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语言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议案(建议)提案处理 > 2012年 > 2012年政协十三届二次提案

议案(建议)办理

标 题: 关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的建议
问题内容:
  由:

通过举办亚运会,我区已形成了浓厚的全民健身运动氛围。在后亚运时代,我们应利用好这一有利条件,充分发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全民健身活动中来。为了更好的做好全民健身工作,我们应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建设,提供好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

 

  法:

一、加大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发挥体育彩票公益金资金优势,购置全民健身路径器材。以住户超过300户的居民小区为圆点建设公益性社区公共健身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健身器械并加强管理,形成一个区一级的健身场地可控体系,进而形成“运动就在家门口”的有利条件;

二、是要加强体育设施管理。公共体育设施应该是三份维修七分保养,必须加强该设施的维护。要明细设施对外开放时间,完善管理制度,确保使用规范化、制度化;

三、是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要通过宣传板报、小区告示栏等各种方式深入社区和村委宣传群众体育,提高全区市民的科学健身意识;

四、扶持和鼓励健身行业发展。对投资兴办各类健身场馆的投资事项要优先审批、政府关怀、政策支持,让民办健身场馆成为公共体育设施的有机补充;

五、建议在社区居民中挑选义务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居民的健身提供正确的指导。可组织专家团队讲座,组织体育教师、体育系统的相关人员和行业协会的专业人员和卫生系统的医生、护理人员等进行现场指导等。

问题答复:

 

孙俊杰副主委:

您提出的关于“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全民健身的建议”的提案,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十一五”期间,我区加大基层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投入,共投入体彩公益金1193万元,引导、带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投入超过5000亿元建设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体育设施,建成健身路径155条、篮球场133片,及一批全民健身广场和健身苑。大力推进学校等单位的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全区中小学校符合开放条件的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达100%。至2011年底,全区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率达到90%,全区90%以上行政村建有标准篮球场,全区人均公共体育用地面积达0.68平方米以上。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年,我区将强化对社区体育的投入和管理,促进社区群众体育事业更快发展。目前主要正在开展如下工作:

一、加大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财政投入。我区将全民健身工作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逐年增加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基础设施和重大全民健身活动的经费投入。体育主管部门使用的体育彩票公益金,要根据国家规定按不低于60%的比例用于全民健身事业,并加强监督管理。街、社区要有针对性地设计安排发展全民健身的工程项目,并纳入本地的民生工程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予以重点保障。

二、着力提高体育基础设施存量和现代化水平。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充分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的投资引导作用,着力推动各类基础体育设施建设,真正实现“健身就在家门口”。以规划的前瞻性、布局的分散性、建设的实用性、功能的多样性、管理的科学性、使用的效益性为原则,进一步完善区、街道(乡镇)、居委会(村)三级体育设施网络。充分发挥亚运场馆全民健身功能,实施番禺全民健身精品工程。加快推进“融体于绿”工程,结合城市绿道建设,在绿道周边和全区免费开放公园建设与周围景观融于一体的体育设施,做到“健身就在绿道上,健身就在公园里”。加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管理,出台《广州市番禺区公共体育健身设施管理和维护办法》,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的改造和修缮力度,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资金中切块单列做好保障。挖掘潜力,积极推动社区辖内机关、学校等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进一步增加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的体育设施供给,形成形式多样、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体系。

三、着力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充分发挥成功举办广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后续效应,大力宣传《广州市全民健身条例》和《广州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年)》,切实推动我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全民健身法规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通过举办体育赛事,开展各类群体活动,开办健身知识讲座,开展国民体质监测、科学健身免费咨询,开设科学健身指导专版专刊专栏等方式,宣传普及全民健身新知识、新方法、新举措,帮助市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健康的生活观和科学的健身观,增强广大市民的体育意识,使健康第一、科学健身、文明时尚的生活理念成为社会共识。

四、着力健全全民健身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健全以政府为主导,职能部门为主力,单项体育协会为主线,体育俱乐部和区域站点为基础,学校、社区、乡镇为重点,基层专(兼)职群众体育干部、社会体育指导员两支队伍为骨干、全民健身服务志愿者为辅助的群众体育组织体系。着力发展基层群众体育组织,积极扶持建立青少年俱乐部、社区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站和活动站点等新型基层群众体育组织,加强行政村综合文化体育站建设,巩固全民健身组织基础。组织开展评选优秀体育俱乐部活动、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和社会体育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发挥各类全民健身组织和骨干的积极性。

五、着力拓展全民健身活动整体效益。以“传承亚运”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按照“管办分离”工作原则,全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体育职能部门、各行业体育组织、各类体育社团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积极性,组织发动各行业、社会各层面群体参加体育活动。横向与区总工会、妇联、教育局、民政局、残联等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举办区级以上群体活动,实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场场有特色”;纵向指导各街(镇)文体中心及各单项体育协会举办各具特色的体育活动。利用全民健身日、传统节日以及法定节假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大力弘扬优秀的地方传统体育项目和特色项目。办好禺山杯莲花杯龙舟赛、篮球赛、足球联赛、羽毛球赛、乒乓球赛、毽球赛、健身气功赛、武术赛、群体精品展演等群体活动赛事。

六、着力健全社会体育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组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志愿服务队,吸引体育明星、专业体育工作者和其他社会体育骨干成为社会体育志愿者,动员社会各界参加全民社会公益活动,让体育志愿服务成为活跃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力。以活动有组织、健身有指导、健康有标准为抓手,以加强全民健身设施网络、组织网络、指导网络建设为重点,将社区体育和社区建设、社区服务有机的结合起来,发挥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全民健身志愿者作用,针对不同人群、性别、年龄、职业和健身项目特点,为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运动健身科学指导,努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实施科学健身宣传工程,广泛开展“体育进社区、体育三下乡”活动,把全民健身科学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非常感谢您对我区体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穗好办
  • 扫一扫
    添加
    “穗好办”
    小程序
手机版
智能问答
微信
  • 番禺政府网
    关注 · 微信
机构专页