房按名人故居作为文物进行登记,纳入《文物法》的保护范围。麦大街下十巷1号由于建筑主体已不存,文物价值亦不存在,故不做为文物进行登记,但建议其后人按原貌进行修复,可做为陈列展示场地。

二、番禺区文物办、番禺博物馆对万简楼的陈列与利用进行帮助

  经过实地调查,麦华三故居空地建成的陈列馆“万简楼”在其后人的努力下,现举办了麦华三事迹和作品陈列展,并计划开展一些活动,对中国书法艺术进行宏扬。区文物办和番禺博物馆将大力支持该类活动,协助其丰富陈列展示的内容、提升展览的档次,拟将博物馆的有关展览送展。

    三、当地政府部门采取措施对麦华三故居进行保护和利用

2012年初,石碁镇委、镇政府组织宣传办、农村办、教办、文体中心、官涌村“两委”等相关部门多次到官涌村麦华三故居进行现场考察,并召开现场研讨会,达成了一致的意见:一是利用周边空地改造成为麦华三文化广场,计划纳入“双百共建”项目进行申请,并分三期完成;二是打造文化长廊,展示名人作品;将麦华三作品雕刻成碑,建造“碑林”;三是增建健身途径,提供休闲锻炼场所。目前这项工作与村内小学改造相结合,正在推进中。

四、文化和教育部门将麦华三故居纳入书法名区建设计划

    当前,我区正在大力推动书法名区建设,区文广新局拟将麦华三故居作为一个书法创作和展示基地,推动这项工作。区教育系统正以“上品教化”理念为指引,全力推进现代岭南校园文化体系的建设,借这个时机,将指导属地部门和中小学校充分利用好麦华三故居这一资源,为青少年学习书法搭建平台,推动我区书法名区建设。

非常感谢你们对我区文化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